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人文/历史 |
李小双采访录音整理(粗体字代表提问,常规体则是小双回答。录音是我们勤奋敬业的实习生宋玮洁同学整理的,李小双有浓重的湖北口音,偏偏采访的那天北京又刮大风,于是口音与大风,几乎让我们的宋同学彻底崩溃。)
我看一个采访中说,运动员都在半封闭的环境中长大,什么是半封闭的环境?
半封闭环境就是有时间、有地点、有目的的。训练每天有时间安排,由教练控制;有地点就是我们住在同样的地方,应该说是“三点成一线”吧,三点就是训练房—餐厅—自己休息的房间。
天天都是这样吗?
大概都是这样。
就是一年中全是这样,很少有自己多余的时间?
对,很少,公休假除外。所谓公休假就是每个星期天,不是五一、十一这样的时候,那是我们赛期的时候。所以三点成一线大概就是这种模式。
你从5岁开始练体操,到退役为止都是这么过的吗?
差不多都是这样,小时候的训练会更艰苦一些,时间会更长一些。到大了,时间会短一些,各方面要求的质量方面、效率会更高一些,不一样。小时候训练跟长大了训练完全不一样。
小时候一天训练多少小时?
大概在8~9个小时。时间非常长。
过这种生活是不是就是说每天都有人给你们安排好必须得去哪儿、干什么,基本上就是别人安排好的?
教练安排好的。基本上如果你不受伤的话,都是教练说的算。受伤了大夫说的算。
是不是就是说你自己什么都不用管,只要管训练,做这个动作别的我都不用操心。
主要管训练,所有的都不用操心。运动员的目的就是训练,训练就是为了拿奖。目的、工作就是这个,所有的心思都集中这儿。
他们说因为这种环境,所以外面的世界对于运动员来说很危险,什么是危险?
危险可能指的是陌生吧,我还好。因为社会无奇不有,什么都可能会变化,不是你想象中那么美好的东西。社会非常复杂,非常锻炼人的意志、品质、道德,各方面的一种指导,所以可能和很多运动员出来以后想象的东西不一样,社会对他来说太陌生。
那为什么说你还好呢?
可能我接触社会比较早,接触得比较多。
什么时候接触的呢?
怎么说呢,断断续续的,应该说我十几岁就开始接触社会,十四五岁。
那个时候不是还在训练呢吗?
还在训练,我们会偷偷跑出去。那个时候在中国比较流行霹雳舞。我们会经常偷偷跑出去跑到歌厅里去跳霹雳舞。后来被教练发现了,教练认为这样是对的,他认为你们有另外一种爱好是非常好的,对社会一种观察,包括对自己的要求,虽然你是练这个专业的,但会对别的东西发生兴趣,说明你是那种技能运动员,非常有能力的一名运动员。
所以你还会跳霹雳舞?
对,曾经拿了湖北省霹雳舞冠军。很早以前了,大概86、87年,十四五岁。
这个偷偷溜出去是不是就是星期天呢?
有一次(霹雳舞)比赛预选赛是到了中午,比赛完了到晚上,教练就得到了一份参加决赛的邀请函,因为我们当时留了名字是湖北省体操队,不是个人的名字。当时教练知道了这个事,还获得了奖金拿那时候,好像是1000块,我忘了。教练认为是很了不起的一件事情,第一我们没有沾染什么坏的风气,而是把个人的一种意识,把当年一种潮流带到我们自己身上来,说明我们是跟着潮流走的人,教练特别欣赏这样的人。
就是没有把自己完全封闭在一个环境里面。
对,那是绝对不可以的。现在的运动尤其是现在的体育运动,太过于封闭对运动员来讲是很不公平的一件事情。你必须要让他知道社会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个人的进步、社会的潮流。我认为这才是非常成功的运动员,也才是非常成功的教练。他知道社会的发展是怎样,因为现在的孩子跟我们这代孩子完全不一样了。
那你们到哪儿去跳霹雳舞呢?
舞厅啊,当时舞厅以交际舞为主,它可能会有半个小时的迪斯科音乐,那时候我们就会跑出来。
是晚上吗?
