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卢雯参与编剧与出镜的微电影《圆梦》要在电影院播放了。

(2018-10-26 09:12:59)
标签:

杂谈

卢雯参与编剧与出镜的微电影《圆梦》要在电影院播放了。卢雯参与编剧与出镜的微电影《圆梦》要在电影院播放了。

我参与的微电影《圆梦》编剧与出镜,要在电影院播放了。

给大家带来一个消息:经过多方的努力和安排,终于为我们微电影班的学员作品找到了很好的播放平台,大家的电影梦也将真正实现!咱们学员作品将从下周开始在全市多家正式院线影院展映,仅安排一场代表性的放映活动进社区。首场展映活动将在上海国际电影节举办的地方——上海影城隆重进行,大家将欣赏到自己拍摄的影片在宽银幕上播放,并且可以与观众面对面交流拍摄的过程和感受。首场展映和交流活动通知如下:

银龄奥斯卡

上海老年人微电影展映

暨作品分享沙龙

第一场活动安排

时间:

2018年10月30号(周二)上午9:00—11:00,

学员及亲友到场时间:8:50

地点:

上海影城(新华路160号)3号厅

活动流程:

门口背景板拍照、领水、礼品。

1、主持人开场介绍

2、领导致辞

3、观摩活动纪录片

4、播放影片:

《茉莉花开》

《转变》

《圆梦》

《拥抱的情怀》

5、嘉宾和专业老师点评作品

6、学员分享学习和拍摄影片的心得

注:

1、首场展映,分享学习和拍摄心得的影片为:《茉莉花开》、《拥抱的情怀》。具体我会联系你们二个小组。

2、欢迎全体学员到场。我们之后将陆续在各一线影院举办展映活动,每组都有分享交流的机会。欢迎大家呼朋唤友到场观摩各组影片,既可以聆听嘉宾老师的指导点评及学员的交流分享,也可以为其它组学员加油。这是分享成果的时刻,也是学习的良好机会,更是一个梦开始的地方,值得我们记取共同走过的美好片段。

3、现场学员坐在前排。市、区领导在第四排。亲友及其它观众在后排。现场有工作人员导引。不需门票。如有请假或较多亲友参与的,请周六前告知一下,以方便我们预留位置。

祝大家观影愉快!

原剧本链接

http://m.blog.sina.com.cn/s/blog_4892368f0102yic3.html?utm_source=bshare&utm_campaign=bshare&utm_medium=sinaminiblog&bsh_bid=2807875657#page=1

卢雯参与编剧与出镜的微电影《圆梦》要在电影院播放了。

微电影《圆梦》分镜头脚本

  

镜号1

【景别】全景,中景

【人物】

【场景】社区花园

【拍摄手法】全景 摇镜

【画面内容】平和静谧的社区

-镜头1  全景  摇镜 社区花园

-镜头2  近景  跟镜 花花草草,小虫飞舞

【时长】10秒

 

镜号2

【景别】中景

【人物】咏梅,汤教授,救护医生

【场景】小区门口

【拍摄手法】摇镜 跟镜

【内容】 汤教授发病被120救到医院。

-镜头1 中景  跟镜 120救护车在马路上急驶,一路警报,划破清静的天空。

-镜头2 中景  摇镜  小区楼房里救护人员抬着汤教授上急救车,咏梅跟在后面。

-镜头3  特写  汤教授紧闭双眼手里紧捏着两张戏票。

【时长】20秒

 

镜号3

【景别】中景

【人物】咏梅

【场景】客厅

【拍摄手法】 固定

【内容】咏梅与弟弟打电话

-镜头1 咏梅与弟弟手机通话:

~“小松,我刚到家,今天爸爸在家突然晕倒,被救到医院后抢救,已无大碍,现要在医院住一段日子医疗,请你关照妈妈放心,也叫妈妈保重身体。”

【时长】15秒

-镜头2 推镜 背景京戏剧照,逐渐推出“圆梦”二字,定格

 

