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gn.512ms.com/mswsign.asp?mswid=46214
最初拿到这本书,小马是抗拒的,因这书名《爱的教育》,小孩子天生对教育是反感的。而这本书能受到马妈的关注恰恰也是因这书名。现代社会,五花八门的教育机构,各种言论的教育思想,教育资源也是越来越丰富,社会、学校、家庭对教育也越来越重视,唯独对爱的教育少了那么一点点。
书买回来两天了,小马碰也不碰,在他看来,有这样书名的书一定是枯燥的说教。马妈打算用老办法,自己先读一遍,找出适合小马味口的篇目再加以“引诱”。刚看了前几篇,马妈已经下定决心一定要让小马爱上这本书。短短的几篇即以饱含了爱的情感:爱祖国、爱家庭、爱学校;爱亲人、爱朋友、爱同学、爱陌生人......每篇故事的主人公都是孩子,相信小马会喜欢!
马妈没有继续读下去,想和小马一起读。这样的书不仅对孩子是一次很好的爱的教育,对大人也是,主人公的父母亲在对孩子道德教育方面给马妈的触动很深。
想要引起小马对书的兴趣光靠简单的介绍不起作用,马妈深知这一点。马妈仔细研读了第一篇,终于找到了足以引起小马好奇的地方。
小马醒来发现了摆在床头的《爱的教育》,大声唤:“妈妈,你怎么把这本书放我床上了?”
马妈很谦虚地:“我昨晚读了这本书,可是第一篇就让我困惑了,我觉得书上有错误呢!你也看看吧,看能不能找出错来,如果没错可能就是妈妈理解错误。”
嗬!能找出书里的错误那多了不起!小马上当了,很认真地读了起来,很认真地告诉妈:我没发现错误呀!
书中的错误是不能随便杜撰的,至少要找一个疑似错误的地方,否则很容易露馅的,马妈是有备而来的。
“这本书的主人公是几年级的孩子?”
“四年级啊!”
“那你看看第一自然段:早晨,母亲送我到学校三年级报到,可我还在想着乡下......他要上四年级了,怎么还到三年级报到呢?”说实话,这的确是马妈的困惑,但马妈也想到可能国外的习惯和咱们中国不一样,毕竟这样的传世之作不知道经过多少人的检阅,怎么能出现这样常识性的错误。马妈只是为了利用一下这个“错误”而已。至于小马万一也有这个疑问怎么办?妈妈也有了对策,那就直接说书上错了,谁说经典就不能没有错误?
小马并没有这样的疑问,反倒批评妈妈读书不认真:“你光读前面不读后面,后面不是写了吗?他们四年级重新分班了,当然要先到三年级报到才知道自己分在哪个班。”这个理由成立吗?马妈不敢说,但既然你说是这样就是这样吧,反正让你挑毛病不是最终的目的。“哦,你说得很有道理哦,那我再仔细读读吧,也许真是你说的这样呢?”小马倒拿着书不放了:“我先看吧!这本书太好看了!”
哈哈,引诱成功!
但这本书马妈不想让他那么囫囵吞枣下去,接下来的任务就是引导了。马妈给自己留了个作业:对小马实施爱的教育。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