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再说广告的命相和风火的“野心”
记得是4月13日那一天,应邀参加风火举办的时尚汇的活动。恰巧,那天那个片区莫名其妙的停电了。有许多本可以愉悦耳目心神的活动,没有能够涉历,但是各方宾客参与的座谈,还是相当的热烈。“蜂会”也罢、“运冻”也罢、风火传媒的资源整合展示也罢,题旨所至,皆有表达,难为了主办方风火的一片匠心。
还记得,那天的发言,身份各异,角色不同,各有声音,各有面相,也是一种精彩。总的印象是,主办方恪尽地主之道,用语谦恭;媒体方面尽量客气圆熟,时有赞美,婉陈建议,服务商代表左右礼待,点评简约,剑客代表虽然小有驰骋意味,大半点到为止;几位开发商代表则一例是颐指气使,嘴巴很大,甲方傲视乙方、丙方的气势,不仅凌人,而且充分,呵呵,果然是,地产广告的饭碗不好捧啊!“要客户,还是要广告”的讨论,不解自解,让人还有什么好说的?
但是喜欢点名让人发言的主持人,不知是想到了给与公平机会,还是什么,给了我一分钟,老生有点诚惶诚恐,慌慌的说了几句,其实是超时了,最后“耍赖”,说好像只是超出了几秒云云。
以为事情也就这样过去了,想不到主人方面还是做了记录,发了过来。哎呀,有言为证啊。言过留风,说错了,耍赖也是抹不掉的,干脆,也挂到网上吧,留此为痕。
【今天来,感觉气氛有点沉重:一是话题宏大,二是用点名方式发言,再是参加会议的角色很分明:甲方、乙方、还有丙方,还要限时一分钟。现在,我申明,今天我的讲话只代表个人独立的观察,不代表我服务的公司。为什么我来?因为风火是我敬佩的公司,加上风火的晓坤总裁、丹青副总是我的好朋友,我也听说,我久仰的程鸿蔚先生会在现场。所以我来了,尽管我不太会发言。
博鳌亚洲论坛现在在开,那是个峰会。今天风火人开会,命名为“蜂会”,蜜蜂的“蜂”。我想,我们这群人忙忙碌碌,就像是深圳房地产的工蜂,也许有人是酿蜜的,也许有人是做服务工作。我是这样理解,命名为“蜂会”,风火是有创意的。“运冻”主题的“冻”,是冰、清凉的意思,所以可以理性思考一些问题。“究竟是要广告、还是客户呢?”我认为,鱼与熊掌可以得兼。也许有人说这不是个问题,或者是个伪问题,它们之间不是矛盾的。我想,风火本意也不是要大家对这个问题一决高下。
一个好的公司,一个伟大的广告公司,必须由伟大的广告人构成,而这个伟大的广告人所构成的伟大的广告公司,一定会培育出伟大的客户。现在都说广告公司是为甲方服务的,但是要记住,甲方的房子是要卖给所有“上帝”的,“上帝”不买你广告的帐,不买所有人的帐,你做得再大也没用。我觉得客户的含义要延伸,不仅是甲方,不仅是乙方,不仅是代理商,最广大的客户是买你产品的人。这些人的消费理念、消费取向,要靠出色的、杰出的广告来引导。用媒体说法,就是当意见领袖。风火应该有这样的意识:风火要成为最广大客户的意见领袖。
美国大选如火如荼,假想一下,如果今天我们不是在这儿开会,那么今天与希拉里竞争的不是奥巴马,而是MR
晓坤?王。为什么?我记得有这样的一句话:“不做总统,就做广告人”。可见,广告人是伟大的职业。我衷心希望风火成为伟大的公司。】
必须说明,有些话未免大而无当,即席之下,随嘴而出,看帖的朋友谅解。
但是,还要说的是,因为欣赏风火,忝列知已,还是要呈奉两个小的建议:
第一,最好不要点名发言再加限时之类的规定,广告需要更多一份的自由畅想,哪怕野马一时脱缰,行于所当行,有何不好?再说,春风大雅能容物,主人大雅其风度,客户岂不欣然云从?第二,似乎不宜将可供合作的资讯一盘子端出,蓄而不尽露,乃为多多。当然,怎么恰到好处的展示,这本身就是一份广告学问了。不宜多说,点到为止,止于所当止,呵呵。
【注:末节之“大雅”,不涉诗经,呵呵。】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