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戏跨年啦!上海大剧院《新年京戏会》邀您一起倒计时
这次《2017新年京戏会》的三位主演,来自北京京剧院的杨少彭、窦晓璇与常秋月,正是3年前的那晚《红鬃烈马》最出彩的三位。《红鬃烈马》的戏核《武家坡》中的王宝钏,窦晓璇。以及大轴《大登殿》的薛平贵与代战,杨少彭与常秋月。三年前那晚在座的朋友必然记得他们的超强丰采,绝对一句一个好。这回跨年的《2017新年京戏会》,有七个大特点
1、长度特长
从晚上7:30开始,因为跨年,所以必须唱过午夜,一张票,能连看7出戏,唱足六个小时。因为害怕戏幅太长,决定没有中场休息,大剧院说那不是憋死人了?我说,这回拜托大剧院别管得那么严,过年嘛!戏那么长,观众总有哪出不想看呀!喝喝咖啡聊聊天,就当是一个新年跨年PARTY,进进出出何其热闹!
2、安排特别
这7出戏,其中三出生旦对儿戏,由杨派老生杨少彭,与杜近芳亲传弟子窦晓璇搭档演出,另有三出是花旦玩笑戏,由荀派花旦常秋月担纲。最后大轴,是三人合作的吉庆好戏《大登殿》。通常安排戏码,在主要演员双出之间,会安排次要演员的垫场戏,这次《2017新年京戏会》,7出戏都是头牌演员主演,诚意十足。
3、演员特累
通常演员一晚双出,已经称得上是个人专场了,一晚三出更极其少见。这次《2017新年京戏会》的三位演员,每人硬扛4出重戏,绝对是搏命演出,舞台仅见。
4、剧目罕见
常秋月主演的三出花旦戏《打杠子》、《荷珠配》、《打面缸》,都是难得一见的玩笑戏,多年未见。而生旦对儿戏秋胡戏妻的《桑园会》也不多见。杜近芳、李少春当年合作的《断桥》,老生出演大嗓许仙,少露舞台,特别难得。
程砚秋 马连良 《桑园会》
1952年断桥 杜近芳饰白素贞 李少春饰许仙 夏美珍饰小青
5、派别特多
三位主角选唱的7出戏,算算有8个派别之多。余杨不分家,杨少彭的《坐宫》与《大登殿》余杨兼有。《桑园会》是马派代表作,而杨宝森早年还未广称杨派之前,与高华留下极好的一段《桑园会》唱片。不挂髯口唱《断桥》的许仙,当然是李少春的专利。同样窦晓璇师承杜近芳,这《断桥》必然也是杜近芳独有版本。《桑园会》是梅兰芳第一次正式搭班演出的正工青衣戏。《坐宫》、《大登殿》梅兰芳都有留下录音。在《荀慧生谈旦角表演艺术》一文中,第一段就提到他演《荷珠配》的体会。至于筱派传人陈永玲留下的《打杠子》视频,一直被戏迷视为珍品。算算:余杨马李梅杜荀筱至少8派。
梅兰芳 李少春 《坐宫》
《桑园会》 杨宝森饰秋胡 高华饰罗敷
1928年 杨小楼 梅兰芳 尚小云 李多奎 《大登殿》
6、合作特强
除了这三位主演,邀请配合演出的其他演员,都是精挑细琢的名单。青年顶尖武旦冯蕴,扮演《断桥》中的小青;两位名丑角老戏骨,北京张永生与上海金锡华,分别出饰《荷珠配》的鹌鹑与《打面缸》的大老爷。青年丑角中拔尖文丑,分别来自天津与上海的窦骞、王盾,担任《荷珠配》的一号人物赵旺,《打杠子》的男主角刘二混,以及《大登殿》的马达。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荷珠配》中的穷老头刘志偕,饿得糊里糊涂,是个攮叶子的活,特别有哏,一站一戳,观众一看就想发笑,一般年轻老生都来不了,因为实在不好笑,于是特别邀请戏味特足的里子老生齐宝玉饰演。其余来自上海京剧院的最佳配合:小生李春,老生顾亮,老旦何婷,架子花脸陈宇,都是一时之选。
清 二柏堂传奇打面缸 戏画
7、排练到位
如此众多绝迹的老戏,该怎么重现舞台?为此,我们特别请出当前舞台最权威的戏包袱,人称“大圣爷爷”的孙元喜老师担任艺术指导。孙元喜老师拜师小生泰斗姜妙香,当年是马连良剧团的小生,剧团期间,《荷珠配》的赵旭,《打面缸》的张才,都是滚瓜烂熟的戏。目前虽是天津京剧院的艺术顾问,足迹却遍布全国更大院团,史依弘、迟小秋,以及常秋月、王珮瑜要恢复老戏,都找孙大圣排戏。尊称怹一声“大圣爷爷”,是因为孙元喜老师能耐特大,不仅能恢复老戏,而且从剧本到唱腔,都能修整的更加好看。这回请出孙老爷子,这跨年演出,必然轰动。
孙元喜老师
看看是哪7出戏?
《坐宫》
窦晓璇 杨少彭 《坐宫》
小的时候,家住台湾最北边的海港,基隆,每到12月31夜里的最后一刻,总会听到港口此起彼落嗡嗡轰轰的轮船鸣笛声,妈妈说,这是船上的外籍船员想家了。
于是很自私的,新年京戏会的开锣第一炮,我想就从杨延辉的想家想念老母唱起吧!
