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杭州“黄龙洞”---楹联选

(2011-08-22 18:01:43)
标签:

佛教文化

文化

分类: 佛教文化

杭州“黄龙洞”---楹联选  

       黄龙洞,又名无门洞、飞龙洞,在杭州栖霞岭北麓扫帚坞中,宋时称护国仁王禅寺,祀太上老君李耳。相传南宋淳佑年间江西黄龙山有个名叫慧开的禅师来此登山求雨,山后一石突然开裂,裂口犹如“龙嘴”,汩汩喷出一股清泉,一时传说黄龙随慧开飞来,因而得名。黄龙洞是傍山垒石而成的假山石洞,确切地说,是一处独具风韵,明净清幽的庭院式园林。几经变迁,由佛寺变成道观。今已建成以“缘”为主题的圆缘民俗园。黄龙洞山门外,可见一块高4米,宽7米的“缘石”,上书一个斗大的“缘”字,似在告诉人们:人生相逢尽在缘。来到山门,两旁有:“黄泽不竭,老子其犹”楹联一副,说明黄龙洞曾经是道家胜地,晚清“西湖三大道观”之一。山门内新建的刘海戏蟾雕塑矗立在左侧水池中。右面是分别标明财缘、情缘、姻缘、文缘、仕缘、子缘的“投缘池”。一座古色古香的院落内,台上正在演出古典姻缘故事的折子戏,这就是著名的嬉缘。由山门步入二门,便到了黄龙洞的第二进游览区。内有以竹为主景的方竹园,园内新添锻铜打造的“黄龙童子”铜像一尊,正看一分为二,侧看二分为四,生动活泼,造型有趣。月老祠是黄龙洞的主景。出了月老祠,就可看到安置在岩上的一只苍劲古朴的黄色大龙头,清冽的泉水,从龙嘴源源不断地流入池内,叮咚作响。池旁石峰一座,朝龙头的一面刻着“水不在深”,令一面刻着“有龙则灵”,字体用草书书写,龙飞凤舞,意态非凡。游罢二门的景观,须走一段小小的山坡,上山可观赏另一主景“圆缘台”。

       【对联选】

         黄泽不竭;老子其犹。
                                     ——大厂居士题黄龙洞山门
       易孺(1874~1941),号季复,大厂居士,号季复,广东鹤山人,为黄牧甫入室弟子。精研书画、篆刻、碑版音韵、文字源流、乐理等,为陈兰甫嫡传弟子。历任暨南大学、国立音乐院等教授,印铸局技师等。生平自诩:词第一,印次之,音韵又次之。诗文,下笔即成,从不起稿。著述宏丰。

       本慧开说法之场,佛与道通,重建有人追祖吉;以灵济封侯而祀,新缘旧启,联吟愧我学张丹。
                                    ——许祖谦题黄龙洞山门
       慧开(1183~1260),号无门,俗姓梁,杭州钱塘人,是南宋时期杨岐派的禅师。慧开幼年出家,礼天龙肱禅师为受业师,广习经论,参学勤恪,具足了一位精进志道的大德的本色。稍长后,慧开曾在南峰(杭州城外的南高峰)石室独居禅思,前后积于六年,此后遂叩谒诸方尊宿。之后,又往来居住於隆兴府(江西省)天宁寺、黄龙寺、翠巌寺,镇江府(江苏省)的焦山普济寺,平江府开元寺,建康府保宁寺,名震一时,受到缁素四众弟子的尊敬。慧开以祈雨消灾灵验而著名。1247年,杭州大旱,宋理宗请来江西黄龙山的慧开禅师到此作法求雨。一天,忽然雷声大作,山后一石轰然开裂,状如龙嘴,泉水汩汩喷涌不停。人们以为是黄龙随慧开来解救干旱,于是便称此地为“黄龙洞”。皇帝赐金襕法衣敕封慧开为佛眼禅师,封龙神为灵济侯。◎ 许祖谦,字行彬,海宁人。同盟会会员,著名报人,曾担任《杭州报》经理,浙江省议会议员、浙江省高等学堂教授。因反对袁世凯而坐牢四年,工诗文,擅书法。

