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我参与的微电影《圆梦》编剧与出镜,要在电影院播放了。
给大家带来一个消息:经过多方的努力和安排,终于为我们微电影班的学员作品找到了很好的播放平台,大家的电影梦也将真正实现!咱们学员作品将从下周开始在全市多家正式院线影院展映,仅安排一场代表性的放映活动进社区。首场展映活动将在上海国际电影节举办的地方——上海影城隆重进行,大家将欣赏到自己拍摄的影片在宽银幕上播放,并且可以与观众面对面交流拍摄的过程和感受。首场展映和交流活动通知如下:
银龄奥斯卡
上海老年人微电影展映
暨作品分享沙龙
第一场活动安排
时间:
2018年10月30号(周二)上午9:00—11:00,
学员及亲友到场时间:8:50
地点:
上海影城(新华路160号)3号厅
活动流程:
门口背景板拍照、领水、礼品。
1、主持人开场介绍
2、领导致辞
3、观摩活动纪录片
4、播放影片:
《茉莉花开》
《转变》
《圆梦》
《拥抱的情怀》
5、嘉宾和专业老师点评作品
6、学员分享学习和拍摄影片的心得
注:
1、首场展映,分享学习和拍摄心得的影片为:《茉莉花开》、《拥抱的情怀》。具体我会联系你们二个小组。
2、欢迎全体学员到场。我们之后将陆续在各一线影院举办展映活动,每组都有分享交流的机会。欢迎大家呼朋唤友到场观摩各组影片,既可以聆听嘉宾老师的指导点评及学员的交流分享,也可以为其它组学员加油。这是分享成果的时刻,也是学习的良好机会,更是一个梦开始的地方,值得我们记取共同走过的美好片段。
3、现场学员坐在前排。市、区领导在第四排。亲友及其它观众在后排。现场有工作人员导引。不需门票。如有请假或较多亲友参与的,请周六前告知一下,以方便我们预留位置。
祝大家观影愉快!
原剧本链接
http://m.blog.sina.com.cn/s/blog_4892368f0102yic3.html?utm_source=bshare&utm_campaign=bshare&utm_medium=sinaminiblog&bsh_bid=2807875657#page=1

微电影《圆梦》分镜头脚本
镜号1
【景别】全景,中景
【人物】
【场景】社区花园
【拍摄手法】全景 摇镜
【画面内容】平和静谧的社区
-镜头1
-镜头2
【时长】10秒
镜号2
【景别】中景
【人物】咏梅,汤教授,救护医生
【场景】小区门口
【拍摄手法】摇镜 跟镜
【内容】 汤教授发病被120救到医院。
-镜头1 中景
-镜头2 中景
-镜头3
【时长】20秒
镜号3
【景别】中景
【人物】咏梅
【场景】客厅
【拍摄手法】 固定
【内容】咏梅与弟弟打电话
-镜头1 咏梅与弟弟手机通话:
~“小松,我刚到家,今天爸爸在家突然晕倒,被救到医院后抢救,已无大碍,现要在医院住一段日子医疗,请你关照妈妈放心,也叫妈妈保重身体。”
【时长】15秒
-镜头2 推镜 背景京戏剧照,逐渐推出“圆梦”二字,定格
镜号4
【景别】全景,中景
【人物】咏梅
【场景】社区花园
【拍摄手法】跟镜
【画面内容】咏梅买菜回家。
-镜头1
-镜头2
-镜头3
【时长】10秒
【备注】6月份某日,早晨,晴好。
镜号5
【景别】中景
【人物】咏梅
【场景】厨房
【拍摄手法】摇镜 跟镜
【内容】咏梅走向厨房,把菜放下。走出厨房,走到客厅。
-镜头1 近镜 跟镜 咏梅走到厨房,把菜一一放在厨房料理台上
-镜头2 特写
【时长】15秒
镜号6
【景别】全景,中景
【人物】咏梅,汤教授
【场景】汤家客厅
【拍摄手法】移镜 摇镜
【内容】咏梅进屋,父女对话。
-镜头1
-镜头2
-镜头3
【对白】
~咏梅:“爸,我回来了!”
