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春秋二胥杂谈 |
分类: 京剧傅希如 |
《春秋二胥》向传统的“颠覆式致敬”
2014-05-26 解放网-新闻晨报 上海天蟾逸夫舞台
安平的“伍子胥”左和傅希如的“申包胥”
6月28、29日,上海京剧院新编历史京剧《春秋二胥》将上演于上海天蟾逸夫舞台。上京历来有新编戏传统,从《贞观盛事》、《廉吏于成龙》到《成败萧何》等,早已成就观众熟知的“上京现象”,《春秋二胥》由上京著名花脸演员安平和优秀青年老生演员傅希如领衔,并由京剧界的资深导演续正泰、白云明执导。
上京此次在出顶配主创阵容的同时,在京剧本体上则似乎来了一次彻底的“颠覆”—老戏里的悲剧英雄伍子胥,在《春秋二胥》里竟然成了“坏人”;舞台表现,也完全看不到传统的一桌二椅。京剧新编戏最敏感的部分就是“去传统化”,这次的“新编”究竟是颠覆还是致敬?离开演还有近一个月,日前主创与媒体见面,回应疑问。
颠覆“悲剧英雄伍子胥”
春秋时代,楚平王荒淫无道,父纳子妻。太傅伍奢直言谏阻、遭奸臣谗害满门抄斩,在好友申包胥的帮助下,伍奢次子伍子胥作为伍门唯一的幸存者逃出了楚国,申包胥因此下狱。
十九年后,伍子胥从吴国借兵杀到楚都郢城脚下,楚国新君楚昭王从死牢中赦出了饱受煎熬的申包胥,希望他劝退伍子胥的虎狼之师。刚刚出狱的申包胥拖着羸弱的躯体匆匆赶到了吴营。
然而,这一对生死故交却有着各自不同的人生遭遇及人格理念,一个执着报家仇、一个则坚持捍卫国家存亡……
而全剧的主题也由此呈现,作为“被伤害”的一方,是“复仇”还是“宽容”?老戏里的悲剧英雄伍子胥,在《春秋二胥》里成了一个“嗜血的哈姆雷特”。
传统戏曲最主要的特征是有着固定的史观,“好人”和“坏人”往往了了分明。关于这一次的“颠覆”,经历了四年之久、五易其稿的编剧、上海京剧院创作部主任冯钢透露,创作的念头起得更早—1990年,还是大学生的他曾观看过上京当年创排一部新编剧《伍子胥复仇记》,那是一部最终没能留存在舞台上的戏,但这段历史和人物却引起了冯钢完全的“二胥情结”。多年后,在和出品人、也是上海京剧院院长单跃进的一次闲聊中,聊起当年,一拍即合。
在冯钢内心,这两个在突如其来的灾难面前,做了完全不同选择的人物,是能够对应当下观众对于人物复杂性和真实性需求的:伍子胥在不公的命运下,选择捍卫家族的尊严、要血洗灭门仇恨;申包胥却大义凛然地选择放下个人恩怨、捍卫国家民族存亡和维护黎明百姓的安危。两个人谁对谁错?这样的呈现显然比单纯展示一个好人、一个坏人,然后让观众听几段嘹亮的唱,要过瘾很多。
为了贴合人物的这种复杂性,“二胥”更是大胆地让“伍子胥”从传统戏里的老生行当跨到了花脸,安平说,之前“老生版伍子胥”十分精彩,但自己还是很有信心,比如导演兼唱腔设计从人物出发,有一段12分钟的“反二黄”,光这段就至少让人物“立住了百分之五十”,而且挖人物内心是自己的强项。
颠覆“京剧传统一桌二椅”
写意是京剧本体的灵魂,而传统京剧舞台写意的灵魂就是一桌二椅,但这次“二胥”的舞台呈现则是“观众完全看不到一桌二椅”,但写意的精神仍在,这看起来很有点“京剧进化论”的味道。
据悉,《春秋二胥》的“写意”围绕着固定空间—楚国城池展开,布景始终以城池为脉络,观众观看时务必关注将在舞台上见到的“楚城”、“攻城”、“淹城”、“灭城”四个重要阶段。
与以往的新编历史剧不同,这次设计师运用的是极简的“七巧板”式平面模块,伴随剧情自由组合、拆装。此外,春秋战国时代是青铜器的鼎盛时期,因此剧中运用了大量青铜器元素—舞美布景的模块表面被做成了历经岁月腐蚀的青铜器质感,它们既是王宫、城池、又是宗庙,亦或是战场。
舞美设计师郑加杰说:“我们这里所说的一桌二椅,已不是单纯意义的实体,而是一种虚拟、写意的美学手段。”而这种写意的最终目的是留白—为演员留出足够的表演空间,也为观众留出更多的想象和思考空间。
晨报记者 邱俪华
《春秋二胥》限时优惠活动即将结束!明天(5月27日)可是最后天除30、60元票价外的演出票8折优惠的活动了哦!VIP会员们也赶紧订票吧!
===============
天蟾逸夫舞台地址:
上海市福州路701号
电话:021-63225294
在线购票,天蟾网:www.tianchan.com
演出开始三天前停止网上选位
淘宝店:搜索“天蟾逸夫票务”(9折优惠)
微信购票:点击“阅读原文”(演出当天取票)
上海天蟾逸夫舞台官方微信号:tcyifu
演出信息自助查询微信号:tianchanyf
会员电话订票后,如若因特殊情况,演出当日无法前来观戏,请提前拨打会员订票热线取消预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