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纳兰性德金缕曲金喜全杂谈 |
分类: 关于京剧 |
金缕曲 | 纳兰性德:人间惆怅词客,心事几人能知
2014-06-25 上海大剧院
入梅6天,上海一直湿漉漉的。衡山路上,新编京剧《金缕曲》排练未歇,旁观清代文士顾贞观与吴兆骞的知己故事由京腔京韵细细唱来,不由人心头一酸,眼睛也遇上黄梅天。
这个歌尽人生悲凉的故事里,贞观与兆骞是当然的男主角,故事的推手却是纳兰性德。武(御前侍卫)、文(“国初第一词手”)双全的纳兰啊,虽则是新编京剧《金缕曲》的第一男配,光芒与魅力是无人能敌。
残雪凝辉冷画屏。落梅横笛已三更。
更无人处月胧明。
我是人间惆怅客,知君何事泪纵横。
断肠声里忆平生。
——纳兰性德《浣溪沙》
新编京剧《金缕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海大剧院·上海京剧院联合制作
时间:7/9-10 19:15
地点:上海大剧院大剧场
主演:关栋天、陈少云、邓沐玮、丁晓君、金喜全
•
顺治十一年(1654)腊月,满洲正黄旗的纳兰氏长子降生,取名成德。
顺治十四年(1657),丁酉科场案发,纳兰成德时年3岁。次年,因丁酉科场案被诬,28岁的吴兆骞被判流放宁古塔。
髫龄稚童,与带罪文人,各自的命运轨迹原是无法重合的,多年后却因为顾贞观的出现,三人莫逆之交由他而起。
◎揽(兰)草结同心,将以遗知音
•
我们先从后人对顾贞观与纳兰性德交游的记述,去摹想二人的相处:
“成容若(即纳兰性德)与顾梁汾(即顾贞观)交契,成容若风雅好友,座客常满,与无锡顾梁汾社人贞观尤契,旬日不见则不欢,梁汾诣容若,恒登楼去梯,不令去,一谈辄数日夕。”(《清稗类钞·师友篇》)
十天半月见不到,便会不高兴。有点肉麻,有点闺蜜,但酒逢知己千杯少的感觉,我们懂得的。
•
那是在康熙十五年(1676),为了避保成太子的讳,纳兰家的成德改名性德不久,年方23岁。
这年纳兰性德补殿试,中二甲七名进士。性德是个优等生,从他的老师徐乾学的评语可以看出:“书法遒逸”,“叙事析理,谙熟出老宿上,结字端劲合古法,诸公嗟叹,天子用嘉。”
德智体美劳,性德全面发展。满族人尚武,马背得天下,纳兰性德被父辈们授以武功,从小练就了一身搏击之术,并精于骑射,后历任康熙御前三等、一等侍卫。
◎满人骑射图
曹雪芹的祖父曹寅也是康熙皇帝的侍卫,和纳兰性德是同事关系(世界真小)。曹寅在一首诗中回忆说:“忆昔宿卫明光宫,楞伽山人貌姣好。”楞伽山人就是性德的号。
帅哥才子,玉树临风。所有美好的字眼加诸这个男子的身上都不为过,而他偏偏又是个矛盾集合体。
生为满人,他却痴迷于汉文化;
骨子里是个文人,从事的却是武将这个行当;
身为宰相公子、皇帝身边的一等侍卫,置身于姹紫嫣红、朱门广厦之中,心却游离于繁华喧闹之外,“视勋名如糟粕、势利如尘埃”;
他是地道的满族八旗子弟,结交的却都是一些年长的汉族落拓文人,“以风雅为性命、朋友为肺腑”……
——这也就不难理解,纳兰性德何以与顾贞观一见如故,初识之际还写了一首《金缕曲》给顾贞观。(见下,康熙十五年,39岁的顾贞观解职辞官,应时任吏部尚书纳兰明珠之聘,担当纳兰府的家庭教师)
纳兰性德《金缕曲·赠梁汾》
德也狂生耳/