-镜头4
~“爸爸,我今天又给你买了你喜欢吃的鲑鱼和其它菜。”
-镜头5
~“六十多年了!不知道你李伯伯现在怎么样了,我们还能不能再见上一面。”
-镜头6
-镜头7
-镜头8
~“爸爸,您又在想李伯伯了。”
-镜头9
【时长】60秒
镜号7
【景别】中景
【人物】咏梅,汤教授
【场景】汤家客厅
【拍摄手法】固定,摇镜,推拉镜
【内容】 几天后,咏梅把李天麟要来沪演出的喜讯告诉父亲,汤教授欣喜万分。
-镜头1
-镜头2
【对白】
~“爸爸!爸爸!快来看!李天麟伯伯要来上海演出了!”
-镜头3
~“咏梅,干吗大惊小怪的?我眯会儿都不行!”
-镜头4
~“爸爸,报上说,李天麟伯伯要来上海演《四郎探母》了!”
-镜头5
~“什么?是真的吗?”
-镜头6
~ “是真的,再过二个月!”
-镜头7
-镜头8
-镜头9
~“那真是太好了,太好了!”
-镜头10
~“老朋友啊老朋友,我找你整整三十多年了,今天终于有你的消息了,你可让我想死了!”
【时长】90秒
镜号8
【景别】中景
【人物】咏梅,汤教授
【场景】几天后的客厅。
【拍摄手法】固定 摇镜 推拉镜
【内容】 汤教授喜滋滋的拉胡琴,咏梅劝父亲注意休息。
【对白】
-镜头1
~“这几天,您不停的拉胡琴,拉呀拉,可得注意休息呀,你的高血压病药不要忘记吃呀”
-镜头2
~“我得抓紧练琴呐,到时候,我要好好的和你李伯伯合作一把呢。”
-镜头3
【时长】20秒
【备注】配乐背景音效,京剧四郎探母唱段。
镜号9
【景别】中景
【人物】咏梅
【场景】汤家客厅
【拍摄手法】固定
【内容】咏梅手机联系购票
-镜头1 中景
~咏梅:“你好!是逸夫舞台吗?”
~旁白:“是的,有什么需要帮助吗?”
~咏梅:“我想问一下,听说8月20日台湾光华京剧院要有演出,请问什么时候演出开票?“
~旁白:“对不起,我们没有接到有演出的通知。”
~咏梅:“哦,这样啊?”
~旁白:“您可以经常关注我们逸夫舞台网站,我们会在官网上公布演出消息的,谢谢来电。”
~咏梅:“谢谢!再见!”
【时长】10秒
镜号10
【景别】中景
【人物】咏梅
【场景】小区花园里,地铁里,公司食堂里
【拍摄手法】固定
【内容】咏梅手机继续联系购票事
-镜头1 中景
~咏梅:“你好!是中兴戏院吗?”
~旁白:“是的,有什么需要帮助吗?”
~咏梅:“我想问一下,听说8月20日台湾光华京剧院要来上海演出,是在你们这里演出吗?“
~旁白:“对不起,我们没有接到有演出的通知。”
~咏梅:“哦,没有啊?”
-镜头2 中景
-镜头3 中景
【对白】打电话
~咏梅:“是文化局吗?您好,报上看到台湾光华京剧院要到上海演出,消息确认吗?”
~旁白:“你好,是有这消息,8月20日将在上海东方演艺中心演出!”
~咏梅:“啊!太好了,我马上去订票。”
~旁白:“女士,对不起,这次是文化交流演出,不对外售票。”
~咏梅:“啊?不售票?那怎么办呢?”
~旁白:“对不起,无可奉告,再见!”
