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帖)“京剧王子”傅希如

(2013-07-22 19:00:36)
    他阳光帅气,他文武兼备,他多才多艺,他敏而好学。在继承中完善自我在创新中发展自我。他就是有着“京剧王子”美誉的傅希如。

鈥溇┚缤踝逾澑迪H

(转帖http://blog.sina.com.cn/s/blog_447984630100i7zt.html

阳光帅气的傅希如天生一副偶像外表。生长于山东的他骨子里带着坚韧、眉宇间透着英武。而多年来在上海的生活又赋予了他时尚优雅的气质。人们似乎很难将年轻俊朗的他与传统深沉的京剧联想到一起。但父亲的一把胡琴却不经意地将他引入了京剧的世界。

傅希如父亲采访(以下简称父):我是一名专业琴师,我挂在墙上的胡琴。五六岁的时候要,就给他。他就乱拉。好像拉得也很高兴。有的时候带他看戏,他跑到台上去了,乱唱乱舞的。就发现他非常喜欢京剧,有表演欲望。

京剧为童年的傅希如带来了诸多的快乐。因为这项小小的爱好带给了他荣誉。即使是在父亲现在的记忆中,这张1991年因傅希如京胡获奖而被授予“全家光荣户”的奖状依然让他充满兴奋与自豪

父:如果是孩子喜欢的一种事,你让他做,这样他比较容易成功。他喜欢的事。人都要做喜欢的事容易成功。

傅希如有嗓子有扮相,有身型有灵性。按行话说他属于祖师爷赏饭的那一类。但戏曲不是靠天赋就有饭吃的行业,走上专业之路的傅希如发现快乐的背后原来还有更多的艰辛与汗水。

父:上戏校以后,他先学的是老生。因为男孩子他有变声期吧。可以利用这个时间学武生。

武戏演员不仅辛苦,而且极易受伤。傅希如就曾因练功过度意外受伤而差点离开了他心爱的京剧舞台。

傅希如:当时我的那个脊椎的片子,然后拿到医生那里去看。一个很有名的老专家一看。他用四个字来形容,惨不忍睹。

父:我也没有后悔。为什么没有后悔呢。我觉得你作为一个战士,在战场上受伤,应该是家常便饭的事。也很正常。如果想不受伤的话,那就干脆就不能让他干这个。

重伤后的傅希如再次将事业的重心转向文戏。到父亲那儿吊嗓是他每日的必修课。

傅希如:首先武生没有嗓子,这个也是一个谣传。(很多武生的嗓子都很好,比如我们团的郝帅。这句掐了没播)

父:经常我们中午吃饭,都是一两点钟吃饭。下班以后先来到这儿,吊一个小时嗓子。

傅希如:坚持吊嗓子,这个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我觉得什么东西熟能生巧。练多了自然而然的功夫也就有了,然后里边的技巧也全有了

鈥溇┚缤踝逾澑迪H

文武兼修的傅希如在第六届“青京赛”上找到了绽放的舞台。无论是复赛时的《打金砖》还是决赛时的《秦琼观阵》都是文武并重的吃功戏。虽然难度系数很高,但傅希如却完成得十分出色。他以潇洒漂亮的身手、韵味十足的唱腔以及细腻传神的内心刻画赢得了专家观众的一致认可,荣获老生组金奖第一名。

傅希如:首先是意外,其次是很兴奋、很激动。那么也很感谢各位老师在这个期间给我的帮助。我觉得这些比赛就是动力。让我们努力地去学习继承。当然假如纯为了这个也不行,但是没有这个也不行。

傅希如被圈内外关注应该是从主演京剧《王子复仇记》开始的。他“京剧王子”的雅号也来源于此。这是一部改编自莎士比亚名著《哈姆雷特》的新编京剧。他在其中成功地塑造了王子子丹。

傅希如:说实话我觉得我是一个很幸运的人。其实我没有刻意地想要一定要去排个新编戏。但是好像机会总是能落到我头上。

傅希如带着他的《王子复仇记》走到了法国、德国、西班牙、丹麦、荷兰等国家和地区。2006年他凭在该戏的出色演出荣获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新人主角奖。与梁家辉同届领奖被他笑谈为生平最能吹的牛

2010年,他与妻子赵群以及几个留洋归来的朋友一起将瑞典著名作家奥古斯特·斯特林堡的名著《朱丽小姐》移植到京剧的舞台。用传统写意的程式化表演讲述了一个西方现代爱情观与价值观的故事。

傅希如:我在里面演一个很人性的一个坏蛋。

编剧、上戏博导:像他这样的把小生的扮相,武生的身段,和老生的唱结合起来。

导演赵群:道具布景灯光全部是死的。要演员赋予它感情。要演员有更多的肢体动作来配合,才能完成观众的想象。

瑞典观众:他们这次做的非常好。全部意思都放出来了。而且把故事编简单了一点,但是意思都在。

编剧:外国观众看到了他们熟悉的故事。他们会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独特的中国形式上面。而京剧的形式不仅仅是表面上的形式主义的形式。唱念做打这一形式里面积淀着深厚的中国文化的传统。