对,8:30左右
那教练不担心你们晚上出去?尤其是舞厅一般都很复杂……
不会,因为我们接触了好像是蛮有能力的人,不会是乱七八糟的人。怎么说呢,总之很简单,我们到那儿跳完半个小时就走,就回去了。当时是我在省里面的时候,在湖北。没有过多招染社会上的一些坏的风气。
所以你就在跳霹雳舞的时候很早地认识了社会?
对,慢慢知道了社会是什么样子,知道了你要得到什么样的标准就要付出什么样的代价。因为在歌厅就要花钱,(我们当时免费的)喝杯水也要钱,买样东西都要钱。那你就必须在某一样东西里挣到钱,不是靠霹雳舞,而是靠你自己的体操生涯。我认为这是对的,因为先让每个人知道在社会上什么叫做陌生,什么叫害怕,我们知道了一点,但是真正害怕是我退下来以后,会有点害怕。因为以前你只管拿金牌,飞机票、火车票都有人帮你订,包括酒店的安排。当你退下来就不一样了,需要花很长时间去适应,机票自己买,各方面要自己来完成,交社会上一些朋友。那交什么样的朋友?生意上的、并且是品德非常好的朋友。特别能够在你的事业上帮助你的,或者你能帮助别人的。
那交朋友这个判断是你自己摸索,还是有人教给你的?
自己判断的。
你从一开始就交对了朋友吗?
应该是这样的。当然有坑过我的朋友,很正常,包括我们以前做生意都有被人坑过。坑你的朋友就是你的老师啊,你肯定会被人骗过,然后逐渐慢慢的成熟。我认为这是一个过程,每个人总有自己的老师。你的老师是谁?我的体操教练。那你的社会老师是谁?就是那些曾经坑蒙拐骗过你的人。我认为这挺有道理。
那你觉得学完这一课用了多长时间?
不断慢慢地学习吧,不能说用了多长时间。现在每一件事情做起来你可能会花点时间去想一想,这件事情应该怎么对待怎么处理,怎么能做得非常完美。这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
你是一个完美主义者。
完全是一个完美主义者。我不愿意稀里糊涂地做一件事情,不愿意随随便便去帮人家一件事情,我不喜欢这样。我希望所有事情是有时间有计划有规律去完成。
那是不是说明你在做一件事情时会想很久,考虑清楚,你觉得有把握才会去做呢?
应该是,以前我属于感性,现在慢慢变成理性。因为年轻时感性占了60%,现在理性就战胜了感性,占了70%,感性越来越少了。因为这是生活方式嘛,你的感性被社会一点点磨掉了,必须要理性地去生活,感性的东西只是在你少年时代、青年时代,慢慢去接触一些东西,可能会热血沸腾地帮助别人做某件事情,当你帮助他的时候是一件非常完美的事情,当你在帮助的过程中受到挫折没法完成的时候,反而人家会怪你,非常麻烦的一件事。当时我也能承受这种事。
现在你还会帮人吗?
帮还是会帮的,帮人是一种美德嘛。但最重要的是帮什么样的人,帮人是好事,但不要帮倒忙。帮倒忙就变成了最糟糕的。
你1997年退役的,2000年开的公司是吧,那这中间的三年你在干什么呢?
中间的三年的社会大学学习。三年里做过歌手、拍过电视、做过演出。
你是在这三年中才找到的方向说要开公司还是以前就想到?
开公司是个必然,因为你不在体委做了就必须找个生存之道。其实开公司也不一定赚钱,所以你要想清楚做每一件事情。我认为这10年里最成功的事情是我度过了这10年。遇到了很多事情,了解了很多,也知道了社会,知道未来要做什么,另外在这10年里也成家立业,虽然还没有孩子,但最起码我找到一个喜欢的老婆。我认为这是一种付出,你对家庭的付出,对家庭的一种关爱,对你另一半的责任,你会有一种责任感,说明你已经成熟了,有一个家庭概念了。
大部分退役的运动员都去做什么了呢?
坦白地说,运动员给我的感觉就是一个机器。刚开始是一个小机器,到最后是一个成型的机器,过了这个时候就成了一个陈旧的、浪费的、没用的机器。这可能跟我们国家的体制也有一定关系。我希望很多高水平运动员能够留在本队做一些教练工作,为中国体育事业更好的发展做一点贡献。因为毕竟是长江后浪推前浪,所以很多退下来的运动员有的是教练,有的出来做事。每个人想法都不一样。
但你肯定不想做那个陈旧过时的机器。
这已经是事实了,我已经是一个陈旧过时的机器了。
你只是不在体育上做什么了而已,你还是找到了新的路子。
对我来说最适合的应该还是干体育,因为我对体育有种天分有种敏感。我这人不是很适合做生意,但适合做一些帮助别人的事情,比方说教育方面的工作。我比较喜欢做这个。
我看到你是李小双体操学校的名誉校长,这个学校现有多少学生呢?