偶然间、淄尘京国,乌衣门第/
有酒惟浇赵州土,谁会成生此意/
不信道、遂成知己/
青眼高歌俱未老,向尊前、拭尽英雄泪/
君不见,月如水。
共君此夜须沉醉/
且由他、娥眉谣诼,古今同忌/
身世悠悠何足问,冷笑置之而已/
寻思起、从头翻悔/
一日心期千劫在,后身缘、恐结他生里/
然诺重,君须记。
•
这首《金缕曲》,纳兰性德从此词名大振。词中提到他与顾贞观“遂成知己”,小编忽然就想起了那句,“你的过去我来不及参与,你的未来我奉陪到底。”
据统计,某版的《纳兰词笺注》里42首有关友情的词中,赠与顾贞观的就有11首((包括所有在标题为赠梁汾或忆梁汾的词),若是算上与之相关的这个数字绝对会达到20(纳兰的很多词中引用或化用顾贞观的《弹指词》集)……
像是:
《于中好·送梁汾南还,为题小影》
握手西风泪不干,年来多在别离间。遥知独听灯前雨,转忆同看雪后山。
凭寄语,劝加餐。桂花时节约重还,分明小像沉香缕,一片伤心欲画难。
这首是康熙二十年(1681),顾贞观因母丧而南下,性德作词以慰其伤怀。
又像是:
《金缕曲·寄梁汾》
木落吴江矣。正萧条、西风南雁,碧云千里。落魄江湖还载酒,一种悲凉滋味。重回首、莫弹酸汨。不是天公教弃置,是南华、误却方城尉。飘泊处,谁相慰。
别来我亦伤孤寄。更那堪、冰霜摧折,壮怀都废。天远难穷劳望眼,欲上高楼还已。君莫恨、埋愁无地。秋雨秋花关塞冷,且殷勤、好作加餐计。人岂得,长无谓。
这首词中有对梁汾的深情慰藉,有诚挚友情的抒发。“落魄江湖还载酒,楚腰纤细掌中轻”(杜牧),“人生岂得长无谓,怀古思乡共白头”(李商隐)。
◎电视作品里的纳兰性德(钟汉良)
“如鱼饮水,冷暖自知”,这是性德著名的词集《饮水词》,由顾贞观编订、作序。而两人初识时,就合编《今词初集》——收容若词十七首,贞观词二十四首,此集实两人文字订盟之信物。
纳兰性德与顾贞观相知相惜的十余年里,交游、唱酬,不绝如缕,都化入了诗词之中,这里不多列了。
人家说君子之交,平淡如水,他们两人却是浓淡得宜。我写的你懂,你写的我懂,还有什么比这更快乐的呢?
◎京剧“男高音”关栋天饰演顾贞观,“麒派”老生名家陈少云饰演吴兆骞
不容否认的催化事情在这里。顾贞观是吴兆骞的知己好友,吴兆骞早已流放宁古塔十余年,顾贞观面对皇亲国戚(按辈份,康熙皇帝应称呼纳兰明珠堂姑父)的显赫权势,为了营救吴兆骞,不惜向纳兰家下跪求助。看到顾贞观的两首怀念吴兆骞的《金缕曲》后,纳兰性德被文采真情打动,慨然允诺。(回复JLQ1阅读相关内容)
康熙二十年(1681),在纳兰家的大力营救下,吴兆骞回来了。新编京剧《金缕曲》里,吴兆骞历经二十余年摧折,早已改头换面,或许不复为顾贞观的知己,而纳兰性德仍怀赤子之心未变。或许在旁观者看来,贞观的知己有纳兰一人,已然足矣。
◎吴兆骞像
历史上的记载是,吴兆骞回京以后,旋即被纳兰性德聘为馆师,为其弟教授学业。吴兆骞于1684年10月病故,此时纳兰性德人在江南,他得信后立即回京,为吴兆骞操办丧事,并出资护送灵柩回到吴的家乡吴江。这就是所谓的“生馆死殡”,也是为知己而为啊。知己(顾贞观)的知己(吴兆骞),亦是我(纳兰性德)之知己。
•
有人曾经做过这样一个数字统计,在纳兰性德现存的三百多首词里,“愁”字出现了九十次,“泪”字用了六十五次,“恨”字使用了三十九次,其他如“断肠”、“伤心”、“惆怅”、“憔悴”、“凄凉”等字句,更是触目皆是。