~耳机里传来“嘟嘟嘟……”的忙音声,咏梅擦着汗,脸上现出几乎绝望的表情
【时长】30秒
镜号11
【景别】特写,中景
【人物】咏梅,汤教授
【场景】客厅
【拍摄手法】推拉,摇镜
【内容】咏梅与父亲商量怎样弄票
-镜头1 特写
-镜头2 近景
~“爸,我回来了。”便疲乏的坐在椅子上,喝了口茶。汤教授知道弄票的希望又落空了,他安慰女儿,心疼的望着咏梅说:
【对白】
~“咏梅呀,回来啦,你这几天太辛苦了,快歇会吧。”
-镜头3 中景 摇镜 咏梅叹了口气说:
~“爸,这几天,我问了咱们平日一起唱戏的票友,他们也知道这个消息了,很希望我们这次能与李伯伯团圆。但我听说赠票的票价已经炒到天价,就是搞不到票呀”
-镜头4近景 摇镜
~“咏梅,实在弄不到票,咱就算了,咱那天就在剧院后门等着,还怕等不着你李伯伯?”
【时长】30秒
镜号12
【景别】全景,近景
【人物】咏梅,汤教授,田阿姨
【场景】客厅
【拍摄手法】固定
【内容】汤教授李天麟演出前,意外得到赠票,突然受刺激发病,被急救送医院抢救。
-镜头1 特写 日历8月10日
-镜头2 近景 固定 茶几上放着打开的琴盒和有李天麟消息的报纸,
-镜头3 近景 摇镜
~“诶,拉了几天琴,都没好好休息!”
-镜头4 近景 摇镜
-镜头5 近景 摇镜
~“谁呀?”
~“是我,田阿姨。”
-镜头6 近景 摇镜
~“田阿姨好,快进来,你这个楼长真好,一直关心楼里每个老年人!”
-镜头7 近景 摇镜
~“咏梅,今天我给你送票来了。这是我侄子昨晚送来的两张戏票,他在东方演艺中心工作十年整,这是单位慰问他的两张赠票。侄子知道我喜欢京剧,特意给我送来了”
~“东方演艺中心?”,咏梅简直不相信自己的耳朵,激动的问
~“是8月20日晚上的吗?”
~“是的,演出剧目是四郎探母。”田阿姨回答
~“哎呀!太好啦!太好啦!”意外的戏票,时咏梅兴奋的叫了起来,紧紧抱住田阿姨,连说:
~“谢谢!谢谢!”
-镜头8 近景 摇镜 咏梅接过戏票,汤教授已到客厅咏梅说:
~“爸爸,爸爸,田阿姨送戏票来了,就是李伯伯演出的那场啊!”
-镜头9 近景 摇镜 汤教授接过戏票,兴奋的说:
~“田阿姨来了,刚才的话,我已经听到了”
-镜头10汤教授边朝沙发走,边仔细看着戏票,突然一阵头晕,朝沙发倒去。
-镜头11 近景 摇镜
-镜头12 特写 汤教授闭眼,手里还紧捏着两张戏票。
-镜头13 救护车拉着警报,呼啸而过。
【时长】60秒
镜号13
【景别】全景,中景
【人物】咏梅 田阿姨
【场景】上海东方演艺中心
【拍摄手法】固定
【内容】咏梅和田阿姨看李天麟演出
-镜头1 特写
-镜头2 全景 慢推镜,中景,近景
~“杨延辉坐宫院自思自叹,想起了当年事好不惨然……”
-镜头3 近景
~“多精彩的唱段呀,可惜你爸爸还是不能亲眼看到了!”
~“是呀,太遗憾了。医生说爸爸这次发病幸亏抢救及时,经医治,现病情已经稳定,明天就可以出院了。”
【时长】30秒
镜号14
【景别】全景,中景,近景
【人物】咏梅,李天麟,田阿姨
【场景】剧场,后台
【拍摄手法】跟镜,摇镜,推镜。
【内容】咏梅后台遇见李继麟
-镜头1 全景 固定
-镜头2 中景 跟镜
-镜头3 近景 跟镜 咏梅看到后台入口处有人,就问:
~“请问李天麟先生在哪儿?”
-镜头4 近景 摇镜 一中年人出来拦住两人,客气的说:
~"你们是谁?有什么事吗?"
