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过度重视英语异化了中国教育

(2013-03-29 10:42:57)
标签:

转载

分类: 如意妈妈
一旦学习一项本领跟高考挂钩,这项学习就变味了。音乐和美术不跟高考挂钩也好,这样才能让真正喜欢的人慢慢品味。
2013年03月21日14:42   作者:现代教育报
      据3月14日新华网报道,政协委员张树华最近在全国政协会议一次讨论中指出,中国在学校教育和职称评定等方面"过度重视"英语的做法,正令这个国家30多年前兴起的"英语热"陷入一种"自我折磨、自娱自乐"的怪圈。这番言论一时间引发热议。

  坦率地说,中国式的过度重视英语已经严重异化了中国教育。首先,严重影响了国人的母语水平和文学素养。英语顶呱呱者,语文不见得就必然也好,甚至还很可能一般。这从考研和考博者的答卷中,以及硕士生和博士生的毕业论文中,可以明显看出来。其次,严重阻碍了英语能力一般人的升学、就业和职称评审。再者,对英语的过分要求导致学生学业负担加重,遍地的英语补习、辅导、培训机构和火爆的英语教育市场,便是最好的明证。

  一些人认为,中国是发展中国家,为了国家利益,英语教育必须成为一项国家战略——从小学一直到博士,都必须把英语作为必修课和必考科目。否则人们就无法在读硕士、博士阶段广泛阅读世界最前沿的学术著作和科研论文,进而影响到研究生教育的整体质量,并最终影响国家利益。但其实这是站不住脚的。英语好,固然能广泛阅读世界最前沿的学术著作和科研论文,但是,这并不必然意味着每一个硕士、博士都必须如此才能做出好的科研,写出好的学术论文。

  由此可见,中国对英语教育的过分重视,现在是时候应该引起中央有关部门决策层的高度重视了。一个很讽刺的事实是,动用了如此众多的宝贵资源,中国人的英语水平并没有见得有什么明显提升,并且英语专业的毕业生现今常常遭遇非英语专业毕业生抢饭碗的尴尬。其实,与其得不偿失地让英语异化了中国教育,倒不如尽快取消英语必修和必考,让我们的教育回归正常,以人为本,因材施教。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