傅希如:我觉得这个对我的进步是非常非常大的。自从排演完这个新编戏之后,我在一个是舞台经验,一个是人物创造这几个方面有了飞跃。

然而,创作的源泉来自于对传统的掌握。这点上傅希如有着十分清醒的认识。

傅希如: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演出了非常多的传统戏。其中包括《坐宫》《武家坡》《碰碑》《野猪林》等等。传统戏有一种特殊的韵味,就是特别的吸引人。这个韵味是现在新编的一些戏还不能达到的。这可能是前辈们这一代一代滚过来所积淀而成的一种东西。比如说台步就是体现一个人物一个角色的年龄、体征,然后他的身份
一个非常非常重要的一个细节。你比如说《野猪林》的林冲,他走台步都身体稍微往后仰着点。虽然步子也不大,但是很直、很有派、很有理想,风华正茂。是这样的一种感觉。《碰碑》里边这个杨继业的这个台步的感觉就完全不一样。他呢就要稍微地前倾一点。他的这个身子,那么脚步呢,他这个脚就绝对不能伸直。因为老年人的腿是伸不直的。他的走路呢并不是完全靠脚去走的,而是靠用腰的一种带动。好像假如腰不使劲他就迈不出这个步去。就是显示他的步履艰难。一个老将在这个走路的时候是这种状态的。所以同样是学武之人,但是年龄不一样,状态不一样,他的脚步是完全不一样的。

在继承中完善自我,在创新中发展自我。与实践中总结规律,用理论来指导实践。也许这就是傅希如能从众多青年演员中脱颖而出的原因吧。

京胡是开启他京剧殿堂的钥匙。童年时打下的良好底子对现在的他而言则是一项锦上添花的技能。(与赵群合作《夜深沉》)

80后的他与同龄人一样紧跟时代的步伐。唱唱流行歌曲也是他业余生活中的一种休闲娱乐。(唱《菊花台》)

十多年在上海的生活让他对越剧也情有独钟。(唱越剧《盘妻索妻·洞房》)

舞林大会上他优美的舞姿更是让我们看到一个迥别于京剧舞台上的傅希如。(《舞林大会》)

鈥溇┚缤踝逾澑迪H

青春靓丽、多才多艺使得傅希如在年轻人中吸引了大量的粉丝。

傅希如:一开始因为我喜欢京剧的人首先是因为我(这个人)。觉得这个京剧演员好像还挺年轻的嘛,好像还挺时尚的,好像离我们距离挺近的。我们这个艺术工作者一个是表演,但是还有一个应该要去引导。你要教他怎么去看。你让要他知道这里面的妙处在哪里。就像其实你去玩保龄球也好或者去玩高尔夫球一样,在你不会的时候你觉得很没意思。这有什么意思打一下打两下。当你会了之后,这里边太好玩了。有这么多技巧,有这么多道理,有这么多这个方法,我去追求。这跟看戏是一样的。

由于在第六届“青京赛”上的出色表现以及优秀的综合素质,傅希如被选拔进入了第五届“青研班”。

傅希如:我觉得青年班的这个文化理论学习的安排非常好。我把它分为两类。第一是从我的演戏方面马上就能体现。我觉得我知道了接到一个剧本应该怎么去开始创造这个角色。从哪些方面要去注意,要去着手。那么还有一种收获呢,是一种无形的潜在的。我觉得是给我今后的这个文化素质的提升打下了基础的,比如说一些历史知识的积淀。

“青研班”的学习不仅对他的舞台表演有很大的提高,而且使他对京剧事业的认识有了质的升华。

傅希如:以前呢我是一种无意识的一种责任感。就是我只是觉得我从事的职业,我希望别人能够认可我,希望我从事的职业是大家所喜欢的。所以呢,我也希望我在这个职业、这个行业中能做出一点成绩。那么现在呢,因为通过一些学习,通过一些年龄的增长呢,我觉得这个传统文化的传承那是一个就是我们这一代青年人的一个责任。这个是一个民族的需要,也是一个国家的需要。

天赋加勤奋成就了傅希如。而他所意识到的担当与责任则让我们可以放心地将京剧艺术的未来寄托在像他这样的年轻人的身上。

这是节目播出稿,与我博文的风格还是不太一样的。自我感觉片子结构和稿子还不错,但是片子不是很好看,镜头表现力比较弱。这和前期设计、拍摄及制作时间、摄像的感觉,以及被拍摄者想表现的内容有关。28号的采风播出上半部分,30号播才艺起的下半部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