拿《坐宫》开锣,既喜兴又醒脾,虽说杨延辉哭得悉悉索索,但大方明快的铁镜,让这出看似应该的苦情戏,一翻成了喜剧。而杨少彭与窦晓璇的唱念配合,纯熟而默契,杨少彭酣畅淋漓的唱腔,配上窦晓璇嘎嘣脆的京白,这对搭档,绝对列入全国首席行列,必定精彩。
《打杠子》
常秋月 《打杠子》
那段脍炙人口,陈永玲与艾世菊的《打杠子》,堪称京剧视频空前绝后的大师精品,嬉笑怒骂,皆成文章。常秋月是陈永玲离世前在医院手把手传授的最后一位弟子。陈永玲极少传人,常秋月可说是现今舞台上,能看到陈永玲神韵,几乎是唯一的一位。常秋月沿袭陈永玲的特点,以踩跷登场,如今可真是稀罕难得了,必须一观。故事很简单,地痞在松林打劫,遇到小妇人,不料碰上了扎手的,被妇人夺去了杠子,原本地痞要劫小妇人的衣裤,反被妇人打屁股、脱裤子,虽然略带粉味,但观众绝对乐呵。
常秋月《打杠子》剧照
《桑园会》
杨少彭 窦晓璇 《桑园会》
梅兰芳、尚小云、程砚秋都有自己的《桑园会》,谭富英、马连良、杨宝森也都唱《桑园会》,除了“秋胡打马奔家乡,行人路上马蹄忙”的名唱段外,与《武家坡》与《汾河湾》不同,调戏发妻之后,罗敷是说什么都不从秋胡,不屑冠帔官诰,宁可长街讨饭,直至秋胡母亲说情,甚至以死相挟,才勉强同意。原型《列女传》,秋胡妻投河身亡。杨少彭与窦晓璇选择较少演出的《桑园会》,杨少彭说,希望上海观众看到我们的诚意。
《荷珠配》
常秋月《荷珠配》
1980年,大三那年,看了一出实验舞台剧,这剧改变了台湾剧场生态,是台湾现代戏剧的滥觞,被誉为“台湾剧场的火车头”,由金士杰导演,李天柱、李国修主演的《荷珠新配》。金士杰说,是因为看了京剧《荷珠配》,被“以假说真,以虚说实”的舞台深深吸引,把老戏改编,说了一个陪酒小姐荷珠与计程车司机赵旺骗中骗的故事。来了北京,才知道老舍也改编过《荷珠配》话剧剧本。京剧《荷珠配》在大陆已绝迹舞台至少30年了,是说戴着凤冠假扮小姐当上状元夫人的丫头荷珠,被人识破的故事,是出少见的、以剧本见长的高级喜剧。常秋月的荷珠,值得推荐。
《荷珠新配》改编自京剧《荷珠配》
《断桥》
窦晓璇 杨少彭 《断桥》
杜近芳手把手教出的窦晓璇,诠释杜近芳本戏《白蛇传》,自然是得心应手。1960年,李少春与杜近芳合作《白蛇传》,留下了录音,其中与白素贞对口的一段流水,李少春用余派唱来,意切情染,音断意绵,只听到录音中轰然掌声一片,实在令人神往。老生来许仙,自然和小生不同,帅气的方式也不同,李少春除了余韵之外,兼有马与麒的表演方式,走步、眉眼、念白都与挂上髯口的老生不同,谈情说爱的方式与《坐宫》、《武家坡》中的含蓄内敛有也方向迥异,必然要浓烈许多,而男人味又胜过小生,对观众,对演员,都是一次有趣的挑战。
《打面缸》
京剧《打面缸》
又是一出已然绝迹的老戏,由常秋月饰演意想从良的周腊梅,风韵无可挡。特别邀请75岁的上海名丑金锡华饰演大老爷。给金老爷子打电话时,老爷子说他在戏校学过之后就没再唱过了,虽然时隔超过60年,但还在电话中立即背出大老爷的台词。郭德纲倒有一版胡诌瞎侃的群口相声《打面缸》,但也因此让这出戏声名大噪。马连良也曾反串过《打面缸》,还是双出,前头是《借赵云》,后一出《打面缸》出演周腊梅,叶胜兰的大老爷,轰动一时。别瞧这是出闹剧,还是源于《缀白裘》,乾隆年间还改为昆曲《面缸笑》,川剧、秦腔、汉剧皆有。
《打面缸》连环画
《大登殿》
杨少彭 《大登殿》
《大登殿》每每做为重要演出的大轴剧目,必然有其不可代替的特点。不仅栓角儿,各个行当齐备,而且唱腔好听,故事圆满,皆大欢喜。杨少彭与窦晓璇的薛平贵与王宝钏,终于修得正果,也没冷落义助平贵的代战公主,堪称传统老舞台的智慧之作。杨少彭堪称京剧中青演员里目前状况最好的唱功老生之一,不仅嗓子没得说,难得的是他的韵味特别醇厚,超越同辈。窦晓璇的扮相与模样,在众多旦角中绝对名列前茅,而她的唱念,众所周知,有着老师杜近芳的神韵,兼具特别的灵气,一看,就让人舒服。而常秋月的代战,是国内最高档的专业户,无论张火丁,或是王蓉蓉,《大登殿》的代战,必然不做二人选。她与王宝钏的一段“十三咳”,又快又脆又爽,不能不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