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锣鼓经》全套教学

(2013-04-04 12:33:52)
标签:

京剧锣鼓经

京剧

锣鼓经

http://www.56.com/u35/v_NjE3NTg1NDU.html

     所谓“锣鼓经”是指京剧打击乐各种不同型式打法的通称,也称为“锣经”,主要是用鼓、板、大锣小锣铙钹堂鼓打击乐声音组合成各种不同的节奏,以烘托舞台上肃穆、悠闲、抒情、紧张、激烈、惊惶的不同的情绪及气氛。锣鼓经实际上是以口头背诵的锣鼓谱。将各种打击乐器以不同的方式加以组合,并通过各种不同的节奏*形态演奏出来,就形成一套套的锣鼓点*。将各种锣鼓点按其实际音响与节奏口头背诵,则称为锣鼓经。简称锣经。锣鼓经在戏曲的训练与排演中有重要作用,是戏曲艺人必须熟悉掌握的手段。
    为了让各个演奏者在正确的时候打击正确的乐器,并让演员清楚知道什么时候一定有什么样的锣鼓,于是把每一种打法都取一个名字,例如【四击头】、【慢长锤】、【急急风】等,而且每一种锣鼓经都有特定的念法及记谱法,例如“台”代表小锣、“匡”代表大锣、“七”代表铙钹等,所以【慢长锤】的念法就是“匡七台七匡七台七……”。是不是很有趣呢?
 

    锣鼓经实际上是以口头背诵的锣鼓谱*。将各种打击乐器以不同的方式加以组合,并通过各种不同的节奏*形态演奏出来,就形成一套套的锣鼓点*。将各种锣鼓点按其实际音响与节奏口头背诵,则称为锣鼓经。简称锣经。 锣鼓经在戏曲的训练与排演中有重要作用,是戏曲艺人必须熟悉掌握的手段。乐队的乐师需要熟悉锣经。能熟练地背诵各种锣经,乃是学习各种打击乐器演奏技术的阶梯。只有先熟记各种锣经,方能熟练地掌握各种打击乐器的演奏技术,在实际演奏时,能准确地掌握板眼*节奏。 演员也同样需要熟悉锣经,依靠锣经来掌握表演的节奏。因为戏曲表演中的身段动作很讲究节奏性与舞蹈性,许多特定的身段动作总是在一定的锣鼓点的配合中完成的。如不熟悉锣经,身段台步的节奏就难于准确地掌握。特别是一些繁难、惊险的动作,在节奏的准确性上要求更为严格,节奏掌握不稳往往容易导致失误。至于演员的唱、念,也仍然不能离开锣鼓的配合,只有熟悉锣经,才能掌握唱、念应有的速度、节奏与分寸。

 

特色风格 

    锣鼓经第一,音响威风。看威风锣鼓,在未见其形时,早闻其声厂,而且如雷贯耳,非同凡响。其实它所使用的乐器很单纯,只有鼓、锣、铙、钹四件。传统配置比例是鼓2锣8铙4钹2。现在人数扩大,多到四、五百人,加大了鼓和锣的比例,使音响更加突出。演奏方法是鼓指挥,锣主奏,铙和钹分成两个声部,交替对奏。乐句处理多以“句句双”出现。上百面鼓,几百面锣,成百付铙钹,共鸣齐奏,音响如天地轰鸣,使人感受到当年李世民领兵征战的威风。由于节奏变化多样,有2/4 3/4 4/4, 还有 3/8 5/8出现,因而呈现多种色彩,让人感觉到趣味无穷,洪亮而不单调,刚劲而含有柔美。
第二,曲式威风。威风锣鼓的曲牌,既独立成章,又联缀成套。其多段体套曲一般分“帽头”“主体”“收尾”三个部份。曲式、句式、节奏多为行进式;曲牌名称亦大多从军事而来:“单刀赴会”、“三战吕布”、“四面埋伏”、“五马破曹”、“六出祁山”、“七擒孟获”等,演奏多从“擂鼓”开始,起伏相间,张弛结合,但又不离气势雄宏的主题,造成一种刀光剑影,兵刃相交的战场意境。
第三,场面威风。威风锣鼓的演奏多到几百人,一律古代士卒装束,摆开一个接一个的战阵,前后进退,左右开合;一忽而风卷残云,一忽而雨打枯叶;分开的象八卦,云集阴阳双合。那场面实在惊人,也着实感人。
第四,舞姿威风,队员在表演时,结合鼓点节奏场面变化,作出种种舞姿身段。鼓手有“左右开弓”、“马步冲击”、“穿插对打”、“开合斗打”;锣手有“反扣前冲”、“回扣后弓”;铙钹手有“大镲高翻”、“胸前空翻”,还有“单翻”、“双翻”、“斜叉”、“正叉”等,鼓锣镲在这里也变成刀枪剑,演奏员已成为将尉卒,威武雄壮,一股杀气,“舞”成了“武”。演奏中又巧妙自如地运用了“鼓花”、“锣花”、“铙花”,加之棰腕上的彩带装饰,整个场面又显得五彩缤纷,给予人以悦目舒畅之感,“武”又成了“舞”。
以下是京剧、昆剧和粤剧锣鼓民乐器对应的口诀用字:
乐器
京剧/昆剧口诀
粤剧口诀
板独奏
扎/衣/一
(不适用)
鼓单签击奏
达/答/大
(不适用)
鼓单签击奏弱音
(不适用)
鼓单签轻打两击
隆咚
(不适用)
鼓双签击奏
崩 / 八
(不适用)
鼓签轮奏
嘟儿
(不适用)
卜鱼/板
(不适用)
局/角/各
沙的
(不适用)
双皮鼓/梆鼓
(不适用)
大锣独奏
仓/匡
大锣 、小锣、钹齐奏
仓/匡
撑/仓(读作“创”)
大锣(或大锣、小锣、钹齐奏)弱音
顷/空
小锣独奏
昌、叮(读作“顶响切”)
小锣轻击
小锣(或小锣及钹齐奏)闷音
钹独奏(或钹与小锣齐奏)
七/才
查/七(读作“慈悲切”)
钹闷音
大木鱼、小木鱼
朴、的
战鼓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