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遭遇票贩子!

(2006-08-03 08:48:31)
分类: 生活趣事

“票贩子”这个词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有的,但是在我和铁路打交道开始好像就听说过。应该是1993年读大学开始吧。但是那时候囊中羞涩,再加上学校寒暑假有订票的服务,没有和他们打交道的机会。

1997年开始在北京工作,当时报道的那个夏天是坐火车来的,硬座,一路上困得我东倒西歪,多次伏在同来北京上班的同学的肩上睡着了,下车后面黄眼红肚涨,我暗自发誓“再也不做硬座!”

物质生活一帆风顺,我从此很少坐火车,不论公事私事,9年的时间飞来飞去的,偶尔的火车也是Z字头的软卧。

我不坐火车但是家人要做,特别是老人。

这个暑假我不得不为两位老人分别买从北京到哈尔滨的火车票,因此,今生头一次遭遇票贩子。

“票贩子”在我的脑海中就是潜伏在火车站售票处附近,逢人便问:“要不要火车票”的那种人。我国每年的春运、暑运都打击的对象,但是这伙人如同小草,真的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一度纳闷为什么铁路系统不能“斩尽杀绝”这些票贩子,后来听人说不是打击不尽,而是根本就是不想打击。

这个暑假我终于了解到了“票贩子打击不尽的原因”。

因为,在预售窗口售票的那个人或与其有着亲属、朋友关系的人就是票贩子。

试想:我们到北京各火车票预售网点买票,手续费5元,网点的预售人员从中可得到的提成有限。但是,如果他们摇身一变亲自充当票贩子,那订票费就是30-50元,旺季甚至达到70-100元。

铁路系统的员工或者雇员充当票贩子,获取更高的收入,自己人的事情,铁路当然不打击了!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普通老百姓365天,只要买硬卧车票,就买不到的原因了。

7月28日晚上,我到我家附近的火车票预售网点买票,预售车票的小姐态度极其恶劣的说“没票,只有临客。”我没忍心买临客车票给老人,于是决定想其他的途径。

灵机一动,就想起了同事们春运期间结交到的票贩子。要来电话,打过去,回答:“没问题,订票费40元”。我连声说好,只要能拿到票就好,这年头不差这40元了。

买8月1日的车票,7月31日晚6点,订票的人来电话,问有票了,要不要?我回答需要,就听到电话的另一面响起了电脑键盘的声音。在出票了,30分钟后送到。还负责送票上门,服务周到。

这种预售人充当的票贩子,如何打击得尽呢!他们没有风险:因为会在出票前电话问询买票人是不是还要票,如果需要就出票,跟正常的到窗口买票一样的手续。如果不需要就不出票,至于因为他们的原因没有买出的车票也不用他们负责。

看看火车站每天人流熙熙攘攘,该走的都走了,该来的都来了,谁也没拉下。那为什么每次买票都没票呢?

票贩子是市场经济的产物,也是垄断经济的产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