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经济为何繁荣? 文/郭正一
(2010-09-30 21:42:00)
标签:
香港理工大学项目红革玻璃非洲香港设计总监 |
分类: 身边百姓的故事 |
晚上从信阳坐动车回郑。
[简称]『红革玻璃』的李总-革委老弟。 车快到站时,在车厢过道里竞碰上了
革委几年前建在中牟白沙的新厂办公楼,还是我设计的外观。当时革委很喜欢。后来庆典时,明明有厂办楼的实景照片不用,却把我手绘的画稿印在了大小礼品袋及广告册上。
革委现在做的不错,企业从本土河南郑州已发展到非洲及香港了。
非洲与香港项目与内地项目相比,革委说这些更显【健康】,首先没那么多乱七八糟的破事,不用担心人际关系上的周旋。所以说它【健康】,是因为一旦参与境外项目的招投标时,首先它不用投靠与甲方有关的任何关系,完全靠的是实力。
非洲与香港项目相比,那就是芝麻与西瓜的同比。非洲经济发展缓慢,不过所接项目的结算确很有保证,只是利润点不是很高。而且单元项目周期长,项目与项目之间间隔更长,像羊拉屎。
相比香港项目,那就大不相同潦~
[报价过低与过高的项目人都会被取消投标资格] 香港项目招投标程序正规,甲方不得指定或提示项目人,一切招投标程序必须委托标准投标公司执行操作.
[极]权,多了公正与透明,同时也少了失误与腐败。 在香港,许多事务项目的认定,包括许多私有企业项目,少有一两个当家人定夺。大小的事,大多都是有专业会务人员投票认定。这样少了集
(内地的玻璃幕的人工安装费是78元[平方米],而香港是548[平方米]。) 革委说没想到今天的企业,在内地做了这么多年,最后在香港抱了个"大西瓜"...
有段时间没见过革委了,虽然今天事业做大了,可怎么也看不出像大老板的样儿,这点是我对革委老弟好感中最重要的一点。
革委说这次在香港招投标的过程中锻炼了团队。不吹牛的说“也让自己上了一层楼。”
“今年比去年提高大潦~...”
仅【香港理工大学】实验楼外观玻璃幕墙的专业设计,反反复复修改、细化,前后就做了八个月,最后还特骋了两位广州懂英语的专业工程师做设计总监。在香港正规推崇的版本及会议对话为中英文,所以最后合成的投标版本都是中英文双语版。
真他娘的不容易呵!
想想也是,世间的许多事,之所以分出三六九,之所以有些事能挣大钱,就是因为它的"不容易"呵@&$¥~
革委兴奋地说:"刚开始答疑时,港人提的技术细节问题简直可以让你当场晕过去...你想想【香港理工大学】是什么地方?是号称『东南亚第一学府』的地方!有多少理工专家在那儿守着?"
"最后搞定了,四千万港币的项目,从开始会审到最后敲定方案,前后八个月..."
四千万港币的项目,在香港外装项目中仅是个毛毛雨的工程,但为什么香港方面这么认真呢?
[也就是说不能有两家及两家以上盖房子的单位,分别去盖同一单位的两处房子。] 原来在香港施项目规则中有这么一条:一个单位中所属有的工程项目中的任意【单项】中,要有预见性地不能出现两家同专业公司承建同一建议单位中的单项.
这样做的目的,一是为了避免无为的竞争,同时也不会出现更多的财务差异,更方便于良性建设。这样一来减少了多次招投标事务,简化程序、统一标准,对甲乙方合作都提供了许多方便。因此,在香港基建项目中的乙方资制认定阶段,甲方项目组都非常认真,有些项目的认定还需企业所在地相关政府做担保。
前紧后松,一旦认定你嫁进门,只要有同类项目,只要你诚意合作、谨守合约不出意外,那么后续部分,就非你莫属了。
革委自豪地说,不等这摊儿事儿做完,就会还有个三千万等着咧~
香港经济为何繁荣?
革委说:"双方验资签约后,按合同额,甲方会主动先付15%到账。如甲方晚付违约金,经计算将付滞纳金及6%的应付款利息。"
还有更绝的:当乙方承揽的项目资金过大没能力支付时,乙方可向甲方提出资金借贷申请,只要不超出合同额,多少都行,可提前支付。但同时应付6%的利息。
这点大不同于内地许多建设项目,那种【有钱也不给】,或【没钱玩大的】,【"空手道"】,让乙方无边际地垫资,号曰抓住"主动权"的主儿,在香港太少潦。
唉,听懵了...
但我还是理解了为什么革委说"在香港抱了个'大西瓜'...也心领了'香港经济为何繁荣'的精神..."
分手时己是夜十一点。
从车站旁的红珊瑚酒店分手时,革委从手提箱里拿出一个小纸箱送我,说这是在香港买的。
我看里面有两个硕大的青芒果...
革委说下一步马上在香港注册一个公司,很快装修一个办公室,地方已基本租下。计划除了办公还有客房,到时候请我去香港遛遛...
我说:"俺去遛过了!"
革委真诚地笑着说"遛过了再去遛遛也不多..."
"香港变化大呵?!"
正一 写于2010.9.28日郑州火车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