       春来如梦,秋来如醉;山不在高,水布在深。
                 ——李利忠题黄龙洞牌坊

       圯桥风远留黄石;古洞云深护素书。
                 ——黄宗枝题黄龙洞黄石公大仙洞
       黄龙洞山下有个著名的山洞,称黄大仙洞,祀秦朝隐士黄石公,黄石公本为秦汉时人,后得道成仙,被道教纳入神谱。据传黄石公是秦末汉初的五大隐士之一,排名第五。《史记.留侯世家》称其避秦世之乱,隐居东海下邳。其时张良因谋刺秦始皇不果,亡匿下邳。与下邳桥上遇到黄石公。黄石公三试张良后,授与《太公兵法》,临别时有言:“十三年后,在济北谷城山下,黄石公即我矣。”张良后来以黄石公所授兵书助汉高祖刘邦夺得天下,并于十三年后,在济北谷城下找到了黄石,取而葆祠之。后人讹其为金华、永康及港、澳南洋一带十分崇尚的黄大仙。黄大仙,本名为黄初平,东晋人,著名道教神仙,出生地为现中国浙江省金华县,是当地的一名牧羊小孩。十五岁时得仙指点得道而隐居赤松山。18岁开始修道,得道后易名赤初平,号赤松子,故号称“赤松仙子”。民间流传其法力高强,能够点石成羊。传说因为炼丹得道、羽化登天,而且以“药方”度人成仙,得到人们的信仰和崇祀。

       月上新亭,把酒待招玄鹤至;风来古洞,倚松静听老龙吟。
                    ——陈次平题黄龙洞黄石公大仙洞

       古洞住西湖,一脉绍长春道教;故乡记南海,千秋结香火因缘。
                   ——邓宗昌题黄龙洞黄石公大仙洞

       和光同尘,上德若谷;致虚守静,众妙之门。
                   ——佚名题黄龙洞太清殿
             太清殿,黄龙洞原有灵济道院,现已不存,1995年在太清殿旧址上建月老祠。

       玉牒启玄机,三洞秘文通碧落;金炉传道诀,九宫瑞气霭黄庭。
                  ——鲍伯麟题黄龙洞太清殿
             鲍伯麟,清末民初广东商人,1922年在西湖建有穗庐。

       道德犹有经,自东粤西湖,同奉遗礼;天地不能久,唯妙门玄牝,竟传长生。
                 ——康有为题黄龙洞太清殿
    东粤西湖:广东惠州西湖。妙门玄牝:《道德经》有“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及“谷神不死,是谓玄牝”语。

       葛岭接仙踪,玄鹤青牛,太上明禋传古洞;罗浮联道统,白沙丹汞,冲虚支派纪名泉。
                 ——陈南屏题黄龙洞太清殿
            玄鹤青牛:传葛洪乘玄鹤飞升,老子乘青牛出关。禋:泛指祭祀。

       七笈列牙签,云采高蟠,灵物长为仙籍护;九光开玉殿,洞章朗诵,清飚时送步虚声。
              ——胡理性题黄龙洞太清殿

       五千言道德传经,玉京紫微,老子犹龙尊太上;无一炁神仙注菉,丹砂宝剑,真人有象学长生。
              ——佚名题黄龙洞太清殿

       从罗浮仙境,移来一洞烟霞,休问南汉天华宫故事;是宇宙羽流,祖述五千道德,咸诵东周柱下吏遗言。
               ——张其淦题黄龙洞太清殿
       张其淦(1859~1946),字汝襄,号豫泉,东莞篁村人。光绪十八年(1892)中进士,入翰林院为庶吉士,后出任山西黎城县知县。光绪二十六年(1900),任山西巡抚府文案。数月后,因他在任内黎城境中有外国传教士7人被义和团所杀,涉嫌保教不力而被革职。回莞后,任石龙龙溪书院山长。1908年涉嫌案大白,张其淦任安徽省候补道员。宣统二年(1910),授荣禄大夫(从一品),赏戴花翎。后改任安徽提学使,管辖全省学政。辛亥革命后,弃官去隐居。

       读上清璚书宝箓,响琅法鼓,烟馥众香,天际常瞻紫气;到此地修竹茂林,朝吸湖光,暮饮山渌,人间自有丹邱。
                ——陈礼庭题黄龙洞太清殿

      记素王问礼殷勤,其犹龙乎,敏而好学,信而好古,君应称老;述黄帝传心秘要,执大象也,听之不闻,视之不见,道莫能名。
              ——邓炽昌题黄龙洞太清殿
       邓炽昌,号瑞人,广东人。称西湖南阳小庐主人,与吴昌硕、康有为等友善。光绪十七年(1891)武进士,殿试考列二甲。

