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有问必答:我为什么写《少妇与少年》

(2007-08-31 20:08:13)
标签:

教育杂谈

少妇少年

大女人

小男人

博友来信

有问必答

性爱

爱情

情感

两性

钟雪灵

分类: 杂文与评论——一家之言

   

  雪灵答读者问第一期

 

 

 

                       钟雪灵/文

 

   編者按 最近,一些热心关注雪灵和雪灵博文的朋友以邮件、留言或短信等形式向雪灵提出各种问题。从今天起,我会对大家提出的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的问题集中作答。基本做到有问必答。有疑问的朋友请以自己方便的形式提问,您会在雪灵的博客上看到我的回答。

 

 

    读者A先生发邮箱信件如下:

 

     雪灵,读你博客前期的文章,感觉你是一个非常有灵性的专业写手,落笔不俗、文采飞扬,谴词造句也伶俐地道。同此,足见你丰富的阅历和厚实的文学功底,为何不安于一直搞纯文学,而要写起像《少妇与少年》这种通俗类的文章呢?虽说文中也闪烁着原生态的人性之光,也为读者所喜闻乐见,并且从中可以传播一些必要的性爱知识让成长中的青少年受益。但作为一个文人,即使你没有让自己文章流传千古的宏愿或野心,但你既然具备了实力,为何不在创作高峰期潜心打造可以名利双收的主流著作呢?说句过重的话,你不觉得是自贬身价吗?我好奇,究竟什么人让我们的雪灵大才女(不好意思有问必答:我为什么写《少妇与少年》)出手这样重,要动用一部书的干戈?

 

     雪灵回信如下:

 

     哈哈,首先呢,非常感谢您对雪灵作品的关注,更感动于您肯牺牲大量宝贵时间来遍览我的文章,并提出如此中肯的问题。雪灵真的受之有愧。其实,像您这样对我发问的读者可不在少数呢,且大都是本身就很有些文字功底的人,只是您问得更直接更尖锐吧。所以呀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我一定要认真回答。

 

    我曾对一个热衷于读我文章并提出与您相似疑问的文艺批评人这样说:在我看来,什么体裁、流派、风格这些形式上的东西都不是最重要的,关键是你要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时而幽默诙谐,时而活泼流畅;时而婉约灵动,时而尖锐泼辣;时而热情似火,时而冷若冰霜;时而睿智沉稳,时而惊心动魄;时而一泄千里,时而从容淡定;时而大气磅礴,时而含情脉脉;时而小家碧玉,时而大家闺秀;时而阳春白雪,时而下里巴人……

 

    总之,笔随心动、心随意动,天马行空、挥洒自如,它空灵而不落俗套,就像清新的山泉水。但是,文章一定要率真、坦诚而充满人性的悲悯与博爱之心。如此,文章才有生命力。

 

    这样的文章你乍看,也许哪种体裁都不像,哪种流派都不是,哪种风格都不纯,但细一读,却有一种耳目一新、为之一动的感觉,因为它不窠臼。看似通俗,实则纯文学的底蕴随处可见。我不是一个循规蹈矩的人,也不爱受各种风格、流派甚至体裁的羁绊和束缚,我只希望用自己个性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心声。即:用我笔写我心,我心达我意。用我自己的行文风格来表达我的所思所想、爱恨情愁。

 

    比如,一般情况下,不同的题材需要有不同的体裁、风格来相配,就像你喝茶要用茶杯,饮葡萄酒就要用高脚杯,但在特定的场合下,你给它串一下,或用别的容器来盛,别人也不会把两种液体的味道弄混了甚至有别样的新鲜感一样。而我,就是那个喜欢用不同风格的容器来盛承相同液体的人。

 