镜号4

【景别】全景,中景

【人物】咏梅

【场景】社区花园

【拍摄手法】跟镜

【画面内容】咏梅买菜回家。

-镜头1  全景  摇镜 社区花园  字幕出现“一个月前”

-镜头2  近景  跟镜 咏梅手里提着几袋菜走近

-镜头3  近景  跟镜 咏梅掏出钥匙,开门

【时长】10秒

【备注】6月份某日,早晨,晴好。

 

镜号5

【景别】中景

【人物】咏梅

【场景】厨房

【拍摄手法】摇镜 跟镜

【内容】咏梅走向厨房,把菜放下。走出厨房,走到客厅。

-镜头1 近镜 跟镜 咏梅走到厨房,把菜一一放在厨房料理台上

-镜头2 特写  鱼、虾、排骨、蔬菜等

【时长】15秒

 

镜号6

【景别】全景,中景

【人物】咏梅,汤教授

【场景】汤家客厅

【拍摄手法】移镜 摇镜

【内容】咏梅进屋,父女对话。

-镜头1  近景  摇镜 茶几上放着一把京胡和一本翻到一半的书,书名《京剧戏考》

-镜头2  近景  摇镜 茶几上放着一个照片镜框,显示一对少年一个在学唱戏,一个在学拉琴

-镜头3  特写  摇镜 汤教授精神不振,盯看照片镜框,

【对白】

~咏梅:“爸,我回来了!”

-镜头4  近景  固定 汤没发觉。咏梅走到爸爸身旁,轻按肩膀:

~“爸爸,我今天又给你买了你喜欢吃的鲑鱼和其它菜。”

-镜头5  近景 摇镜  汤教授心不在焉说:

~“六十多年了!不知道你李伯伯现在怎么样了,我们还能不能再见上一面。”

-镜头6  近景 固定  汤教授说完,又拿起镜框,用软布轻轻擦了起来,陷入沉思,

-镜头7  特写  汤教授眼角闪着泪花。

-镜头8  中景 摇镜  咏梅随即坐在爸爸身旁,握住爸爸的手说道:

~“爸爸,您又在想李伯伯了。”

-镜头9  近景 摇镜  咏梅看看爸爸,又看看照片,若有所思的点点头。

【时长】60秒

 

镜号7

【景别】中景  全景

【人物】咏梅,汤教授

【场景】汤家客厅

【拍摄手法】固定,摇镜,推拉镜

【内容】 几天后,咏梅把李天麟要来沪演出的喜讯告诉父亲,汤教授欣喜万分。

-镜头1  中景  固定 汤教授在沙发上打瞌睡

-镜头2  中景  摇镜 咏梅手持一张报纸,兴冲冲的进屋,高兴叫道:

【对白】

~“爸爸!爸爸!快来看!李天麟伯伯要来上海演出了!”

-镜头3  近景  摇镜,汤教授不解表情说:

~“咏梅,干吗大惊小怪的?我眯会儿都不行!”

-镜头4  近景 摇镜  咏梅继续走近说:

~“爸爸,报上说,李天麟伯伯要来上海演《四郎探母》了!”

-镜头5  近景 摇镜  汤教授彻底醒了,急切地问:

~“什么?是真的吗?”

-镜头6  近景 摇镜,咏梅:

~ “是真的,再过二个月!”

-镜头7  近景 跟镜,汤教授精神大振,顿时起身,迅速接过咏梅手中报纸,仔细的看着。

-镜头8  特写  报纸上写着:8月20 日,台湾光华京剧团来沪参加文化交流,著名演员李天麟将率团演出。

-镜头9  近景 摇镜  汤教授说:

~“那真是太好了,太好了!”

-镜头10  近景  摇镜  汤教授兴奋的摇着报纸,动情地说:

~“老朋友啊老朋友,我找你整整三十多年了,今天终于有你的消息了,你可让我想死了!”