两三百人吧,学生比较多。
他们在那就是主要训练体操吗?他们也是一天训练八九个小时,跟你们小时候一样?
没有,他们是业余训练,八九个小时属于专业训练,业余训练一天会在三到四个小时。
那这个学校是说,别的学校放假的时候你们有人在那训练?
不是,那个学校是从小开始培养,一直到六年级吧,
他们下课回来去你那儿训练……
本身那儿就有学校,开其他课程的。
那一个孩子训练多长时间才可能走上体操赛场?
一年半到两年。业余比赛。
那要多长时间能走上奥运赛场或者大的国际赛场呢?
从6岁训练到18岁算是最快的,18岁开始有第一个大的国际比赛,那就是12年,女孩子要快一点,可能8年吧。
基本上多少个学体操的孩子中能够出一个走上奥运赛场的?
千分之一,一千个里面出一个,或者千分之二,中国有没这么多我都不知道。我不大统计这样一个问题。但据我所知,在我们那代运动员里面,五百个人里面出来两三个,70~73年这个年代的可能会出500个,500个里面有3~4%。
这五百个里面是不是说也已经训练得有一定水准了?
非常专业了已经。
那他们基本训练多少年呢?
跟我差不多。也是十几年。我说的这500个里面,我年龄最小的,73年的,其余都是70年~72年的,大概这样一个数字。
那这么高的筛选率为什么这些孩子仍然想练体操呢?
实际上体操是淘汰非常快的一个项目,如果你15岁达不到某种基础,你肯定就自然死亡。
什么基础?
就是一种成年的基础吧,一种标准。
什么样的判断标准呢?
当然有标准了,每个年龄的时候会有一套动作,如果这套动作你完不成的话,到18岁你基本没什么大机会了。体操运动员9岁是一个门槛,13岁、15岁、18岁分别都是一个门槛,它有好几个门槛,如果你每个门槛都过掉的话,那你到18岁以后就非常轻松了,可能会成为中国一线最好的运动员。它是个过程。
想闯关一样,一关一关地闯。
对,就一年一年地闯。
就是说9岁那关没过去,这些孩子就再也不练体操了?
那就比较难了,我感觉。
那如果18岁那关没过,前面几关都过了,那不是很可惜吗?
那是最难的一关,是最可惜的。如果说18岁的时候,你的训练技能跟各个方面都没有达到一定标准的话,你上一线非常难。
那你刚刚说的500个孩子是不是已经过了18岁这一关?
没有。他们可能从7岁开始就被淘汰,9岁被淘汰,12、13、15岁时被淘汰,
最后到18岁还有多少人能留下来?
这样说吧,70年~77年的这一帮,我们这一代的运动员的年龄和结构是这样分的,这个数字太难计算了,淘汰率非常大,大到你想不到。73年的运动员可能全中国有100个,最后仅存的就只有我跟大双,70年的可能有100个,仅存的就只有李靖一个人,71年呢可能有200个,仅存的只有3个人,我是这么评价500个人出来的,可能还不到这个数字,说不准。
你练体操的时候知道这个淘汰率数字吗?
我不可能知道,没人告诉我们。
为什么你要练体操呢?
在我们那时候没有为什么。开玩笑讲呢,是第一家里穷,把握送去体操房,那时候认识了教练,感觉体操房就是我所需要的地方。喜欢,没有为什么。而且条件也是非常好的,当年我们可以拿7块钱三斤粮票,相当于拿工资了,可以解决很多问题。
那是那一年的事情?
79年~80年,我们一直拿到83年。83年后就拿另一种工资了。所以这样的补助给你感觉会不一样,有这么好的事情。或者觉得可能有机会去北京,这是小时候的一种梦想,很难说,可能从一个小仙桃到一个大武汉那可不一样,你跨出了第一步啊。所以你刚问我为什么练体操,我没办法回答这个问题。可能是一种缘分,人跟事业是有缘的,就像说男人跟女人一样,女人怕嫁错门,男人怕入错行。我觉得入体操这一行我是入对了。
那现在李小双体操学校的这些孩子知道这个淘汰率吗?
