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锣鼓经》全套教学

标签:
京剧锣鼓经京剧锣鼓经 |
http://www.56.com/u35/v_NjE3NTg1NDU.html
特色风格
第二,曲式威风。威风锣鼓的曲牌,既独立成章,又联缀成套。其多段体套曲一般分“帽头”“主体”“收尾”三个部份。曲式、句式、节奏多为行进式;曲牌名称亦大多从军事而来:“单刀赴会”、“三战吕布”、“四面埋伏”、“五马破曹”、“六出祁山”、“七擒孟获”等,演奏多从“擂鼓”开始,起伏相间,张弛结合,但又不离气势雄宏的主题,造成一种刀光剑影,兵刃相交的战场意境。
第三,场面威风。威风锣鼓的演奏多到几百人,一律古代士卒装束,摆开一个接一个的战阵,前后进退,左右开合;一忽而风卷残云,一忽而雨打枯叶;分开的象八卦,云集阴阳双合。那场面实在惊人,也着实感人。
第四,舞姿威风,队员在表演时,结合鼓点节奏场面变化,作出种种舞姿身段。鼓手有“左右开弓”、“马步冲击”、“穿插对打”、“开合斗打”;锣手有“反扣前冲”、“回扣后弓”;铙钹手有“大镲高翻”、“胸前空翻”,还有“单翻”、“双翻”、“斜叉”、“正叉”等,鼓锣镲在这里也变成刀枪剑,演奏员已成为将尉卒,威武雄壮,一股杀气,“舞”成了“武”。演奏中又巧妙自如地运用了“鼓花”、“锣花”、“铙花”,加之棰腕上的彩带装饰,整个场面又显得五彩缤纷,给予人以悦目舒畅之感,“武”又成了“舞”。
以下是京剧、昆剧和粤剧锣鼓民乐器对应的口诀用字:
乐器
|
京剧/昆剧口诀
|
粤剧口诀
|
板独奏
|
扎/衣/一
|
(不适用)
|
鼓单签击奏
|
达/答/大
|
(不适用)
|
鼓单签击奏弱音
|
哆
|
(不适用)
|
鼓单签轻打两击
|
隆咚
|
(不适用)
|
鼓双签击奏
|
崩 / 八
|
(不适用)
|
鼓签轮奏
|
嘟儿
|
(不适用)
|
卜鱼/板
|
(不适用)
|
局/角/各
|
沙的
|
(不适用)
|
的
|
双皮鼓/梆鼓
|
(不适用)
|
得
|
大锣独奏
|
仓/匡
|
旁
|
大锣 、小锣、钹齐奏
|
仓/匡
|
撑/仓(读作“创”)
|
大锣(或大锣、小锣、钹齐奏)弱音
|
顷/空
|
|
小锣独奏
|
台
|
昌、叮(读作“顶响切”)
|
小锣轻击
|
令
|
|
小锣(或小锣及钹齐奏)闷音
|
匝
|
|
钹独奏(或钹与小锣齐奏)
|
七/才
|
查/七(读作“慈悲切”)
|
钹闷音
|
扑
|
|
大木鱼、小木鱼
|
朴、的
|
|
战鼓
|
东
|
前一篇:京剧《伍子胥》(祭江)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