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宝贝如意 |
昨天放学,如意在学校的操场上玩耍,又把一个小班的小男孩招惹了。
幼儿园的操场上有一批用泡沫做的“飞盘”,女儿很喜欢玩儿,每次看到都拿在手里当方向盘,昨天女儿照例抢到了一个。
因为春天来了,孩子们似乎都“活”起来了,放学后操场上到处是“活蹦乱跳”的小孩子,你追我赶,你叫我吼。
对孩子们放手的家长们都站在一旁聊天,顺带用眼睛瞄着自己的孩子。多数老人则是紧跟在自己孙子的身后,生怕有什么闪失。
第一拨“撒泼打滚”是因为三个男孩子玩儿打仗的游戏,其中一个被打败了,躲在爸爸的怀里大哭!
第二拨是因为女儿用手里的草绳子“抽”了一个抢女儿的方向盘的小班男孩子的脸。那个孩子哭的“声嘶力竭”,气得像个青蛙,嘴里不停的念叨的就是让妈妈帮他打人。
孩子的妈妈假装的拍了几下巴掌,可是不起作用,孩子哭得更凶了。我站在旁边说,放开他,让他自己去打。小男孩,在如意的背后追跑。
如意已经忘了刚才的事情,投入到新的追逐当中了,所以根本没介意小男孩在她的身后“拍”他。自然也没感觉到疼,也没哭。可是小男孩却不依不饶,又大哭起来,他还是求助妈妈让大人帮他把这个打他的孩子打哭。
我只是站在旁边看,不参与任何评价。小男孩靠在妈妈的怀里大哭着,但是还没忘了攻击女儿,趁女儿跑过来的当口,踢了女儿一脚。我想这下小男孩可以解气了,不哭了吧。可是没成想,女儿竟然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和其他小朋友追逐的时候,也没忘了回敬刚刚踢了他的孩子一巴掌。
小男孩哭的更凶了。
无奈,一个跟如意很熟悉的邻居抓来如意,让小男孩踢了一下。如意被踢后,转身又跑了,继续参加其他几个孩子的追逐游戏。
可是小男孩因为没看到如意被打哭,还在大哭。
男孩子的妈妈在旁一直安慰他,答应帮他打“姐姐”。这样的家长教育出这样的孩子也就不足为奇了。还好,这位妈妈没有像前天那位妈妈一样直接对女儿大呼小叫、兴师问罪。
我似乎看到了这位妈妈,在儿子小的时候被“门坎”绊倒,大哭的时候,一边打门坎,一边哄孩子的样子。
我这个妈妈一边读“小巫”的教育理念的图书,一边教育女儿。刚好,女儿的年龄和小巫女儿的年龄相仿,而且还曾经一起上过亲自班。所以,小巫的每一本图书我都是第一批读者,刚好都与我女儿的成长阶段相当。我都仔细读过,尽量用到生活当中。
因为前些日子看到小巫的新书《跟上孩子的脚步》,我知道孩子们之间的打打闹闹是他们的一种交流方式,冲突后才能相识,大人们只要保证场地安全,尽量远观。
可是,看小巫书的妈妈们太少了,所以,我只能尴尬的接受别的妈妈的指责。但是,为了女儿,为了跟上孩子的脚步,就让别人指责吧。
我这个妈妈是个爱挑战权威的妈妈,所以女儿也是个自信、对老师的话不“言听计从”的孩子。我为女儿感到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