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吊子前言】商报那边又要出一期博客专栏,话题居然是当前跌跌不休的房价。年轻朋友还是给面子,约稿,让我很难。现在说房价,很玄很敏感啊。但是,却之不恭,只能免为承应。倘按性子,先要骂一句,房价啊房价,你这团乱麻!涨不得跌不得的,难道真是戈迪亚斯死结?难道唯有仰望政府挥起亚历山大之剑,将所有的绞缠纠结,来个利索了断?
当然,这是借远时远方的典故说事儿,顶多只能拿来作个比方,所谓剑身是民生之锋,剑柄则是公平之托。指盼政府挥剑,巴望的是社会公平原则和民生指向!唯此,才是解决总是引起社会之痛的房价问题的利器!
不过,这样说来,又未免过于高蹈了,再想到见报之版面,还是来一点半咸不淡的说辞。敬请诸位博友见谅哈。
房价,来一回心理把脉
去年此时,房价涨、涨、涨不停;今年此刻,房价跌、跌、跌不休。风水轮流转,不用三十年,仅仅是春秋之隔。为什么?大势变了,银根紧了,炒家退场了,真实需求现身了,市场规律说话了,楼市理性了,当然,买家也观望了,行情就这样掉头向下了。下到何时是底?现在是底不是底?争论与猜测缠绕,忧惧和快意交并,局面微妙,人心不定,舆论一片混沌。
有一种声音说,房价下跌会套牢银行,影响国家金融安全。民间已有评论,这是因果倒置。金融机构此前宽松放贷,助推房价,酿成如今的危象,应当问责的是自己。当下如果再度拉高房价,只能让投机者先解套再疯狂,让资金链吃紧的开发商饮鸩止渴,随之,蓄积更多的风险。这种声音所代表的心理,有点难测。
又有声音说,房价下跌,令有恒产者财富缩水了,群众有意见。那么,更多无力支付高房价的一班大众呢?其实,拿什么尺子量房价,是个座标系的问题。对照去年六七月,眼下的房价是降了;但是,对比06年,05年,用那时的尺子量一量,涨了不是一点点!深圳那时候置业的,房产一块的资产至少翻倍。所以,跌到前年的价位,只要你不是短线炒客,贪心进货未及脱手,财富何来缩水?指天骂地的是哪些力量,其心理指向,相当了然。
再说,坐在什么板凳上说涨跌,本身就很有意思。卖方固然欢喜房价节节高,买家希望房价天天降;但是,一旦房子到手,买房人又巴望房价日日有涨涨不停,这是屁股决定脑袋,常情常理。对于房价涨跌的好恶,其实是个变量,说到底,还是有个心理尺度在起作用。
现在的热点,面对下跌,是否救市?要救,又是如何救法?姑且把脉,曰:莫如救心。
最好的心理调适,就是各方面一起来建立市场信心。将涨落起伏,视为正常,视为市场正常运行的天理。开发商削去一点暴利,修炼正身,说不定肌体由此健康起来,赚多几份“上帝”的口碑也说不定;投资者本就应当知道博弈有风险,交点学费也属正常,何况放眼长线,未尝不会采到“长期利好”的果实;至于投机客们,已经捞到的,私下拍手可以,但是,不宜再生贪心,已经套住了的,就此收敛点性子,知道该缩手时当缩手,对社会对自己,都是一桩好功德。投机力量退身之日,中国房地产大幸之时,当然,这就有点乌托邦了。至于信贷是否继续从紧,政府是否继续调控?抬头看天,固当其然,扪心自问,守正乎?乱性乎?也很要紧啊。
那么,买家的观望还会深度继续么?不好当算命先生。但是,人非草木,市场正心而生情,一旦价格尺度和心理尺度吻合,岂有不心动出手的时候。最近深圳楼市冷的还冷,热的照热,不就透露了一些信号了么?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