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我虽然拍了很多京剧照片,但文字写的不多,
特别是这样长篇的文字。
今天写这样长的一篇文章,
完全是一种机缘巧合。
(一)
说起我与京剧结缘,那还要从2010年的冬天说起。有一天网上的一则广告深深地吸引了我---梨园写真,是上海京剧院的摄影室主办的,说是拍摄写真时所用服装头饰都与京剧演员在舞台上演的一模一样的,这一定很有意思。于是,我马上打电话询问,摄影室的陈老师很热情,并与我约好周六就可以去拍。心里那个高兴劲就别提了。
这次写真我一共次拍了两个人物造型,一个是京剧《贵妃醉酒》里的杨贵妃,另一个是京剧《锁麟囊》里的薛湘灵,从化妆,梳头,贴片,戴凤冠,插花,穿戏服,美美地体验了一次京剧演员的范儿。原来演员化妆要花很多时间,很多工序,很烦难,而且在化妆前要做很多的准备工作的。戴的凤冠分量真不轻,戴之前还要把头用带子绷紧,头好痛。前后要花近两个小时呢。拍杨贵妃时,要摆卧鱼的动作,可是我的身体太僵硬,实在没法摆,只好放弃,摄影室的老师非常耐心,教我摆了很多造型,尽管自己摆出来的造型是那么的僵硬,表情也很木,拍完后,心里还是很开心。拍完之后,留下了自己的邮箱,摄影老师说先看样片。等我看到样片时,很惊喜,每张照片都做的非常精美。
(二)
这以后,我就在邮箱里和陈老师联系上了。陈老师不光是发邮件给我看样片,还经常告诉我上海京剧院其他公益活动。有一次发来的邮件很不一般,那是上海京剧院举办的公益京剧讲座,是面对社会的,面对广大戏迷的,是由上海京剧院老生演员王珮瑜主讲,那时我不是戏迷,并且对王珮瑜一点也不了解,但是我很喜欢参加这样的活动,平时演员都是在台上,观众在台下,演员离观众是那么的远,观众对演员始终是充满了好奇,这个活动可以和演员近距离接触,我很喜欢摄影,心想没准能拍到好人物照片,因此这个活动对我很有吸引力。
这是一个非常好的讲座,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也是我与京剧结缘的开始。
讲座是在上海凯旋路一个叫可的创意园里举办的,正好是周六。我早早地赶到了那里,有一个可坐100来人的小剧场。座位上坐满了人,有男友女没有老有少,看来这个讲座是非常受欢迎的。在讲座开始之前,主办方安排了一位女演员在台上涂脂抹粉地化妆着,是想展示给戏迷亲眼看看京剧演员化妆的全过程;舞台上还挂着很多戏服,观众可以随意地走上前去观赏戏服。我贪婪地在台上兴奋地一会拍拍化妆中的演员,一会拍拍戏服,忙乎了好大一阵。
讲座开始了,当主持人韵韵主讲人出场时,只见上海京剧院老生演员王珮瑜走上舞台,我很吃惊!原来这个老生演员是位年轻的女生呀!还带着眼镜,相貌清秀,举止儒雅。
讲座中王珮瑜和大家分享了她的京剧故事,14岁入行的王佩瑜一出道,就在家乡苏州所有的京剧比赛中拿了名次。1996年的比赛中,因为老生前辈谭元寿的评价,王佩瑜得到了“小冬皇”的美誉。听她的讲座,王老师的讲座听的观众们笑声不断,如痴如醉。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92368f0100idza.html
接下来,王老师还教唱了京剧《智取威虎山》里今日痛饮庆功酒的选段,后来,还教就京剧里的基本功表演,这个讲座即生动又有趣。最关键的是,在整个讲座中,观众可以随意走动摄影,这真是我求之不得的。虽说自己的摄影水平很有限,但是,这样的活动还是让我很兴奋的。拍了很多照片,后来都贴到我的博客里了。下课后,观众流连忘返,久久不肯离去。请王老师签名,还和王老师合影留念。后来支持人韵韵宣布,下次讲座将在逸夫舞台进行,还是免费的,教唱京剧《三家店》还有更精彩的互动。
就这样我被深深地吸引着,一次又一次地参加这样的讲座,有上京著名武丑严庆谷的讲座;有昆曲名家谷好好的讲座;有上京著名小生演员金喜全老师的讲座,还有上京荀派演员熊明霞的讲座;还有京剧演员丁晓君、上京老生演员蓝天、谭派老生谭孝曾先生,盖叫天孙女等人的京剧讲座。听了那么多的讲座,每次都拍了很多照片。以前参加过很多次摄影论坛上人像拍摄活动,但我觉得都不如参加这样的活动更有意义。看到舞台上的演员离自己那么近,听着他们和她们的京剧人生,满足了自己的好奇心,学到了很多的京剧知识,还能拍到很生动的人物表演。自己渐渐地对京剧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走进剧场看的京剧就多了起来。