李小双体操学校每年给全国各个地方征送的孩子不下20个,
他们为什么要练体操呢?
可能经过我的影响。也就是我的影响,可以直说,就是因为李小双的成名,李小双体育的号召力。很多人练体操是为了成明星,或者为了给孩子锻炼更好的身体,给孩子带来更好的未来。所以大家都来练体操。我觉得这是对的,因为在某些地方需要一种精神,一个过程,需要让更多的孩子得到未来,所以家长都让孩子来练体操。当然我们那除了体操也没有别的项目,因为体操是最受政府保护和支持的,也是当地人最喜爱的运动项目。是因为李小双,我可以接受这个现实这不是吹捧而是事实,那后来有了郑李辉,有了杨威,都是现在的奥运会冠军,包括杨威现在是中国最好的运动员。
每年有多少新学生进入李小双体操学校?
这个我没有计算过,它是分一个年代、年龄的,我们最小的学生4岁,父母因为上不了班,或者上班没时间管孩子,就把孩子送到体操学校去。我去过好几次练功房看,那个4岁的孩子你让他练他也不练,他说给一个糖果我吃我再练。所以要教这样的孩子,你要让所有的孩子感觉到你是一个家长,你不是他们的老师,你是他们的伙伴,你要让他们每时每刻都非常开心。现在的教育体制方法首先是把自己做好,而不是严厉。严厉在某些年代可能可以,但这个时代是绝不允许严厉的,严厉只是原则上的问题,你带孩子的时候应该有更多的爱心、更多的想下应该把孩子教育成什么样子,你应该怎么对待这些孩子。那孩子就像你自己一样,你小时候得到的教育是否跟现在孩子是一样的教育,如果是,说明你做对了,如果不是,就说明你做错了。为什么呢,因为小时候你的教练对你过多的一种严厉导致你现在对孩子的严厉,这是错误的。现在的孩子更多的需要一些启发性,一些自然的现象,最后你要给他更多的信心,或者过分的说给一点吹捧,都没有关系。首先大的目的,是让他喜欢这个运动项目,所以你要付出很多爱。
你一年去多少次体操学校?
我去的很少,但我回去的比较多。两次三次。
每次去待多长时间呢?
待个二三十分钟、一个小时。站着看一会,很好玩,那些孩子都非常可爱。
这个学校是谁办起来的?是你吗?
政府吧,我挂名给政府。可能过段时间我要做李小双体操学校正式的校长了,现在是挂靠政府,我们准备自己做。
我还看到有采访说,如果你有孩子,你会把他送去学体操。
原则上应该是会,但看他/她喜不喜欢。我说了,这是个运动项目,跟人长大以后选择什么工作是一样的,要看缘份,找工作也要缘份,你适不适合这项运动。不是我很想或是不想让他练体操,他有没这个天分。把万一我的孩子像他妈怎么办?那就做歌手了。首先看孩子的兴趣,我是很难强迫一个人的。可能我做教练的话,唯一差就差在这一点。不够严厉、没法强迫孩子去完成某项东西,因为我曾经知道体操的危险性,但这是一个过程,但真要我做教练我也会非常严厉。某些东西是需要运动员去尝试的,他的灵活性、准确性,并且间接上的去尝试很多东西,这样才能让他达到一种体育的最高境界。
你练体操练了18年,18年之后就退役了,退役之后人生才刚开始,后面还有几十年的路要走。你觉得这18年的体操生涯对你几十年的人生的……
是种非常好的积累,是种铺垫。因为在练体操时最困难的时候你都坚持过去了,何况你现在没那么大的压力了,更多的事情你应该慢慢的努力把它做的更好。事实上我是一个不愿在压力中生活的一个人,我不愿别人给我带来压力,也不愿自己给自己带来压力,
但你不是一个很能承受压力的人吗?
承受压力需要一个过程,需要一种实力。你要有实力承受这种压力。如果没有实力也去承受的话,就是把自己往火坑里推。
那你有实力承受压力吗?
我认为我以前非常有实力,现在还可以,能够承受所有的压力。因为我最近做的比较开心。
那这是体操带给你的吗?
