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类: 热点焦点——耳闻目睹 |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对于老师的严厉甚至体罚,在学生家长中说法还真不一样:大多数人认为孩子做错了事批评是应该的,体罚就过分了。也有人觉得:学校适当的体罚有时有助于孩子的成才。不管怎么说,老师对学生的教育都应该把握住一个“度”——打,不等于摧残;骂,不等于污辱。无论哪种教育方式,都应因材施教,考虑孩子的身心健康和承受力,不能矫枉过正或拔苗助长。
另一方面,现在的中学生心理负担太重,做家长的最好能定期或经常抽空与孩子谈谈心,及时排除他们的心理障碍,减轻他们的心理负荷。特别是成长中的女孩子,心灵更加敏感脆弱,稍不留神就有可能让她们受伤。家长特别是做母亲的要有足够的细心和耐心,做到明察秋毫,随时留意孩子细微的心理变化以便及时矫正、防患于未然。
记者在对两个跳楼女生事件的连日的采访中,聚积的另一种感慨却更加强烈:现在的孩子是怎么啦,何以会如此脆弱,经不起挫折?何以会如此草率、不珍惜生命?何以会如此自我,而不考虑父母、亲人们的感受?如果她们在跳楼时能多一分冷静,从自己身上找找原因,和老师做一下换位思考;如果她们在跳楼时多一分责任感,想想自己含辛茹苦的父母今后的日子;如果她们在跳楼时多想想她们的理想和报复,有一种“不到长城非好汉”的劲头,有一点儿忍辱负重、卧薪尝胆的精神,那么,她们还会去跳楼吗?
[注:近日大忙。稍迟会有相关调查报告问世,敬请关注。]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