~咏梅:"我们找李天麟先生有事。"
~“对不起,李天麟先生年事已高,今晚演出后感觉疲乏,正休息着,谢绝会客。”
-镜头5 全景 跟镜 汤咏梅和田阿姨着急了,继续恳求:
~“我们从很远赶来,真的有要紧的事,请帮个忙吧”
-镜头6近景 摇镜
~“不行啊,剧团今天临时决定,不能违背啊,请理解配合。”
-镜头7近景
-镜头8 近景 摇镜
~“先生,请等等,麻烦您把这张照片转交给李天麟先生。”
-镜头9 近景
~“这张照片您是哪里来的?难道您是…?”
-镜头10 近景
~“这张照片是我父亲给我的,我叫汤咏梅。”
-镜头11近景
~“咏梅,我是李继麟,是李天麟的儿子李继麟啊!”接着又说:
~“今天总算找到你们了。”
-镜头12近景
~“咏梅,快跟我来!”
-镜头13近景
【时长】60秒
镜号15
【景别】全景
【人物】咏梅
【场景】几天以后,咏梅家小区花园
【拍摄手法】固定
【内容】咏梅接到光华京剧院电话
-镜头1 中景 固定
~旁白:“咏梅吗?您好,我是李继麟呀,我父亲叫我转告您和汤叔叔,明天下午2点,如果方便的话,我们就按您留给我父亲的地址,来拜访您们。”
-镜头2 近景 摇镜
~“好的,欢迎,欢迎啊,您们一定要来呀!”边笑边朝家疾步走去。
~“一定来的,谢谢!”
【时长】15秒
镜号16
【景别】特写,中景
【人物】汤教授,李天麟父子,田阿姨,几个汤的老票友
【场景】客厅
【拍摄手法】固定,推拉摇镜等
【内容】汤教授异常的热闹,汤焦急等客人
-镜头1 全景
-镜头2 近景
-镜头3 近景 跟镜
-镜头4 近景 摇镜
-镜头5 特写
~“爸,李伯伯来啦!”(L切)
-镜头6 中景 跟镜,汤教授大步走到门口,开门。
【时长】15秒
镜号17
【景别】特写,中景
【人物】咏梅,汤教授,李天麟父子,田阿姨,几个汤的老票友
【场景】客厅
【拍摄手法】固定,推拉摇镜等
【内容】汤教授和李天麟会面,终于圆梦
-镜头1近景 固定 摇镜
-镜头2 中景 跟镜
-镜头3 中景 跟镜
~“天麟兄,你终于来了!”
-镜头4
~“兴元,我终于又见到你了!”
-镜头5 近景 摇镜
-镜头6
-镜头7
-镜头8
~“老喽!老喽!但你还是那么硬朗!”
-镜头9
~“老弟呀,听说你不久前住院了,你现在身体可好?我还天天吊嗓子,精神的很呢,哈哈…!”
-镜头10
~“爸爸,快给李伯伯让坐呀!”, 二人坐入沙发。
-镜头11
~“老兄真不错呀,听说您的《四郎探母》唱的都是满弓满调,高亢有力,好一个满堂彩!”
-镜头12 近景 固定镜头
~“感谢上海戏迷们的抬爱,我也没想到演出会那么叫座,上海的戏迷很懂戏,是京剧的老码头了!” 说完,双方爽朗大笑,众人都笑了起来。
-镜头13 中景
~“兴元,听说你几十年拉京胡没间断过,真的要好好欣赏一下。”
-镜头14 中景 摇镜
~“是的,是的。我这京胡要给老哥您拉才最有感觉啊!”
-镜头15
~“好呀!既然到这个份上,咱们还等什么呢。”
-镜头16
~“咏梅!拿琴来!”
-镜头17
-镜头18
~“爸爸,李伯伯,祝贺二老今天再次合演,您们请。”
-镜头19
-镜头20
~“还是六字调吧?你以前是唱六字调的!”
-镜头21
~“还是兴元老弟了解我呀,那么多年都没忘记我唱什么调门!要不怎么说我两当年合作最完美呢。”
-镜头22
-镜头23
~“杨延辉坐宫院自思自叹……”
-镜头24
-镜头25
-镜头26
-镜头27
【时长】150秒
写于2018年8月24日。
剧
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