是词家惯语,但也有与生俱来的哀戚和惆怅,那个词是谁说的——情深不寿啊。
康熙二十四年(1685),纳兰性德在跟随皇帝南巡后回到北京,不料想突染重疾。病中他写了一首《夜合花》:“阶前双夜合,枝叶敷华荣。疏密共晴雨,卷舒因晦明。影随筠箔乱,香杂水沉生。对此能消忿,旋移近小楹。”
◎合欢花树
不久,31岁的纳兰性德不治而亡。他的好友在祭文中说:“夜合之花,分咏同裁。”
性德与兆骞都已逝世,独留贞观一人在世,从此避世隐逸,心无旁骛,日夜拥读,一改风流倜傥、热衷交游的生活……前半生曾在京华十年游宦,后半生归隐,前后判若两人。
纳兰性德去世十年以后,曹寅在他的诗作《题楝亭夜话图》中叹息,“家家争唱饮水词,纳兰心事几曾知?”
别人不知,顾贞观应是知的。
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
沉思往事立残阳。
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
当时只道是寻常。
——纳兰性德《浣溪沙》
◎京剧《金缕曲》邀请金喜全饰演纳兰性德,此图为周瑜剧照
【更正】在《金缕曲|如果知己有难,你会怎么办?》一文中,小编失察,误将纳兰性德的扮演者金喜全的师承打成了“叶盛兰入室弟子”,实为“叶少兰入室弟子”,敬请谅解。叶盛兰是叶少兰之父,亦与“伶人三部曲”之《百年戏楼》渊源极深,参见《百年京剧·恩怨百年》,可回复关键字伶人3阅读。
2014-06-25 上海大剧院
入梅6天,上海一直湿漉漉的。衡山路上,新编京剧《金缕曲》排练未歇,旁观清代文士顾贞观与吴兆骞的知己故事由京腔京韵细细唱来,不由人心头一酸,眼睛也遇上黄梅天。
这个歌尽人生悲凉的故事里,贞观与兆骞是当然的男主角,故事的推手却是纳兰性德。武(御前侍卫)、文(“国初第一词手”)双全的纳兰啊,虽则是新编京剧《金缕曲》的第一男配,光芒与魅力是无人能敌。
残雪凝辉冷画屏。落梅横笛已三更。
更无人处月胧明。
我是人间惆怅客,知君何事泪纵横。
断肠声里忆平生。
——纳兰性德《浣溪沙》
新编京剧《金缕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海大剧院·上海京剧院联合制作
时间:7/9-10 19:15
地点:上海大剧院大剧场
主演:关栋天、陈少云、邓沐玮、丁晓君、金喜全
•
顺治十一年(1654)腊月,满洲正黄旗的纳兰氏长子降生,取名成德。
顺治十四年(1657),丁酉科场案发,纳兰成德时年3岁。次年,因丁酉科场案被诬,28岁的吴兆骞被判流放宁古塔。
髫龄稚童,与带罪文人,各自的命运轨迹原是无法重合的,多年后却因为顾贞观的出现,三人莫逆之交由他而起。
◎揽(兰)草结同心,将以遗知音
•
我们先从后人对顾贞观与纳兰性德交游的记述,去摹想二人的相处:
“成容若(即纳兰性德)与顾梁汾(即顾贞观)交契,成容若风雅好友,座客常满,与无锡顾梁汾社人贞观尤契,旬日不见则不欢,梁汾诣容若,恒登楼去梯,不令去,一谈辄数日夕。”(《清稗类钞·师友篇》)
十天半月见不到,便会不高兴。有点肉麻,有点闺蜜,但酒逢知己千杯少的感觉,我们懂得的。
•
那是在康熙十五年(1676),为了避保成太子的讳,纳兰家的成德改名性德不久,年方23岁。