    你说我为什么不一心一意继续搞纯文学了,其实,传统意义上的纯文学和俗文学之界定恐怕早已模糊或被赋予新的含义了。而且,你用老的手法去写纯粹的诗词歌赋或散文、小说,你花费大量的心血去斟字酌句、找平仄韵脚、构思细节、塑造典型人物,结果又有多少人去认真读呢?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竞争日益激烈,作为生活在现实中的人,几个可以有那份闲情逸致去欣赏你纯粹的文学作品呢?有点时间,他们一定更愿意去读些在某方面有实用价值或对他们的工作、生活、人生有指导意义的文章,最好语言也清新流畅、不拘一格。

 

    我为什么去写《少妇与少年》这部连载小说呢?不是要为一段恋情树碑立传,也不是因为承诺过什么人要写一部书来纪念或祭典什么那么简单。

 

    我认为:从人们对“性”的认识上看,是普遍比过去懂得多了,但对绝大多数的青春期孩子来说,却仅限于皮毛,更多的人只是从A片中了解了些做爱的机械手段与技巧罢了,至于更深层次的性爱知识与保健常识并不深入地了解。即使有些社会学者已认识到了这个问题并率先著书立说,也大多是从个别案例或就某个具体话题来说事,似乎还没有谁去把性爱上升到一种系统的理论高度来研究和探讨过。而我就是想借一种清新活泼的文学体裁来做一下传道解惑的初步尝试。

 

    让青春期的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阅读中初步掌握受用一生的性爱常识,为他们今后的性爱生活奠定必要的理论基础,用我们“过来的人”总结出的有益的经验和有害的教训,让他们成长岁月中少些困惑与磨难,多些有益的启迪、少走些弯路。在有限的生命中,让性爱带来的快乐相对延长,让他们在困惑中的摸索相对缩短,这有什么不好呢?

 

    作为言情小说,你若只注重去写爱的过程那么我认为意义并不大,你借助于这种形式去讲述一些对青少年成长发育有用的性爱常识和保健,用自己过来的人的经验去告诉他们怎样面对成长的困惑,怎样去处理一些性爱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和麻烦等等,这便给言情小说赋予了“适用性”和“社会意义”。而我在行文中并不是单纯去哗众取宠、赤裸裸地写性爱,而是出于讲解的需要去写性爱。

 

    所以在采访龙儿期间,只要他提出的问题在青少年中是具有普遍性和代表性的,记者都会一一作答,现在写出来,给广大的青少年男女看,若能给他们带来些有益的启发,解除些许困惑,也就不枉我的一片苦心和一腔心血了。

 

    至于觉得我不写纯文学可惜的人,就去到我博客前面的作品中读他们认为的纯文学吧。写《少妇与少年》这类东西至少是我近个时期的主打。至于别的,我想不同时期会有不同时期的想法和动作。至于因为我现在写这类东西就对我大打折扣并气得不和我来往的新博友“九*鸟”我想你不要在读我一两篇文章后就这样断言,去读我前期的《黑雪》,那是用散文笔法写就的一部小长篇,在当地由宣传部、文联、报社、电视、广播等单位联合举办、由地区六十多位著名作家和文学爱好者参加,专门召开过作品研讨会的,算是我早期的代表作吧,在省内曾风靡各大学校园,后由省内外多家报刊转载。看看我的纯文学比起你,到底如何?

 

    至于那个开始像“九*鸟”一样对我的《少妇与少年》不以为然,看了我的《黑雪》等作品之后竟产生狂热崇拜,一天十几、几十条短信甚至非要拜我为师的欲做“中国第一文人”的“浮*绘”我要说的是,不要从一个极端而走向另一个极端,我的第一身份是新闻记者,只是文学和新闻两条腿走路的人,我并不好为人师,在文学上有前辈,有新锐,你可以更多去向他们学习与切磋,我是一个不愿意受文艺批评束缚的人,随心所欲地写我所思所想所感所悟,并力求对他人有所启发,如此而已。

    A先生,对您的解答就到这里,不知您可满意否?最后,再次对您的热心表示感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