对,一种自信,一种自负。可能因为是运动员吧,喜欢去挑战新的东西。有实力才能承受压力。包括很多行业,包括股票经纪,当遭受损失的时候,没关系他不怕赔,他有足够的能力去铺垫5年4年,然后重新再来。这就是实力的代表性。运动员就是这样,我不怕我今天拿不到金牌,重要的是我在什么地方要拿到。一个全国冠军、锦标赛冠军丢了又怎么样,没关系,明年、后年、奥运会我拿到了。这是最标准、最完美的、是人生追求最高的一个东西。不一定天天要拿冠军,现在很多媒体往往给运动员很大压力,这是不对的。锦标赛我拿不到,应该的,怕什么,明年再来,时间多的是,人才多的是。
那在商场上也可以这样吗?
商场不可以这样。商场要靠积累,一点点积累。商场一些东西投下去,100万、1000万投下去就没有了,血本无归。
那当年你们创业的时候是把自己所有的积蓄都投进去了,那个压力是你能承受的吗?
我能承受啊,我到现在还在承受这样的压力。本来就是白手起家的人你怕什么。只是你背上奥运会冠军的名字,可能会面子上难堪。体育那么成功,生意那么失败,没关系的,人生之道就是这样。你不要感觉特别大的压力。以前非常好,未来要更好,你要朝着未来更好的方向发展,但可能在做某件事情的时候,你失败了,但失败也得继续生活,你还得回到原来的状态。你不能说,这次失败我就无脸见人了,没关系,大家不会怪你的。
所以这也是你的商场的经营之道吗?
对。过多的东西没必要强求自己。有能力你就吃这碗饭,没能力就不要吃,不要撑着去吃,因为生意是无情的,非常无情。
你也不会背着奥运冠军这个头衔压得自己喘不过气来?
不会。那你们是不了解我。
这种心态是你一开始就找到的,还是在那三年里……
从小就有。我可以什么都有,也可以突然一下什么都没有了,我也能接受,也不会说寒酸,社会就是这样。
那我看到你96年拿到中国第一个奥运个人全能冠军,97年就受伤退役了,这个落差比较大……
是退得偏早了,当时退的时候没有过多考虑未来的打算,就是想退了,而且当时受伤非常意外,很多人不知道我为什么退,以为我激流勇退,其实不是,因为受伤非常严重。大夫给我的黑色指令是就算你恢复好了也可能达不到以前的标准。这对我打击挺大的,所以决定退役。当时做完手术以后我马上回到训练房练习了一个月,可能当时也太过于着急,这是非常不理智的。
因为觉得不能再拿冠军了就想退役?
对,其实挺茫然的当时,也没想去做什么,所以当时我围着整个长江三角洲转了四个月,没回北京。
在那边做什么?
打球、(听不清)、什么也没想,也想不了这么多。非常非常茫然,你不知道去怎样安排,只能慢慢承受。但第一你要告诉自己,你不再是当年的李小双,也不再是当年的奥运会冠军了,你的荣誉永远被社会承认、被历史记载,但是那是过去。你要重新开始。
这种从头再来的感觉……
我认为……当时挺痛苦也挺高兴的,
高兴是为什么呢?
高兴是因为我知道自己要怎么来生活了,因为过了这么多年集体生活,你要自己出来做一些自己没做过的事情,包括到北京租房子。当时没想过买房子,家里有足够的钱买房子,但是就没想到要去买,而是去租,这就是运动员对社会的不了解。当时可以买个五六套,但是没想过这个问题,去租房子还跟房东发生了很大的矛盾,是因为房东的问题,想黑我,因为你是奥运会冠军你有钱所以黑你,晚搬了一个小时而已,这房子我不租了,他要收我一天的押金,这是不可能的事情,人之常情的问题。但我非常开心的是,我去做饭去我去买菜,所有的人都认识我。我突然发现中国农民实在太可爱了。中国到北京打工的农民都非常可爱,尤其是菜市场卖鱼卖肉的有师傅、阿姨、小伙子、小妹妹,他们都非常开心,也都认识我。他们说,你自己做饭?我说是,他说那你以后都到我摊子这买吧,我便宜点卖你。我说好,但一定要新鲜。这就是人生一大乐趣。
当时住在北京哪儿呢?