这年纳兰性德补殿试,中二甲七名进士。性德是个优等生,从他的老师徐乾学的评语可以看出:“书法遒逸”,“叙事析理,谙熟出老宿上,结字端劲合古法,诸公嗟叹,天子用嘉。”
德智体美劳,性德全面发展。满族人尚武,马背得天下,纳兰性德被父辈们授以武功,从小练就了一身搏击之术,并精于骑射,后历任康熙御前三等、一等侍卫。
◎满人骑射图
曹雪芹的祖父曹寅也是康熙皇帝的侍卫,和纳兰性德是同事关系(世界真小)。曹寅在一首诗中回忆说:“忆昔宿卫明光宫,楞伽山人貌姣好。”楞伽山人就是性德的号。
帅哥才子,玉树临风。所有美好的字眼加诸这个男子的身上都不为过,而他偏偏又是个矛盾集合体。
生为满人,他却痴迷于汉文化;
骨子里是个文人,从事的却是武将这个行当;
身为宰相公子、皇帝身边的一等侍卫,置身于姹紫嫣红、朱门广厦之中,心却游离于繁华喧闹之外,“视勋名如糟粕、势利如尘埃”;
他是地道的满族八旗子弟,结交的却都是一些年长的汉族落拓文人,“以风雅为性命、朋友为肺腑”……
——这也就不难理解,纳兰性德何以与顾贞观一见如故,初识之际还写了一首《金缕曲》给顾贞观。(见下,康熙十五年,39岁的顾贞观解职辞官,应时任吏部尚书纳兰明珠之聘,担当纳兰府的家庭教师)
纳兰性德《金缕曲·赠梁汾》
德也狂生耳/
偶然间、淄尘京国,乌衣门第/
有酒惟浇赵州土,谁会成生此意/
不信道、遂成知己/
青眼高歌俱未老,向尊前、拭尽英雄泪/
君不见,月如水。
共君此夜须沉醉/
且由他、娥眉谣诼,古今同忌/
身世悠悠何足问,冷笑置之而已/
寻思起、从头翻悔/
一日心期千劫在,后身缘、恐结他生里/
然诺重,君须记。
•
这首《金缕曲》,纳兰性德从此词名大振。词中提到他与顾贞观“遂成知己”,小编忽然就想起了那句,“你的过去我来不及参与,你的未来我奉陪到底。”
据统计,某版的《纳兰词笺注》里42首有关友情的词中,赠与顾贞观的就有11首((包括所有在标题为赠梁汾或忆梁汾的词),若是算上与之相关的这个数字绝对会达到20(纳兰的很多词中引用或化用顾贞观的《弹指词》集)……
像是:
《于中好·送梁汾南还,为题小影》
握手西风泪不干,年来多在别离间。遥知独听灯前雨,转忆同看雪后山。
凭寄语,劝加餐。桂花时节约重还,分明小像沉香缕,一片伤心欲画难。
这首是康熙二十年(1681),顾贞观因母丧而南下,性德作词以慰其伤怀。
又像是:
《金缕曲·寄梁汾》
木落吴江矣。正萧条、西风南雁,碧云千里。落魄江湖还载酒,一种悲凉滋味。重回首、莫弹酸汨。不是天公教弃置,是南华、误却方城尉。飘泊处,谁相慰。
别来我亦伤孤寄。更那堪、冰霜摧折,壮怀都废。天远难穷劳望眼,欲上高楼还已。君莫恨、埋愁无地。秋雨秋花关塞冷,且殷勤、好作加餐计。人岂得,长无谓。
这首词中有对梁汾的深情慰藉,有诚挚友情的抒发。“落魄江湖还载酒,楚腰纤细掌中轻”(杜牧),“人生岂得长无谓,怀古思乡共白头”(李商隐)。
◎电视作品里的纳兰性德(钟汉良)
“如鱼饮水,冷暖自知”,这是性德著名的词集《饮水词》,由顾贞观编订、作序。而两人初识时,就合编《今词初集》——收容若词十七首,贞观词二十四首,此集实两人文字订盟之信物。
纳兰性德与顾贞观相知相惜的十余年里,交游、唱酬,不绝如缕,都化入了诗词之中,这里不多列了。
人家说君子之交,平淡如水,他们两人却是浓淡得宜。我写的你懂,你写的我懂,还有什么比这更快乐的呢?
