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万科:非圣贤,非禽兽

(2009-03-11 14:27:37)
标签:

万科

08年报

房产

万科:非圣贤,非禽兽

 

  万科与我甚远。除了和几位非高层人士,间或有点文字方面的关系,其他,疏离极了。

 

  正好,可以远看万科,淡淡的看一下,或,看几回。看,也是平视,不需做仰观状。当然,也从未生出骑到脖子上去吐口水的念头,尽管那样也是很出风头的一种豪举。所谓既无深爱也无恨。好处是,没有粉丝的狂热和苦恼,也没有“敌党”的仇视和愤懑,无论万科大红大紫,还是灰头土脸,皆可保持一份超脱。观察当中,得一份平静与客观。

 

  到了各家上市房企出年报的时候了,大家都看万科。2008,百事辐辏,喜怒哀乐,“明星”万科一直在旋涡当中,怎个不会万众瞩目?

 

  我非专业人士,只会猜想,万科的年报出来,大约不外乎三种结果:账面盈亏不好看,股东不悦,骂在心里。一直想看万科笑话的力量,则会以骂代笑;08盈利还不错,买房人咒诅“暴利”,同行不免忌恨,痛斥以降价“霸市”,还是一个骂字当头;整个年报不咸不淡,“万科怎么啦?”这样的质疑,光是传媒上面的巨大声音,就够万科喝一壶了。不骂,比骂难受。总之,万科挨骂,成了中国地产的一道例牌。

 

  中国的千年传统,树大招风。文绉绉的说法是,“木秀于林,风必吹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领军”万科,谁叫你是中国地产的老大身家?挨骂,也是宿命。

 

  这有点不够公允。但是万科和王石必须耐受。所好,风雨万科多少年,有成就,亦有定力。万科的内功,毕竟了得。

 

  当然有些谩骂是极有文化的。有一份《史记》笔致的帖子,羞辱王石到了入骨的地步,文墨功底深邃。据传出自同行当中一位高层的手笔(至今待考)。公愤私怨,尽在字里行间。司马迁是受了腐刑的,当无后人,但是太史公笔法,还是如此的传衍了下来,显出中华文化是这样的一种血脉不绝,贵乎?贱乎?道穷乎?尽管王石后来还是自陈“青涩”, 但是整个中国地产行业或许还是暴露出了价值的粗鄙、尊严的缺失,和文化的嘈杂,有别一种的“苦涩”。据说中国房地产报写过一篇难得的社论,对此有所评说。有耳闻,未细看,但是知道,正反评说万科,都不容易。

 

  然而,民间还是有一把尺子:万科要么当圣贤,要么,就是禽兽。

 

  考量下来,万科一直有圣贤的心性锤炼和行为追求:万科无论是LOGO的内涵表达,还是企业理念诉说,始终坚持尊重民生诉求;万科常常会在第一时间响应政府有关地产行业实施调控的政策,领导人甚至会宣言,房企必须讲政治;楼市如火的时候,万科配合相关部门征集为中低收入人群解决居住问题的方案,全力发起“海螺行动”;行业当中风行大户豪宅的时候,万科肯于跟从政府90/70的号召,启动以“80平米的可能性”为主题的万科可能住宅设计竞赛;政府加强推行保障房建设,万科全身心随之投入,在羊城广州率先拿出民生作品;万科甚至举起抵制暴利的旗帜,王石声明,超过百分之多少利润的房子万科不卖,尽管备受民众的质疑和同行的诅咒,毕竟为中国地产做出了揖别“禽兽”的理性呼号;地产气象剧变的关头,王石喊出“拐点论”“过冬论”,引来口水滔天,但是基于市场敏感和职业良知,将这样的判断公之于世,付出真诚和善意之后,还要修炼唾面自干的修养;即便是降价风来,万科也是小心翼翼体贴买家的心情,给与体面的、有尊严的补偿,名之曰“琢玉行动”!“玉不琢,不成器”,万科以“成器”作为企业的道德标杆,其追求,远在营销技巧和客服理念的升华之上。马未都先生说,秦汉以降,推崇的是“德玉文化”。我一直和年轻朋友琢磨这个说法,也琢磨万科这个题目下的举措,感触是,温润如玉。圣贤之风,似乎在焉!

 

  但是,且慢。万科毕竟是造房子、卖房子为生的企业,利润最大化,是铁定的商业法则。一切高蹈的口号和华丽的包裹,都受到逼视和鞭打。万科不能例外。

 

  前面说过,年报出炉,万目聚焦,就看万科赚了多少钱,股东可以有多少的分红,买房人有多少的感慨和埋怨,同行有多少的敬佩和嫉妒,舆论有多少的鲜花和刀剑。一不小心,万科也会离禽兽不远。万科有无耐受责难的气度,有无闻过则喜的胸怀,有无痛改己非的作为,无疑,上下之间,是圣贤和禽兽的分野。

 

  但是,还不够,万科不仅要耐受口水,还要耐受寂寞。一个春寒料峭的日子,地产思想者论坛牵头,一拨业内人士和媒体记者,参观了万科设在东莞的住宅产业化实验基地。据介绍,几年下来,万科为之已经砸下去多少个亿,为的就是像装配丰田汽车一样装配房子!设计标准,工料规范,作业法则,质量控制,环保要求,……,拿了日本的他山之石,攻中国地产之玉,能成器否?万科在干,众人在看。感慨基本归结于:理想伟大,道路很长,万科寂寞,还要为此继续的烧钱!

 

  万科想必不傻。万科真的“不差钱”?并不然。潘石屹在博客当中写道:万科从去年开始,在办公室开一半的灯,给员工只发圆珠笔芯,不发圆珠笔。他说要向万科学习。我相信其言真诚。SOHO中国要学的是万科的企业管理,万科的成本控制,万科在全球危机背景下,“节省每一个铜板”。但是,SOHO中国会走进住宅产业化试验的队伍么?潘石屹或会说,我问我的主。因为他现在笃信基督,他要从圣经当中去找答案。而王石和万科,上帝在哪里?想来心中应当明白。不管是寂寞、冷遇,还是讥诮、观望,为中国住宅产业化而探索、前行,万科是没有回头路了。

 

  这是“圣贤”理想的殉道般实践,还是中国地产“一哥”雄霸江湖的“禽兽”宏图?甚至,也是为了此后年年,更为漂亮的万科年报?结论,或许多元,或许兼容并包。且放长眼量,再看吧。

 

【这是前几天想写的一份帖子。果然,万科年报出来了,不很难看,也不算好看。营业收入上去了,利润下来了,与降价、挨骂、让利、快跑的行为和情状吻合,堪算是中国地产的08缩影之一。万科慨言,回顾08非易事。信然!万科不容易,大家也都不容易。而万科写给股东的信,似乎整个行业都值得一读,不管是否喜欢。或许,又一阵骂声骤起,亦不足怪。包括老生的这个帖子,说不定也在挨骂之列,那就等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