(三)
我非常喜欢摄影,在逸夫舞台看京剧,观众是允许摄影的,但是不可以录像。每次看京剧,我都带上我的宝贝单反相机,还带上三脚架.
在我以往看到的京剧剧照,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武戏里扎靠女演员在旋转中,身上的服饰都在转动,照片看起来动感十足,但是,我不知道这是那出戏里的剧照,心想反正是武戏。于是,看戏就挑武戏看,看的时候就拍,所有的拍摄参数,光圈啊,快门啊,ISO呀,都不知道怎么调,就在摄影论坛上问人家,可是,论坛里没人拍京剧。那时拍的照片很多都是废片,画面色温发黄,人物虚掉,离网上看到的剧照相差十万八千里呢。有次在看史依弘主演的京剧《锁麟囊》时,坐着我身边的一位老观众,看我很起劲地拍着,就问我摄影参数是怎么设置的,我如实告诉他了之后,他给我报了三个数字,具体记不清了,我就按着他说的设置,拍的果然大不一样,画面清晰了许多,人物也清晰了许多。那人说他以前是专门拍京剧的。还有次看京剧《大保国,探阴山 二进宫》时,我身边坐的观众也在摄影,我发现,每当台上老生演员用手指头捋髯口时,他就连拍,我心想,这出戏是文戏,表演都是大段的唱,为什么要抢这时的镜头?后来,我也开始关注台上演员的表演,当出现用手指捋髯口时,赶紧多拍几张。等回家看照片是,才发现剧中老生的样子非常有气度,又偷学了一招。
(四)
2011年5月,我又在邮箱里收到陈老师发来的邮件:上海京剧院要举办摄影比赛了。主题是:“青春跑到-起跑篇”,上海京剧院制定了一个五年计划,意在着重培养京剧院里年轻演员。邀请社会上喜爱京剧的摄影爱好者到京剧院拍摄演员排戏的情景,然后参加摄影比赛。这对我来说无疑是个特大喜讯。
6月26日初夏的一个特别的日子。天空是那么的明朗。我带上我的宝贝武器,早早地赶到上海京剧院,第一次走进舞台后面探索神秘的幕后故事,怀里揣着大兔子,小兔子一大堆呀。在六楼大厅看到武生演员在老师的指导下翻旋子(这是后来知道的名称),还有走圆场;看到老生演员蓝天在乐队伴奏下练唱,还看到很多女演员走着小碎步,看到她们做卧鱼,做探海,做射雁,等戏里的动作。摄影人也很多,选着不同的角度拍的不亦乐乎。我还看到有摄影班老师带着他的学生们教他们要注意的事项。还看到自己认识的网友也来参加摄影比赛。心里好忐忑,我要拍不过他们了。
过了几个小时以后,排练的演员下课了,他们离开了排练厅,摄影的人也走了许多。
但是在一个小排练厅,我看到还有一位演员没走,他居然正在穿厚厚的戏服,一件一件往身上穿,还扎长靠,我赶紧把镜头对准了他。以前在舞台上看过他的表演 ,他是武生演员郝帅。我问他这么热的还要穿这么厚,多热呀?他说习惯了,他们练戏都这样的。说完,他就到大厅里去练武了,大大的排练厅就剩郝帅、我还有一位网名叫行者的摄影参赛者。
郝帅不停地练着、翻跳着,嘴里还念着台词,还时不时的大喊一声,很有气势,即威武又雄壮,厚厚的戏服紧裹在身上,豆大的汗珠从额头上流淌着。我抓紧机会,不停地按动着快门,排练厅只有郝帅练武和我们按快门的声音。就这样持续了好一阵。之后,我还要求与的武生郝帅合了个影,这个合影很有意义呀。
这个摄影比赛,我得了个“金镜头”奖。是最佳奖。获奖作品《目光如炬》拍的就是郝帅。照片里,郝帅身上穿蓝色厚厚的戏服,扎着长靠,目光炯炯有神,额头上挥汗如雨。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92368f0100tlo1.html
颁奖是在逸夫舞台举行的,是上海京剧院院长孙重亮给我们获奖者颁的奖。我还叫了我的摄影论坛的很多朋友还有家人一起去看我获奖。心里激动的不得了。
(五)
这以后,我去逸夫舞台看戏拍戏的次数就更多了。对京剧摄影产生了更浓厚的兴趣。要是时间允许,几乎每场京剧演出都去看,都去拍,看完整理好了就贴到我的博客里。现在我的博客里有很多我拍的京剧剧照,有很多京剧的剧目,很多京剧演员的剧照。京剧,是国粹艺术,京剧的表演是那么的美,那么的惊艳,好的京剧剧照要表现出这个剧目的精华,戏里人物的经典剧情,经典画面,演员的精彩表演包括眼神,做功,神态都要在剧照里得到很好的反映才好。可是,看看自己拍的剧照,抓不到想要的东西。
我在逸夫舞台看戏碰到很多年轻人,还有没毕业的大学生。看戏多了,就和她们认识了。年轻的戏迷秦钟也是位摄影爱好者,他说他每看一个剧目都先在网上把这出戏看几遍,了解剧情,这样可以在看戏拍摄的时候更好地抓拍。他的这番话对我很有启发,以后看戏前都先在网上去了解剧情,看视频,这样对拍摄有很大的帮助,真是受益匪浅。谢谢秦钟先生。
