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断头王后

(2007-02-24 20:08:38)
分类: 好书推荐
春节长假的收获之一,是读完了茨威格的《断头王后》(The portrait of an average woman)。
说来真是惭愧,这么有名的作家,我这才刚刚读到他写的第一本书。翻开封面的时候,心里还有些战战兢兢的,不为别的,就为这作家太有名了。太有名的作家让我心生敬畏,并且敬而远之。曾经翻过几页君特格拉斯的《铁皮鼓》,又看了几页伍尔芙的《到灯塔去》,不到半个小时,就头疼耳鸣昏昏欲睡,从此明白了一个道理,如果没有一份极为闲在的生活,这种附庸风雅的事情还是少做为妙。像我这样俗事缠身、名利当头的小人物,最适合直来直去,有故事说故事,有道理说道理,若是让我自己在字里行间捉迷藏,对不起,我宁愿去睡觉。
断头王后强烈推荐“希望出版社”的这个版本,设计、装祯都很精致,有许多18世纪的洛可可风格油画作插图,还有丰富的历史小故事作补充,可读性极强。
 
买下茨威格的这本书,另有文字之外的原因。原因之一是在好莱坞备受争议的影片《玛丽王后》,不管你喜不喜欢那部电影,安托瓦内特都是一个不可避免的流行话题;原因之二是这部书的排版和装祯实在太精美了,就算不看文字,也完全可以当作一本洛可可绘画集来欣赏。付账的时候,我在心里暗笑,25岁的人了,买书的理由竟然和小时候挑连环画一样。
幸好,这本书的文字与图画一样精彩。严格说来,这不能算是一部历史传记,在这本书里,你看不到旁征博引的历史文件,也不会每隔几段就出现让人困惑的年代数字和历史术语,毕竟,茨威格是一个作家,他笔下的安托瓦内特更像是一个鲜活立体有血有肉的女人,而不是历史书里疏远、隔膜、生死哀乐都与我们无甚关系的古代王后。读这样的书,可以在一个阳光温暖的午后,可以在一个万籁俱寂的夜晚,可以是捧一本热茶坐在沙发上,也可以躺在枕头上听着窗外震耳的炮竹,不需要正襟危坐,不需要精神的高度集中和思想的紧密跟随,你只需要让这些文字透过眼睛,它们会在你的脑海里自动组合成接连不断的画面,像在看电影,可是又比电影更好,因为美丽的文字是可以咀嚼的,唇齿留香。
最棒的是,每一小段故事之后,茨威格都会送上一些警语,通常只有一两句话,但最好的导演用多少画面也拍不出其中的惊悚,最伟大的历史学家要用一整本专著才论述得出其中精髓。
比如,他描写路易十六处理巴士底狱的软弱无能:“国王在失去巴士底狱的同时也失去了王室的尊严,他向革命深深地鞠了一躬,以至于王冠都滚落下来。”
他写法国大革命中,国王被拘禁,恐怖主义席卷全国:“从此,统治法国的不再是国王,而是恐怖。”
他写王储被从安托瓦内特身边带走,交由革命者教育,安托瓦内特只能从窗户里看到自己的儿子穿着革命者的服装,唱着革命者的歌曲:“母子之间间隔的不仅仅是一堵墙,而是无法跨越的一个世界。”
他写法国大革命中的疯狂屠杀与恐怖,写安托瓦内特坐着一辆向屠宰场运马的小车走向刑场:“所有把王后送上断头台的人,都坐同样的车子上了断头台。她不过比他们先走了一步。”
结尾,他写复辟的路易十八在22年之后派人从大屠杀的尸骨堆中寻找王后的遗骸:“最后,他们凭借正在腐烂的袜子认出了一堆白骨,她曾经是一位倾城倾国的美女,也是一位历经沧桑的王后。”多么美丽的镜头。
这样的句子,作者花费的精力其实并不比描写整个故事要少,描写不过是照猫画虎,人物、情节、发展都摆在哪里,不容你有太多发挥创造;但其中的道理,却要看过上下300年,看过前后左右360度、看别人、看自己,最终才能看出一点点关于人生、命运、历史、偶然和必然的联系。倘若安托瓦内特的人生中,曾经有一两次这样深刻、清楚地思索自己的命运,法国大革命的历史只怕要改写;倘若我们在人生中,都能有一两次这样的思考,许多历史都要改写。
只是看别人的故事总是容易的,自己的故事永远扑朔迷离。所以,我喜欢看历史书,也喜欢看针砭时弊甚至尖锐刻薄的杂文,最好能够借用别人手中的玉,来砸一砸自己僵固冥顽如石头的脑袋。
下一本,我要看亦舒的杂文集《乐未央》,那是都市女性的智慧宝典。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老妈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