【时长】90秒

 

镜号8

【景别】中景  全景

【人物】咏梅,汤教授

【场景】几天后的客厅。

【拍摄手法】固定 摇镜 推拉镜

【内容】 汤教授喜滋滋的拉胡琴,咏梅劝父亲注意休息。

【对白】

-镜头1  中景  摇镜  咏梅端一杯水走到父亲面前,关切的说:

~“这几天,您不停的拉胡琴,拉呀拉,可得注意休息呀,你的高血压病药不要忘记吃呀”

-镜头2  中景  摇镜  汤教授微闭眼,继续摇头晃脑的拉胡琴,说:

~“我得抓紧练琴呐,到时候,我要好好的和你李伯伯合作一把呢。”

-镜头3  近景  摇镜  汤教授闭目继续拉琴,面露微笑,仿佛沉湎于合作的场景中。

【时长】20秒

【备注】配乐背景音效,京剧四郎探母唱段。

 

镜号9

【景别】中景  全景

【人物】咏梅

【场景】汤家客厅

【拍摄手法】固定

【内容】咏梅手机联系购票

-镜头1 中景  固定

~咏梅:“你好!是逸夫舞台吗?”

~旁白:“是的,有什么需要帮助吗?”

~咏梅:“我想问一下,听说8月20日台湾光华京剧院要有演出,请问什么时候演出开票?“

~旁白:“对不起,我们没有接到有演出的通知。”

~咏梅:“哦,这样啊?”

~旁白:“您可以经常关注我们逸夫舞台网站,我们会在官网上公布演出消息的,谢谢来电。”

~咏梅:“谢谢!再见!”

【时长】10秒

 

镜号10

【景别】中景  全景

【人物】咏梅

【场景】小区花园里,地铁里,公司食堂里

【拍摄手法】固定

【内容】咏梅手机继续联系购票事

-镜头1 中景  固定 小区花园里

~咏梅:“你好!是中兴戏院吗?”

~旁白:“是的,有什么需要帮助吗?”

~咏梅:“我想问一下,听说8月20日台湾光华京剧院要来上海演出,是在你们这里演出吗?“

~旁白:“对不起,我们没有接到有演出的通知。”

~咏梅:“哦,没有啊?”

-镜头2 中景  固定 地铁站  咏梅打电话,脸上充满失望

-镜头3 中景  固定 公司食堂  咏梅打电话,脸上充满失望

【对白】打电话

~咏梅:“是文化局吗?您好,报上看到台湾光华京剧院要到上海演出,消息确认吗?”

~旁白:“你好,是有这消息,8月20日将在上海东方演艺中心演出!”

~咏梅:“啊!太好了,我马上去订票。”

~旁白:“女士,对不起,这次是文化交流演出,不对外售票。”

~咏梅:“啊?不售票?那怎么办呢?”

~旁白:“对不起,无可奉告,再见!”

~耳机里传来“嘟嘟嘟……”的忙音声,咏梅擦着汗,脸上现出几乎绝望的表情

【时长】30秒

 

镜号11

【景别】特写,中景

【人物】咏梅,汤教授

【场景】客厅

【拍摄手法】推拉,摇镜

【内容】咏梅与父亲商量怎样弄票

-镜头1 特写  汤教授手拿着那张报纸,愁眉紧锁。耳旁飘过阵阵戏曲,更觉心烦,随手把桌上的收音机关了

-镜头2 近景  跟镜 咏梅推门进屋,说:

~“爸,我回来了。”便疲乏的坐在椅子上,喝了口茶。汤教授知道弄票的希望又落空了,他安慰女儿,心疼的望着咏梅说:

【对白】

~“咏梅呀,回来啦,你这几天太辛苦了,快歇会吧。”

-镜头3 中景 摇镜 咏梅叹了口气说:

~“爸,这几天,我问了咱们平日一起唱戏的票友,他们也知道这个消息了,很希望我们这次能与李伯伯团圆。但我听说赠票的票价已经炒到天价,就是搞不到票呀”

-镜头4近景 摇镜  汤教授走到咏梅跟前,拍拍咏梅肩头,安慰女儿,说:

~“咏梅,实在弄不到票,咱就算了,咱那天就在剧院后门等着,还怕等不着你李伯伯?”

