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黑领结与牛仔裤

(2008-05-23 21:55:08)
标签:

杂谈

提前三天,朋友就打来电话,邀请我去参加周五晚上的盛装晚宴。我的第一反应是拒绝:说实话,工作了一周,谁还耐烦衣着笔挺的坐在一堆陌生和半陌生的人群中,心照不宣地说一些第二天早上就会被抛在脑后的赞美和久仰。更何况,请柬上还写着“Black Tie”(黑领结)。
按西方传统,“黑领结”级别的晚宴,男士应该身着燕尾礼服,打黑领结,女士则穿着曳地晚装。但在北京,这个原本明确的着装指令却变成了一门最高深莫测的功课,不是大家不知道“黑领结”的含义,而是没有人会真的照办,依据常规推测,以“黑领结”邀请的晚会,最终总会变成“牛仔裤”的狂欢。只要看过一两次盛装美女们挤在一群球鞋、t-shirt之间的尴尬,你就会发誓,永远不犯相同的错误。
但朋友向我再三保证:第一,这是全北京最高级的晚宴,拿到请柬的不超过100人;第二,他也会穿礼服、打黑领结出场;第三,派司机车接车送,让我无须顾虑穿着礼服抢出租车的风险。
我拿着请柬翻来覆去地琢磨。主办方是一家久负盛名的俱乐部,传说中会员非富即贵,并且通常还是以“贵”居多,少见“暴发户”,也许,那里真是一个不一样的世界?
我反复询问:“真的需要穿晚礼服?小礼服不可以吗?”朋友摇头如拨浪鼓,我下了决心:就当去开开眼界也好。
星期五的下午,我特意找发型师吹了头发。5点钟,我换上礼服,在众目睽睽、光天化日之下提着裙脚、踩着7厘米的高跟鞋一步三晃地走出了办公室。
朋友在车上等我。他穿着白色细条纹衬衫,敞着领口,袖子卷到肘部。我一句质问脱口而出:“你的礼服呢?”他不慌不忙地从后座的袋子里拿出一个深褐色的蝴蝶领结套在脖子上,又迅速地捋平袖子,穿上一件深蓝色细条纹的西装外套,笑眯眯地对我说:“这样可以了吧?”我瞟他一眼、两眼、三眼,怎么都看不惯这件日装衬衫在领结外翻出的大领子,只好转过头去,心里悄悄地升起一阵不安。
果然,电梯门一开,我就失陷在黑暗与喧嚣中。几个黑人敲着鼓、又跳又叫地迎向宾客,满室乱转的追光灯像宇宙爆炸的瞬间,你必须扶着墙或者人,才能保证自己不会随灯光一起转动。转眼之间,我和朋友就失散于数百位宾客之间,要靠短信才能找回彼此所在的经纬度。偌大的俱乐部内,少得可怜的几张沙发和长椅上坐满了疲惫的高跟鞋女士,目光所及,到处都是托着一盘自助餐食物寻找座位的绅士与淑女,当然,其中不少是牛仔裤与球鞋的组合。
我逃一般离开了这场“盛装晚宴”,却也没忘了对朋友说一声“谢谢”。毕竟这个晚上还有一点好处:我珍藏在衣橱中长达一年的晚礼服,终于有了得见天日的机会。但从此以后,我再不会相信“盛装”的诱惑。
几天之后的早晨,另一位朋友发来短信:“今晚友人小聚,可愿同来?”我看看身上的牛仔裤和平底鞋,回复可以。
聚会设在龙潭湖公园的一间茶苑里。说是茶苑,其实是主人包下的一个院落,并不对外开放,平日路过,只会见到竹篱深锁,粉墙中透出一片红楼灰瓦。到了宴客的日子,就有两个穿着红色中式衫裤的姑娘,站在公园门口按照主人的描述寻找客人并引路,感觉颇似“特务接头”。
小院内以鹅卵石铺路,竹林环绕,还有一方小小的池塘,塘中游动着数尾金鱼。主屋是一明两暗的花厅,屋前有一间小小的四方亭,右侧连着一道抄手游廊,皆雕梁画栋,绘着工笔花鸟。游廊上垂着纱,走进去才发现是一间小小的化石博物馆,从一窝23只的鹦鹉嘴龙,到嵌在石板内、灵动如画的史前鱼类,都是主人的私人收藏。竹林中还藏着一间玻璃屋,树影摇曳之间,可以看见屋内有一具古筝,几张坐榻,主人说,下雨天坐在里面读书,情调最好。
客人不多,刚够坐满一张圆桌。宴席亦没有菜单,全凭主厨的心情喜好。有一道汤,据说用排骨和5种米精炖而成,鲜美得不带一点儿油腻,让人恨不得连舌头一起吞下。
夜幕渐落,池塘边传来蛙鸣,四方亭下有燕子归巢,唧唧啾啾地在梁上唱歌。主人举起酒杯,说:“等到月亮好的时候,我们再在这里聚一桌,看天上一个月亮,水中一个月亮,再听听古筝,才真叫美。”我饮着杯中草莓酿就的甜酒,恍惚之间,这一桌的白衬衫与牛仔裤,都化作了黑领结与晚礼服。
其实,黑领结也好,牛仔裤也好,衣装下都不过是同一个人的身体与灵魂。我不会因为一个朋友穿黑领结、另一个穿牛仔裤就厚此薄彼,两千年前圣人早有名言:“以貌取人,失之子羽。”更何况是衣冠。若为舒适与方便,我愿意天天穿着牛仔裤,只不过,我愿我的灵魂,打着黑领结。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行走与目的
后一篇:映秀怀想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