方庄,还有(地名,听不清),搬过好几次地方,
就一个人住吗?
就一个人,所以当时有点像“北漂”一样,今天漂一下,明天漂一下,所以我也习惯了,觉得挺好玩的。
就是那三年的时间是吗,就是试过当歌手、演员的那个时候?
还没有,就是退役一年半内,后来就买了房子了。买房子也没跟别人讨论,觉得还不错自己又急需就买了一套,缺少一些考虑,你未来是否就确定住在这个位置了,你是预备住十年还是十五年,没有这种打算,所以说非常简单。当然买完才发现,好像这房子一般嘛,比这好的还有,这也是一个过程、是种积累。
就是自己拿主意作好多事。
对,因为所有东西都需要自己去慢慢验证下,
你说你喜欢那种站在舞台上的感觉。
是啊,
那最后为什么还是选择商场了呢?
恩,是个过程,当时从运动场上退下以后呢,因为我天生是一个喜欢表现的人,刚刚拍照片时也看到了,可是表现首先要适合我,所谓适合我就是不要给我压力,给我压力我不会去做任何事情。我天生就是这样一个人。
可是你训练的时候不就是有压力?
我没有压力,教练不给我压力,我天生是不允许别人给我压力的一个人。一旦给我压力给我命令我就会反着来了,这场晚会全歇菜。我是一个非常随性的人。包括做一场演出的时候,你说你必须要唱,我说凭什么必须唱,你是什么领导,包括到中央电视台做什么活动的时候,你说必须穿,我凭什么非要穿你们的衣服?我不会做的,我天生的性格如此。
那怎么说你就会穿呢?
如果我觉得这衣服不适合我,我就是不穿,如果说你带着商业标准我就是不干。因为带着商业标准,作为明星来说首先就是得到回报,我才可能穿你的东西。包括参加一些社会活动,我只答应你去剪彩,但如果你要我上去讲话,对不起我不做,这个出场费我不要了,我就是这样一个人,说到做到。任何东西我是按照合约上来做的,不会因为我跟你的人情,而达到一个什么目的,这样大家会很不爽。因为大家生活包括女孩子去消费,是为了什么,爽啊,自己舒服,我干吗要给别人去做呢。我就这么一个人。不愿让别人给我压力,我也不会带给别人压力。
你会不会觉得舞台与赛场有相似的地方?都是你站在中央……
因为我从小的感觉是舞台是属于你自己的,而观众花了钱买票来看你的表演,那你就必须发挥到最好,去表演你的每一套动作给喜欢你的观众带来快乐。展现一种表现自我的能力。后来去唱歌也是这样一种感觉,
你觉得商场和赛场有没有相似的地方?
唯一的相似之处就是“年报”——每年的财务报导,赛场的财务报导是你每年的金牌多不多,商场的是你今年是亏损还是盈利。这比较相似。唯一不相似的是,我拿不到金牌没关系,明年再来,但商场今年失败明年很难翻身。必须要非常稳定。你需要计算你今年赚多少,我现在心态非常好,从来没计划过我要赚多少钱,把公司做多大,可能人家会说小双怎么就这点自信,其实不是,这首先要看个人的能力、公司的整体能力,是种表现。
那你觉得在商场上还有舞台上那种被观赏、万人瞩目的感觉吗?
有。(听不清)……未来是成功还是失败,这会给我们带来一些压力,但这种压力是必须承受的,你是否能承受要看你未来的发展过程。当然有希望你好的,也有希望你不好的,这都很正常,那你怎样把公司做得更好,你首先要有一个目标,一种定位。
我看到你们公司刚成立的时候只有12个追随者,他们都是什么人?
有体操运动员,有的是我的朋友,还有社会上招的一些员工,
(听不清……)
……当时所有东西都是慢慢找工厂去联系,包括我们的设计,我们怎样去做第一家店,我们该怎么投入,这都是我们拿钱砸出来的,走了很多弯路,一边做一边被人骗,包括布料、染色、加工费多少钱,这都是过程。所以决策上我们还有有点失误的,但我们年轻嘛
所以一路走过来也不知道是怎么走的。
对,这也是一个过程,可能我们成立这个公司的时候过于缺少一些参考上的问题,只想到赚钱,没想过亏本,这就是年轻人的想法,只想着有责任去赚钱。一旦发现做生意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1000万投进去怎么突然变成100万了,亏了900万,这也是一种可能,他不知道1000万给他带来的利润是什么东西,反而让他负债900万。包括布料方面的设计都搞不清楚,包括未来的定位,你问他中国体育市场发展是什么样的,中国老百姓喜欢什么样的服装、喜欢什么样的价格,都需要一段时间(的积累)。
但是当时你们办这个公司的时候觉得自己是有能力办的,自己对体操还是挺懂的所以做体育服装是吗?