【时长】30秒

 

镜号12

【景别】全景,近景

【人物】咏梅,汤教授,田阿姨

【场景】客厅

【拍摄手法】固定  摇镜

【内容】汤教授李天麟演出前,意外得到赠票,突然受刺激发病,被急救送医院抢救。

-镜头1 特写 日历8月10日

-镜头2 近景 固定 茶几上放着打开的琴盒和有李天麟消息的报纸,

-镜头3 近景 摇镜  咏梅整理茶几,把琴放入琴盒,并自言:

~“诶,拉了几天琴,都没好好休息!”

-镜头4 近景 摇镜  汤教授从楼上下来,露出移动的脚步

-镜头5 近景 摇镜  门玲响了,咏梅问:

~“谁呀?”

~“是我,田阿姨。”

-镜头6 近景 摇镜  咏梅快步开门:

~“田阿姨好,快进来,你这个楼长真好,一直关心楼里每个老年人!”

-镜头7 近景 摇镜  田阿姨进门,手持两张票,说:

~“咏梅,今天我给你送票来了。这是我侄子昨晚送来的两张戏票,他在东方演艺中心工作十年整,这是单位慰问他的两张赠票。侄子知道我喜欢京剧,特意给我送来了”

~“东方演艺中心?”,咏梅简直不相信自己的耳朵,激动的问

~“是8月20日晚上的吗?”

~“是的,演出剧目是四郎探母。”田阿姨回答

~“哎呀!太好啦!太好啦!”意外的戏票,时咏梅兴奋的叫了起来,紧紧抱住田阿姨,连说:

~“谢谢!谢谢!”

-镜头8 近景 摇镜 咏梅接过戏票,汤教授已到客厅咏梅说:

~“爸爸,爸爸,田阿姨送戏票来了,就是李伯伯演出的那场啊!”

-镜头9 近景 摇镜 汤教授接过戏票,兴奋的说:

~“田阿姨来了,刚才的话,我已经听到了”

-镜头10汤教授边朝沙发走,边仔细看着戏票,突然一阵头晕,朝沙发倒去。

-镜头11 近景 摇镜  咏梅和田阿姨见状,急步把汤教授扶住。

-镜头12 特写 汤教授闭眼,手里还紧捏着两张戏票。

-镜头13 救护车拉着警报,呼啸而过。

【时长】60秒

 

镜号13

【景别】全景,中景

【人物】咏梅 田阿姨

【场景】上海东方演艺中心

【拍摄手法】固定

【内容】咏梅和田阿姨看李天麟演出

-镜头1 特写  字幕:8月20日,东方演艺中心,剧目:四郎探母。李天麟饰演杨延辉”

-镜头2 全景 慢推镜,中景,近景  李天麟坐在舞台中央,演唱:

~“杨延辉坐宫院自思自叹,想起了当年事好不惨然……”

-镜头3 近景  固定  咏梅在静静的看戏,旁边坐着田阿姨,悄悄的与咏梅对话:

~“多精彩的唱段呀,可惜你爸爸还是不能亲眼看到了!”

~“是呀,太遗憾了。医生说爸爸这次发病幸亏抢救及时,经医治,现病情已经稳定,明天就可以出院了。”

【时长】30秒

 

镜号14

【景别】全景,中景,近景

【人物】咏梅,李天麟,田阿姨

【场景】剧场,后台

【拍摄手法】跟镜,摇镜,推镜。

【内容】咏梅后台遇见李继麟

-镜头1 全景 固定  演出结束,全场热烈持久掌声……

-镜头2 中景 跟镜  后台,咏梅和田阿姨打听李天麟。

-镜头3 近景 跟镜 咏梅看到后台入口处有人,就问:

~“请问李天麟先生在哪儿?”

-镜头4 近景 摇镜 一中年人出来拦住两人,客气的说:

~"你们是谁?有什么事吗?"