◎京剧“男高音”关栋天饰演顾贞观,“麒派”老生名家陈少云饰演吴兆骞
不容否认的催化事情在这里。顾贞观是吴兆骞的知己好友,吴兆骞早已流放宁古塔十余年,顾贞观面对皇亲国戚(按辈份,康熙皇帝应称呼纳兰明珠堂姑父)的显赫权势,为了营救吴兆骞,不惜向纳兰家下跪求助。看到顾贞观的两首怀念吴兆骞的《金缕曲》后,纳兰性德被文采真情打动,慨然允诺。(回复JLQ1阅读相关内容)
康熙二十年(1681),在纳兰家的大力营救下,吴兆骞回来了。新编京剧《金缕曲》里,吴兆骞历经二十余年摧折,早已改头换面,或许不复为顾贞观的知己,而纳兰性德仍怀赤子之心未变。或许在旁观者看来,贞观的知己有纳兰一人,已然足矣。
◎吴兆骞像
历史上的记载是,吴兆骞回京以后,旋即被纳兰性德聘为馆师,为其弟教授学业。吴兆骞于1684年10月病故,此时纳兰性德人在江南,他得信后立即回京,为吴兆骞操办丧事,并出资护送灵柩回到吴的家乡吴江。这就是所谓的“生馆死殡”,也是为知己而为啊。知己(顾贞观)的知己(吴兆骞),亦是我(纳兰性德)之知己。
•
有人曾经做过这样一个数字统计,在纳兰性德现存的三百多首词里,“愁”字出现了九十次,“泪”字用了六十五次,“恨”字使用了三十九次,其他如“断肠”、“伤心”、“惆怅”、“憔悴”、“凄凉”等字句,更是触目皆是。
是词家惯语,但也有与生俱来的哀戚和惆怅,那个词是谁说的——情深不寿啊。
康熙二十四年(1685),纳兰性德在跟随皇帝南巡后回到北京,不料想突染重疾。病中他写了一首《夜合花》:“阶前双夜合,枝叶敷华荣。疏密共晴雨,卷舒因晦明。影随筠箔乱,香杂水沉生。对此能消忿,旋移近小楹。”
◎合欢花树
不久,31岁的纳兰性德不治而亡。他的好友在祭文中说:“夜合之花,分咏同裁。”
性德与兆骞都已逝世,独留贞观一人在世,从此避世隐逸,心无旁骛,日夜拥读,一改风流倜傥、热衷交游的生活……前半生曾在京华十年游宦,后半生归隐,前后判若两人。
纳兰性德去世十年以后,曹寅在他的诗作《题楝亭夜话图》中叹息,“家家争唱饮水词,纳兰心事几曾知?”
别人不知,顾贞观应是知的。
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
沉思往事立残阳。
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
当时只道是寻常。
——纳兰性德《浣溪沙》
◎京剧《金缕曲》邀请金喜全饰演纳兰性德,此图为周瑜剧照
【更正】在《金缕曲|如果知己有难,你会怎么办?》一文中,小编失察,误将纳兰性德的扮演者金喜全的师承打成了“叶盛兰入室弟子”,实为“叶少兰入室弟子”,敬请谅解。叶盛兰是叶少兰之父,亦与“伶人三部曲”之《百年戏楼》渊源极深,参见《百年京剧·恩怨百年》,可回复关键字伶人3阅读。
前一篇:昆曲《墙头马上》倪徐浩 张莉主演
后一篇:纳兰性德《浣溪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