戏迷孙露是大四的学生,他们一群年轻人成立了一个看戏捧角小分队,全部是年轻人,他们非常热爱京剧,对京剧了解很多。对京剧院里的多演员都叫的出名字,连龙套演员的名字都知道。
(六)
戏迷孙露还告诉我说,她参加了上海戏曲艺术中心京昆跟我学的京剧学习班,跟老生演员蓝天学唱京剧《甘露寺》,第八期就要结束了,马上要开始第九期报名了。而且学费也不贵的。660元/期。那么好的事情,上京剧演员的课?我不是唱京剧的料,但是,参加京剧学习班,可学到更多的京剧知识,了解演员在舞台上的表演程式。我的京剧摄影一定大有帮助。回家后上网查了上课的信息,就打电话报名了,但是,学费一定要工作日交到学习班。于是就请假赶过去缴费,报了老生三班蓝天老师的班。
我一共参加了两期蓝天老师的学习班,学唱了京剧《空城计》和《四郎探母》里坐宫的选段。收获最大的就是了解了更多的京剧表演。比如老师课上讲到的老生演员表演时的皱眉吸鼻贴颈最能表现老生那种威严与气度;老师上课还教我们学起霸,仔细分解每一个动作,但是起霸好难学呀,我们都没学会,但我们学会了欣赏京剧的起霸表演。对我来说起霸表演时能准确地按下快门,拍到漂亮的剧照。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92368f01011n43.html(老生三班上课记录)
在京剧课上,蓝天老师不光教我们唱了教学大纲上的内容,还教了我很多大纲以外的京剧唱段有《珠帘寨》李克用的唱段,《野猪林》林冲的唱段,还教我们京剧里的念白,还有很多基本功,比如云手、上马、关门、开门、走台步、小快抢,最有趣的是还教我们老生在台上表演哭时的手势。我们老生三班上课总是很开心的,大家都是在欢乐中上课。老师每次演出我们都会去看,在剧场了为老师叫好。演出完,老师在上课时都会很认真地问我们演的好不好?希望我提出好的意见来。班长李芃芃看戏时会把不明白或者有疑问的地方记在手机里,上课时就请老师解答,每次都能得到满意的答复。我想这就是上海戏曲艺术中心举办京昆课堂的目的之一,培养观众,提高观众对京剧的欣赏水平。
我们老生三班上课还有一很大的特点,非常与众不同,我是说与别的班级不同,就是每次上课都拍了很多照片和视频,这个工作当然是我这个摄影爱好者来做的。我从第一次参加上课就拍照记录了,因为当时我就想,等上课结束了,把每次拍到的照片,做成一本画集,发给每个人收藏。当学期结束时,我已经拍了很多很多的珍贵照片,记录了我们每次上课的精彩画面。经过整理编辑,有蓝天老师写序,董建明同学编写文字和印制,一本像模像样的画集出世了。当在谢师宴上看到老师和同学们欣赏画集时惊喜的表情,心里感到无限的幸福。
由喜欢摄影到欣赏京剧,再从欣赏京剧中享受到摄影的乐趣,还交到了许多好朋友,这是多么大的幸福。这就是我的京剧缘。很愿意与大家分享。
2012/11/23 于上海虹口
后续:我说的机缘巧合是这样的。有个《中国与海外》的杂志的主编,在一次一起聚餐上聊天,我说我喜欢看京剧,还喜欢京剧摄影,拍了很多剧照,他很感兴趣,说可以在他们的杂志上发表。说他们的杂志正好缺戏曲这一块。他说先要看看我拍的照片。第二天就打电话来约好时间看我的照片。那天是到他的办公室去的,看了我博客里的照片,说不错的,让我回去整理一些出来,要带些动感的,还有一张照片就能看出是哪个剧目的,然后发到他的邮箱里,还让我写一篇介绍自己怎么喜欢上京剧的文章,我很兴奋。回家就写了,所有的画面在脑海里浮现,这个那个写了这许多。
我还和投稿照片里的演员们发微博私信,告诉他们我要投稿用他们的剧照,问她们同意不同意,很多演员都很支持我,令我感动。
第二次又去主编办公室看稿,他给我排了六页,排的非常好看,还帮我修改了稿子。但是,他说他们发稿要收费的,我这样那么多页要收6000元,我没答应。后来,他还请我去看画展和摄影展览。后来他说12月10日要发行了。我的费用最少3000千,我说那不要登我的作品了,他说都排好了,费了那么多功夫,我说那就一千吧,他说好,就一千。后来就再也没消息,也没有联系了。
部分投稿照片
严庆谷 毕玺玺《乌龙院》
蓝天《智取威虎山》

郝杰《盗银壶》


陈麟《》


《失子惊疯》

尚长荣 蓝天 《廉吏于成龙》

高红梅

《思凡》


杨扬《卖水》
严庆谷《蒋干盗书》

朱何吉 杨亚男《小上坟》

京剧演员丁晓君

蓝天《武家坡》

杨扬《勘玉钏》

冯蕴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