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晚报】上海京剧院有了“京继人”(转发)

标签:
上海京剧院 |
分类: 关于京剧 |
(记者 王剑虹)上海京剧院建院60周年“青春之歌”演出季今天在沪举行发布活动,除了公布演出季的剧目、演员阵容之外,上海京剧院还向一批青年京剧艺术志愿者颁发了“京继人”纪念徽章。今年是上海京剧院青年演员培养项目“青春跑道”的最后一年,在培养青年演员的同时,上京也渐渐把目光投向对观众的培养,“京继人”就是上京这些年来培养出来的一批铁杆粉丝。上海京剧院副院长刘佳表示,京剧艺术要传承,观众也要传承。
此次推出的“京继人”团队成员均为上海京剧院自2007年起开办的“京剧follow me 时尚课堂”的学员。该课堂开办8年来从最初的7名学员已经发展到每学期20多个班级、300多个学员。在“follow me”寓教于乐式的互动教学中,王珮瑜、傅希如、蓝天、田慧、董洪松等一批青年演员也与学员们结下了深厚的师生情缘。其中更有不少学员成为这些青年教师的“铁杆粉丝”。如今这些青年演员演出时,剧场中的年轻观众中相当一部分就是他们的学员。
“京继人”的品牌推出,正是上海京剧院在“follow me时尚课堂”和“京剧明星公开课”等一系列的普及推广京剧艺术的文化品牌的基础上,结合一批“京剧志愿者”积极投入普及传统文化的现状而推出“升级版”普及推广项目,旨在挖掘和吸引更多对传统文化有着情怀和热情,并具有一定的艺术鉴赏、推广和演艺经纪能力的社会力量共同投身到京剧艺术的普及推广之路中,成为京剧传播推广的一支新生力量。
将于8月亮相的“青春之歌”是上京今年院庆系列演出的第三轮,同时也是已经持续了五年的“青春跑道”青年演员培养计划的一次总结性的展示。5台大戏和一场武戏专场全部由青年演员担纲。“青春跑道”项目五年来采用金字塔式从塔底到塔尖的选拔和培养模式,项目启动之初几乎囊括了全体青年演员,之后通过优胜劣汰的竞争模式,一年一甄选,层层缩小培养范围,在此次“青春之歌”系列演出中亮相的是经过5年选拔出来的一批拔尖青年艺术人才。
据介绍,此次“青春之歌”演出季的整体宣传策划、演员宣传照拍摄、线下推广活动的策划和执行都将由“京继人”团队成员主导完成,在实际运作上,剧院将从经费、人力、资源等各方面给予“京继人”团队支持。由于当时参加“京剧follow me时尚课堂”的学员百分之九十是“两白”——即初次接触京剧的“白丁”和“白领”,所以这个团队既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票友戏迷,又对京剧有一定的了解,相比之下他们的视角与普通观众特别是年轻新观众更为接近。
上海京剧院的院长单跃进表示:民族传统文化的繁荣不仅需要台上的从业人员在技艺上的继承,更需要台下的观众与市场的不断开发与继承。我们呼吁更多的京剧艺术的“继承者”加入到我们“京继人”的团队中,为传统文化与社会主流群体建立起沟通的桥梁,用最流行的元素与语境与年轻人对话,并通过他们将民族的传统文化艺术传播到有文化自觉的群体中,从而提升京剧艺术的社会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