~咏梅:"我们找李天麟先生有事。"

~“对不起,李天麟先生年事已高,今晚演出后感觉疲乏,正休息着,谢绝会客。”

-镜头5 全景 跟镜 汤咏梅和田阿姨着急了,继续恳求:

~“我们从很远赶来,真的有要紧的事,请帮个忙吧”

-镜头6近景 摇镜  中年人为难的说:

~“不行啊,剧团今天临时决定,不能违背啊,请理解配合。”

-镜头7近景  摇镜  恳求无望,咏梅哭丧着脸,连连摇头,田阿姨也不停的叹气,搀着咏梅只得无奈转身。

-镜头8 近景 摇镜  咏梅突然回转,从包里掏出照片,对刚离开的中年人说:

~“先生,请等等,麻烦您把这张照片转交给李天麟先生。”

-镜头9 近景  摇镜  中年人双手接照片,见到照片一惊,盯着咏梅忙问:

~“这张照片您是哪里来的?难道您是…?”

-镜头10 近景  摇镜  咏梅轻轻地说:

~“这张照片是我父亲给我的,我叫汤咏梅。”

-镜头11近景  摇镜 中年人一下子激动握住咏梅地手说:

~“咏梅,我是李继麟,是李天麟的儿子李继麟啊!”接着又说:

~“今天总算找到你们了。”

-镜头12近景  摇镜 咏梅紧握李丽麟的手,止不住热泪盈眶,田阿姨也不住的用纸巾擦拭着眼睛。

~“咏梅,快跟我来!”

-镜头13近景  摇镜 李继麟前面引路,咏梅和田阿姨紧跟其后。

【时长】60秒

 

镜号15

【景别】全景

【人物】咏梅

【场景】几天以后,咏梅家小区花园

【拍摄手法】固定

【内容】咏梅接到光华京剧院电话

-镜头1 中景 固定  咏梅手机急促响铃,咏梅赶紧掏出手机听电话。

~旁白:“咏梅吗?您好,我是李继麟呀,我父亲叫我转告您和汤叔叔,明天下午2点,如果方便的话,我们就按您留给我父亲的地址,来拜访您们。”

-镜头2 近景 摇镜  咏梅尽力按捺住激动的心情,开心的说,

~“好的,欢迎,欢迎啊,您们一定要来呀!”边笑边朝家疾步走去。

~“一定来的,谢谢!”

【时长】15秒

 

镜号16

【景别】特写,中景

【人物】汤教授,李天麟父子,田阿姨,几个汤的老票友

【场景】客厅

【拍摄手法】固定,推拉摇镜等

【内容】汤教授异常的热闹,汤焦急等客人

-镜头1 全景  摇镜  房门微开着,桌上摆着一束鲜花,苹果、香蕉、葡萄、一盒蛋糕、茶罐……

-镜头2 近景  摇镜  茶几上,京胡琴盒打开着,里面放着一把略旧但看得出是精心保管的京胡,旁边放着琴谱,一张擦得很干净的合影照片镜框放在小桌的显眼处。

-镜头3 近景 跟镜  汤教授来回在家里来回度步,不时朝门口张望。

-镜头4 近景 摇镜  其他人忙碌的摆椅放凳,备茶。

-镜头5 特写  门铃 “叮咚叮咚”响起,咏梅人未到,声音已经先到,兴奋的叫喊:

~“爸,李伯伯来啦!”(L切)

-镜头6 中景 跟镜,汤教授大步走到门口,开门。

【时长】15秒

 

镜号17

【景别】特写,中景

【人物】咏梅,汤教授,李天麟父子,田阿姨,几个汤的老票友

【场景】客厅

【拍摄手法】固定,推拉摇镜等

【内容】汤教授和李天麟会面,终于圆梦

-镜头1近景 固定 摇镜  咏梅拉开们,李天麟进门,李继麟跟入

-镜头2 中景 跟镜  急推镜至近景 慢推镜 特写:李天麟急切的脸庞。转摇镜,特写  汤教授急切的脸庞

-镜头3 中景 跟镜  小朋友鲜花,李天麟接花,又把花传递给李继麟。汤教授快步走到李天麟面前,双方紧握双手,激动地说到:

~“天麟兄,你终于来了!”

