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又开始读亦舒。
大学时代,最迷她的小说,因为描写的全是都市繁华,锦绣生活,忽而在头等舱奇遇,忽而在豪华酒店享乐,最次也是公司中的女强人,个个年薪过百万,读下去,只觉得前途无限光明,一支笔带你饱览红尘秀色,对于孤陋寡闻、坐井观天的学生,是最佳补益。与人闲谈,还可从小说中撷取谈资,佯充见多识广,轻易不会被人揭穿。
后来,工作了,一脚踏入红尘,自己也渐渐开始过小说中的生活,才慢慢发现,原来情节不可全信,作者观点自有其偏颇之处:比如,牛扒不是五分熟才最好吃,或许有些人喜欢那种一刀切下去血淋淋的感觉,但中国人还是习惯把肉煎熟了再吃;比如林保坚尼,虽然是世界名车,一等昂贵,但却并不好开,驾驶系统十分奇特,顾了外型顾不得实际,而且若是常常在都市拥挤的交通中行驶,100公里以下的时速会导致引擎故障,因此需要常常送修;再比如600万港人工作勤力,效率举世闻名,但却并不值得歌颂,因为他们的生活压力和不幸福感也在世界上排名靠前,工作是为了生活,但生活却绝不应该是为了工作;最最重要的是,一味固执己见、遇事绝不让步的所谓“独立女性”通常并不能获得幸福,感情是两个人的合作,应该互惠互利、有商有量,套一句亦舒自己的话,“太挑剔的人,活该孤苦”。
所以,看小说的人,用情节娱乐生活便好,但是万万不可将角色性格当成自己的生活原则,以免走不必要的弯路,中不必要的毒。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