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上海京剧院未来之路”座谈会隆重举行

(2015-07-24 06:47:30)
标签:

上海京剧院

杂谈

分类: 关于京剧
7月22日下午,“上海京剧院未来之路”座谈会在上京会议室举行。上海京剧院于今年推出了“京继人计划”,该项目是剧院以鼓励广大京剧志愿者加入京剧艺术“继承者”的队伍而推出的一个全新的推广品牌。以此希望号召更多能走进剧场看京剧,能为京剧艺术无私奉献的青年京剧爱好者。本次座谈会就“京继人计划”为切入点,邀请了沪上知名戏剧人、媒体人以及部分“京继人”代表与上京院领导、相关部门共同商议、探讨如何在尊重京剧艺术规律的同时把握时代审美特征,如何提升戏曲文化的影响力,如何培养演出市场和培养观众等专业话题.上海京剧院院长单跃进、党委副书记钱莉莉,副院长张帆、刘佳等均出席了座谈会。
座谈会气氛热烈,戏剧人、媒体人与“京继人”以各自的角度阐述了对上京发展之路的看法与建议,“京继人”培养青年京剧粉丝的项目宗旨获得了较大的肯定,话剧艺术中心制作人黄一萍认为“京继人”项目很像话剧中心近年来在做的戏剧教育,“我一直觉得宣传的核心是戏剧教育,有了戏剧教育的群体,宣传会越来越容易。我们实行会员制以来,现在已经积累了2万个会员了。”独立制作人林恺表示,“京剧并不容易看懂。但我们还是可以有青年演员和青年戏迷,我们要培养这样一批文艺青年他们追着青年演员,与他们一起成长,一起老去。”
在娱乐多样化的今天,京剧要怎样去突破现有的固定市场?怎样切实可行的吸引更多“京继人”?
《新闻晨报》文艺部主任张计红认为,“我们知道京剧是有艺术价值的,但我们在宣传方式上,还是应该通过较为通俗的方式,将京剧当做商品而不是艺术品来推广。《春江花月夜》之所以很轰动,离不开之前进校园宣传的20场巡演。上海京剧院的明星公开课就很好,是一种粉丝经济的延续,一定要瞄准年轻人对文化的兴趣。”独立制作人魏乔是京剧FOLLOW ME的老学员,她分享了之前与王珮瑜营销合作的经验,“我们演的戏可以全是老戏,我们要做的是宣传和解读上的不同形式,要找到一个切入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由走进剧场,我们要抓住这个理由。”话剧艺术中心市场部主任吴嘉表示,“我们在制作上要明确它的目的。热映的《大圣归来》剧本虽有所欠缺,但它的制作水平确实是一流的,它抓住了这一点,把它做大了。上京可以考虑建立一个平台,让京剧爱好者也有自己的京剧作品,剧院可以以给他们提供帮助,完善他们的成果,他们将是免费的宣传阵地。”文化戏剧产业总裁孙徐春则提到了每个剧种都有对应的观众群,“京剧应该去做好属于它的精英文化,将推广人群集中在精英人群上,精英人群的知识修养教高,这也更易于他们精通京剧。”
当天也有不少“京继人”来到现场,“京继人”代表钟冠也是通过京剧FOLLOW ME的课堂成为了“京继人”,从普通京剧粉丝到为蓝天等青年演员策划演出项目,他将“京继人”看做是一个机遇,“对我们来说,以前没有合适的渠道和机会,这次上京推出的“京继人”活动让对京剧有热情的爱好者有了一个平台可以为京剧为演员去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钟冠也对上京提出了要尽早推出演出计划,完善数据库的建设与合理利用新剧场等建议。 在座谈会的最后,上海京剧院院长单跃进展望了京剧发展的未来,再次强调了“演员需要培养,观众更需要培养的”的思想,这也是上京推出“京继人”品牌的宗旨。
“京继人计划”的推出,是上海京剧院在“follow me京剧时尚课堂”和“京剧明星公课”等一系列普及推广京剧艺术的文化品牌的基础上,结合大批“京剧志愿者”积极投入普及传统文化的现状而推出“升级版”普及推广项目,旨在挖掘和吸引更多对传统文化有着情怀和热情,并具一定的艺术鉴赏、宣传推广和演艺经纪能力的社会力量共同投身到京剧艺术的传播、弘扬之路中。上海京剧院是在海派文化的滋养下建立的国家级重点院团。如何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激活传统这是上海京剧院自成立以来一直不断追求和思考的核心发展问题,扩大京剧的文化影响力,将是上京不懈奋斗的目标。
(转发上海京剧院微信公众平台文章)
微信号码:shanghaijingjuyuan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