-镜头4  近景 固定  李天麟仔细端详汤教,激动的说

~“兴元,我终于又见到你了!”

-镜头5 近景 摇镜  二人由握手变为紧紧拥抱许久,脸上都趟着热泪,周边人都深受感动,含笑鼓掌,咏梅脸上也挂满了热泪。

-镜头6  近景 跟镜  汤教授拉着李天麟的手,携客人进客厅,众人跟进客厅。

-镜头7  近景 跟镜  汤教授、李天麟共同拿起镜框看照片,然后又同时相互端详对方,二人又同时露出爽朗的笑声……

-镜头8  近景 摇镜  放好镜框,汤教授拍着李天麟的肩头,连说:

~“老喽!老喽!但你还是那么硬朗!”

-镜头9  近景 摇镜  李天麟笑着说:

~“老弟呀,听说你不久前住院了,你现在身体可好?我还天天吊嗓子,精神的很呢,哈哈…!”

-镜头10  近景 摇镜  咏梅:

~“爸爸,快给李伯伯让坐呀!”, 二人坐入沙发。

-镜头11  近景 固定镜头 汤教授说:

~“老兄真不错呀,听说您的《四郎探母》唱的都是满弓满调,高亢有力,好一个满堂彩!”

-镜头12 近景 固定镜头  李天麟说:

~“感谢上海戏迷们的抬爱,我也没想到演出会那么叫座,上海的戏迷很懂戏,是京剧的老码头了!” 说完,双方爽朗大笑,众人都笑了起来。

-镜头13 中景  摇镜  李天麟又说:

~“兴元,听说你几十年拉京胡没间断过,真的要好好欣赏一下。”

-镜头14 中景 摇镜  汤教授说:

~“是的,是的。我这京胡要给老哥您拉才最有感觉啊!”

-镜头15  中景 摇镜  李天麟:

~“好呀!既然到这个份上,咱们还等什么呢。”

-镜头16  中景  摇镜  汤教授一拍大腿,兴奋地说:

~“咏梅!拿琴来!”

-镜头17  中景  摇镜  李天麟也从沙发上站了起来,兴奋地搓着双手,来回走了几步!

-镜头18  中景  摇镜  咏梅把京胡递给父亲,又把椅子搬到客厅中间,欣喜地说道:

~“爸爸,李伯伯,祝贺二老今天再次合演,您们请。”

-镜头19  中景 摇镜  李天麟理了理衣服,站于中间,汤教授坐在椅上拉着京胡调音,试弦。

-镜头20  近景 摇镜  汤教授抬头问李天麟:

~“还是六字调吧?你以前是唱六字调的!”

-镜头21  近景 摇镜  李天麟:

~“还是兴元老弟了解我呀,那么多年都没忘记我唱什么调门!要不怎么说我两当年合作最完美呢。”

-镜头22  近景  摇镜  汤教授开始拉过门,李天麟站在那里清嗓子。

-镜头23  全景  固定  汤教授操琴,李天麟唱,

~“杨延辉坐宫院自思自叹……”

-镜头24  近景  摇镜  李天麟情绪饱满唱着…,汤教授很认真的操着琴,一幅完美和谐动人的画面呈现在众人面前,众人都兴奋的轻轻的打着拍子,静静的欣赏着。

-镜头25  中景  摇镜 慢推镜头,至近景。两人合影照片。

-镜头26  近景  再推镜头 变为特写 两人小时候的拉琴唱戏照片慢慢化为两个人现在的拉琴唱戏照片。定格  画面逐步虚化淡出,余音绕梁…

-镜头27  中景  拉出字幕:全剧结束。

【时长】150秒

 

   《完》

 

写于2018年8月24日。

 

 

剧  本:卢  雯   3.0

改  编:高新年   5.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