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变脸,还是涅槃?

(2013-04-14 22:50:43)
标签:

春秋房交会

变脸变局

涅槃重生

2013之春:中国房地产第一展“变脸”,还是“涅槃”?

 

深圳是个特别的城市,光环与荆冠交集。

 

记得几年前,读罢李咏涛先生《大道30——深南大道上的国家记忆》,写过一篇类似读后感的文章,其中,有这么一段,表达了对这座城市的探问:

 

——深圳是世界城市史上的一个“另类”,是一个带有变革基因的“试管婴儿”,更是一个恣意生长的新潮巨人,曾经印刻着神秘大国的精神胎记,也濡染着开放世界的澎湃激情,以一种天天壮大肌体、天天拷问灵魂的状态,成为东方土地上飞速崛起的一个传奇。不管以何种目光打量,过分年轻的深圳已经翩然跻身于素享盛名的前沿都市群落,未免自负而又多少稚嫩地扮演着世纪之交城市明星的角色。令人欣赏,令人嫉妒,更令人探究,这座城市青春飞扬的密码,如何解读?

 

这样的问号,依然盘旋在脑际。比如,深圳曾经佩戴过“中国土地第一拍”、“中国楼市样板房” 、“中国房地产第一展”等等荣誉徽章,但是,有的成了历史,有的成了记忆,有的光华褪色、盛景不再,留下吁叹和纠结。

 

其中,已经久历春秋年轮、举办将近40届的房地产春秋交易会,曾经“第一展”的耀眼光芒,而今在网络上,竟然被一句“形同鸡肋”所轻轻掩盖。

 

此言多少不公。

 

展会的成效和影响,毕竟播散遐迩;展会组织者、服务者、传播者,付出的辛劳,点滴犹在!但展会所面临的某些窘迫:组织愈发吃力、参与各方难现踊跃,展会面貌似乎每下愈况……,毕竟,令钟情和关注展会的方方面面,良多感喟!

 

应当说,这些年来,春秋房交会不断尝试变革,呼唤创新的声音不绝于耳,而且也的确有许多新的内容、新的举措,相继推出。但,似乎都是小小的“变脸”:换句口号,加点“佐料”,添点“噱头”……。然而,筋骨未动,面目小异,神魂依然。

 

今朝又至,何作何为?

 

如果允许畅想,愚以为,首先,政府应当给予诞生于深圳的“中国房地产第一展”,重新赋予信任,重新给予青睐。不要在计算地方政府财税进项的时候,心头的算盘将房地产列为重头,而当服务于楼市的春秋房展会亮相之时,政府刻意因为某种避嫌,不见身影。当然,并不一定需要簇拥着政府要员前来剪彩,以示规格之高,而是期望政府注入更多实际的关切与指导。起码,给予展会的定位,并不仅仅圈定于一个行业的交易范畴,不仅仅局限于楼市买卖的商业指向,不仅仅停滞于一般层面的吆喝行为。既然戴有“中国房地产第一展”的冠盖,既然作为牵动国计民生、牵动经济格局、牵动公众利益的大型平台,政府意志、政府作为、政府力量,应当理直气壮的宣导正面价值导向,别无他顾的承担释放正能量的功能。

 

因此,有理由希望并且要求,深圳房交会年届“不惑”之际,所呈现的不止是“变脸”,而是“涅槃”!

 

听组委会最近传出的消息,2013之春,深圳房交会更名,这似乎传达了某种信号。

 

房博会,要津在“博”。博思、博览、博为,也有博弈。眼界、气量,幡然不同!参与展会的角色与力量之多元,展会传导的主旨与理念的前瞻与务实,土地与楼市的能量之方向与把控,市场机会和政府意愿的交集与“推手”,专业思辨和民间思考的碰撞与升华,区域价值与城际共融的瞭望与研判,中国房地产的当下症结与未来之路……,或当都应该成为这一届展会所演奏的巨大交响的多元主题旋律!

 

同时从市场层面,有诸多海外楼盘进入的讯息,这是一种突破。至少,凸显了深圳这座开放、前沿城市作为超级磁场的向心力。有容乃大,这一届房博会真正的“博”了起来!展会的组织、服务、传播工作,必然提出更多更高的要求。以这样的历练肇始,中国房地产第一展,由之出现全新的平台视角、广角的思想目光和全息的工作模式,未始不是“涅槃”之腾变元素!

 

当然,网络也已经开始出现抄底的口号,为满足富人投资胃口、眼光转向新吊起的境外“肥肉”。尽管说,所有商业利益的追逐,只要在法律许可范围之内,无可厚非。但,对不起,如果作为“涅槃”的旗幡,是一种短视,或者愚蠢!

 

是故,期待涅槃,拒绝愚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一段假设】
后一篇:【辞岁说】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