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赓扬集简介

(2014-04-15 07:15:38)
标签:

转载

原文地址:赓扬集简介作者:赓扬集

 

http://images3.ctrip.com/wri/images/200810/13661185F5C5F5616135239734.jpg

 

    “赓扬集”,一个很文雅的名字,现在的起名先生恐怕搜肠刮肚也未必能有这套辞儿。好多80后听了都晕,不明白什么意思。说起来这个名字大有来头,那可是北京城清末民初的时候,在湖广会馆大戏楼由众多权贵、社会名流、当时的一线名角所创立的一个京剧票社的雅号,您想想,当时的人是什么学问吧,这些人里的才子取的名,怪不得这么雅!“赓”是继续、承继的意思;“扬”是发扬;一联系京剧的现状,就觉得说不出的那么贴切了。

     老赓扬集早就成历史了,湖广会馆都做了多少年印刷厂的仓库。。。沧海桑田啊。

     现在的赓扬集,前身是“京剧ok联谊会”,由北京京剧院郭新生、李世英夫妇在1993年创办,当年,郭新生夫妇在民族文化宫承包了一个歌厅,白天场地空着,闲着也是闲着,就弄起了京剧的ok。当年还是卡拉OK流行的时候(和现在的量贩式KTV不同,那时候要先写点歌单给服务员,轮到谁了谁去舞台上向全场唱),票友们都有戏瘾,听名家的唱段之余自己再来上一段,跟ok的意思相仿,只不过咱K的是戏。后来辗转了5个地方,待湖广会馆从印刷厂仓库腾退翻新后,承蒙宣武区、文化部门、湖广会馆等各界的支持,就在湖广扎了根。

     创立至今,保持连续17年、近1000场场场座无虚席的活动(这1000场的含金量极高,是连续1000个星期组成的),赓扬集创造了一个京剧界的奇迹——在这里您看到的是京剧旺盛的生命力和深厚的群众基础!

     这里是每周六上午九点到十一点半举办活动,如果您是具有登台水平的票友准备唱上一段,那得8:30就在台口的志愿者那里登记排上,水平不够而自我感觉良好的恐怕得再练练,有时候人多也需要体谅一下,发扬一次风格下回请早。前半场,主要是票友登台清唱。别小看人家是票友,其唱功在某一段上未必输给专业演员。一般10:30以后由专业演员献唱,通常会邀请5、6位专业演员,国家一级演员、耳熟能详的名家常来和观众互动。这样,票友的唱和听两种瘾就都兼顾了,很多老观众能乐呵好几天。

     演出,多数情况是清唱,一些不大懂戏的观众可能喜欢看热闹,类似老外的审美——戏文、情节听不懂也没耐心,最好是翻跟头的《闹天宫》、打得花哨的《三岔口》、扮相俏丽的《贵妃醉酒》《穆桂英挂帅》,但这种彩唱肯定不会每次从头到尾都有,一年偶尔有几次。资深票友的审美是韵味,清唱、不化妆,一个唱段哪派到哪儿当年四大名旦或某个名家谁怎么处理的,他们心里门儿清,他们是真懂戏啊!听韵味!——所以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另外,主持人李世英女士的主持也是赓扬集的一大特色。她熟稔剧目、业界的掌故 、演员的背景及近况,加上诙谐幽默随机抓哏抖包袱,把气氛弄得老好了

     再跟您说,俺们这里票价贼便宜,多年来才涨到15。。。基本上是公益事业

 

 

     电视上也经常播赓扬集,宣武的广告语——周末休闲哪里去?湖广会馆听京剧

 

     欢迎各界朋友来赓扬集品味京腔京韵、霓裳同咏! 

 


 http://news.xinhuanet.com/life/2009-09/03/xinsrc_3220906031412609181935.jpg

 

 
 
    北京湖广会馆座落于北京市宣武区虎坊桥路口西南角,始建于清嘉庆十二年(1808年),道光十年重修并建戏楼。总面积达43000多平方米, 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内涵,是人文荟萃之地。截止到2008年,已历经200年风雨春秋。

  走近会馆门前,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广场上竖立着巨大的京剧脸谱的雕塑。

  湖广会馆旧址原为张居正故宅。清朝名士徐乾学、岳钟琪、张惟寅、纪晓岚、刘权之、王杰、叶继雯等都曾在此生活。后叶云素将宅第捐为会馆。原会馆大门东向,门嵌精美砖雕,馆内有戏楼、正厅和乡贤词、附有花园。1912年,孙中山先生曾五次莅临湖广会馆,发表政治演说,并于8月25日在此主持召开了国民党成立大会。前清时名流学士常在此宴会唱酬,成为宣南一胜地。两湖旅京人士,更定时在此聚会、礼神和祭祀乡贤。

  1994年,北京市天桥投资开发公司在社会各界的支持下,对其进行全面修复。其中大戏楼、文昌阁、楚畹堂、风雨怀人馆、宝善堂等一组建筑,已经修葺一新,1996年5月大戏楼对社会开放,每晚由北京京剧院名家进行精彩的戏曲演出。

  文昌阁、乡贤祠辟为北京市戏曲博物馆,承担普及戏曲知识,展示戏曲精品的任务。

  在乡贤祠前有一口井,口径约2尺,深7丈有余,挖井时间不详。此井“子午二时汲则甘, 余时则否”,故名“子午井”。


  戏楼在会馆的前部,北、东、西三面有上下两层的看楼可容纳千人,著名戏曲表演艺术家谭鑫培、余叔岩、梅兰芳等均在此演出过。在古戏楼内可欣赏到原汁原味的戏曲精品剧目,体验到老北京戏楼独特的文化氛围。

   最值得一看的是会馆里面的大戏楼。湖广会馆大戏楼已恢复昔日的风采。据说被誉为世界十大木结构剧场建筑之一。舞台天幕为黄色金丝缎绣制的五彩龙凤戏珠、牡丹、蝙蝠、如意吉祥图案。 戏楼前抱柱悬有一联,长约3.6米,联曰:魏阙共朝宗气象万千宛在洞庭云梦,康衢偕舞蹈宫商一片依然白雪阳春。 戏台上方为"霓裳同咏"扁额,黑地金字满堂生辉。二层由包厢式看楼环拱,共设十二个包厢, 看池及包厢中均设置仿古硬木家具,品茗赏戏,再现老北京戏楼古韵。

  湖广会馆内环境典雅,古色古香,开有一家茶楼。楚味私房菜馆,也很有特色。今的湖广会馆集演出、参观、学术研讨、餐饮于一体,在这里可以品赏博大精深的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