应该是,包括现在我们也这么以为。因为你还是有一定的追随者。但追随只是一段时期内的,最终还是靠你的产品。
那现在你们有了自己的设计师吗?
以前有,去年还有,现在没有,但刚刚把他开掉了,觉得他一般,做得设计跟我们的发展方向不一样。
我看到你和大双在博客里问大家都喜欢什么款式的衣服,你自己也参与这个设计吗?
我会告诉他们现在的年轻人喜欢穿什么颜色的东西,因为我自己本身也是消费者,首先要过我这一关,有些出来的东西说实话我自己都不喜欢,我不喜欢的东西怎么可能拿去上市去卖?我对他们也是挺严格的有时候,但过于严格对他们也不好。现在中国事态的发展来讲,经济水平在慢慢提高,运动消费也在慢慢提高,在整个市场运动的消费能里会越来越强,老百姓喜欢的东西首先是实用,当然是品牌大战而不是垃圾大战,现在讲求品牌大战。在二级、三级城市里,现在运动服的标准非常高,要看是哪种运动,有登山服、滑雪服,有篮球服有足球服,网球服、乒乓球、羽毛球服,高尔夫服,完全是不一样的,要看他们会选择哪些东西……(风声太大,听不到)慢慢在做,会越来越好。
你现在觉得还不够好?
还差很远,慢慢来,生意是急不得的,包括你的一次、二次投资,未来我们会慢慢一点一点投入,可能会更专业一些,因为运动服必须要专业,不专业是很难,比如你要做一些服装,你是为了高尔夫发展还是为了体育运动发展,你先把这个搞清楚,……(风啊风)
这么多年走过来你觉得你人生最辉煌的是什么时候?是站在奥运领奖台上拿金牌吗?
那只是一瞬间而已啊,非常非常短,你十八年可能就为了那一分钟,所以经常有人问我辉煌是什么样的感觉,我很多会慢慢忘掉了,因为这种激情,这种一瞬间的东西是种激情是种回忆。我不愿意太多的回忆,因为回忆会让你欢喜让你忧,让你开心的地方是你在那一瞬间让全世界的人们都知道了,忧的是你竟然没有继续这项事业,而走上另外一条路,被时间给淘汰了……(实在听不清楚)我认为社会在改变在进步,人的各方面也在进步,所以你问我最辉煌的一瞬间,我觉得人能生存下来就是非常辉煌的意见事情,人与人相比是非常可怕的一件事,不要与别人相比,与你自己比,你认为你今天过得快乐吗。所以不要讲辉煌,辉煌在运动员的词语里面是一个过程。我们曾经都有过非常非常辉煌的事业。
那你觉得运动员面对人生和普通人面对人生有什么区别?
这个问题我很难回答你,因为我不知道什么叫普通人,运动员我知道,我认为跟普通人比起来,运动员更能承受社会上的一种压力,因为毕竟这么小的时候就开始练体操,在一个集体里,经常走南闯北,他知道什么是社会,慢慢地让他们去体验,我很难告诉他们社会是什么样子。如果现在有人问我你现在是佚名退役运动员你认为社会是什么样子,我会告诉你社会非常非常好,非常锻炼人,但我不能说非常非常可怕,因为社会是所有人要去承担的,社会是我们大家的,因为大家的存在所以才叫社会。
那2008年奥运会你想做些什么呢?
(冲老婆)李美金出生了没有?她说我们要生女儿就叫李美金,想钱想疯了(笑),开玩笑,
2008我们最大的希望是能有一个孩子到明年的时候,名字我们都取好了,
孩子会叫什么呢?
李小奥还是什么,还没想好,(笑)大概这样,如果是男孩就叫李小奥,如果是女孩……
(李小运)
也行啊,没关系啊。
(THE END)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