       于人间继老子传经,天书宛在;记圯上使留侯拾履,湖月联辉。
              ——陈礼庭题黄龙洞长乐亭

       多福地;有情天。
              ——王翼奇题黄龙洞圆缘民俗园一和阁
       1995年以来,黄龙洞又增设了以“缘”为主题的“民俗园”,并突出设计了以“投缘、嬉缘、问缘、圆缘”为主题的活动内容,拥有全国最大最精致的一把“同心锁”,让游人尽情体味“缘”民俗底蕴。将具有浓郁江南风韵的戏 曲艺术溶于美丽的山水之中,尽情演绎越剧、江南丝 竹的经典曲目,是民俗园的又一特色。◎ 王翼奇,1942年出生,原名萧佛寿,字羽之,祖籍福建省南安县人,出生于厦门市。196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中国著名语言大师王力教授的高足。长期在浙江从事出版工作。中国楹联学会常务理事,浙江省语言学会楹联研究会会长,浙江省政协诗书画之友社副秘书长。文学功底和艺术造诣深厚,诗多奇气。中国当代古典文学家,骈文、诗词家,楹联家,书法家。

       乘兴来朝仙佛;投钱去取因缘。
          ——潘晓东题黄龙洞圆缘民俗园
  潘晓东,1955年生于陕西汉中。1979年毕业于原陕西省艺术学院美术系(现西安美院油画系)留校任教至今。1988年西安美院油画系研究生毕业,获硕士学位。1991年在“梅尔尼科夫油画讲习班”学习。现为西安美术学院教授、油画系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中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油画学会理事、中国画家协会理事、中国书画学会名誉主席、陕西油画学会副会长、新画坊签约画家。

       酒美杯杯,杯杯盈美酒;言真句句,句句吐真言。
           ——潘晓东题黄龙洞圆缘民俗园

       赏一番悦目精工,斯游无憾;携几件称心玩意,回味靡穷。
              ——吴亚卿题黄龙洞圆缘民俗园清吟轩
  吴亚卿,1945年生,浙江省德清县人。著名学者、诗人、书法家。致力语言、文字、文学研究40年。现任中国羲之书画艺术研究院研究员、中国逻语大学艺术系教授。系中华诗词学会发起人、中国楹联学会理事、中国南社与柳亚子研究会常务理事。

       糖果糕点尽消受,四时美味;京杭苏粤且品尝,九域奇珍。
           ——吴亚卿题黄龙洞圆缘民俗园栖鹤斋

       翠谷云深,水师琼浆,三杯入口香留齿;新人情重,茶当美酒,四座开颜喜上眉。
           ——潘晓东题黄龙洞圆缘民俗园行云楼

       休言戏台天地小,个中悲欢离合,皆是幻景;允称天地戏台大,所有贵贱穷达,莫非因缘。
            ——陆鉴三题黄龙洞圆缘民俗园同结嬉缘
       陆鉴三:中学语文特级教师、浙江省劳模、浙江省中语会会长,浙江省高级教师,浙江省楹联学会会长。

       金玉堂中,看珠走玉盘,云起暖岫,正鹧鸪天气;翡翠廉内,听莺啼翠谷,燕喃霓裳,皆琵琶引来。
            ——沈祖安题黄龙洞圆缘民俗园行云楼
  沈祖安,编剧、曲艺作家、戏剧理论家。祖籍浙江诸暨,1929年出生于上海。解放前曾肄业于国立西湖艺专,攻西画。1949年6月入伍。后在浙江干校、文工团、浙江省文工团编导组工作。1951年底调入浙江省文联创作组。后曾担任浙江越剧团和浙江昆剧团编剧及浙江绍剧团特约编剧。50年代以来,长期从事戏曲、曲艺研究,一直从事艺术评论和剧本创作。70年代后,致力于评弹史、评弹理论的研究,并编创评弹脚本。

       无门洞,尺八箫,永安院,胜迹依稀寻旧梦;民俗园,地方戏,长乐亭,佳时絢烂话新风。
          ——王其煌题黄龙洞黄龙吐翠
       王其煌,杭州文史专家,原政协文史委副主任、杭州市诗词楹联学会会长。

       白沙水泉,安得人心明镜似;黄龙仙洞,由来道教祖师传。
         ——陶镛题黄龙洞白沙泉亭
       白沙泉,在黄龙洞之南沙坡上,系明代人筑墓时偶然掘得,水质清凉甘洌,现已涸竭。原先泉前有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