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上海人的悲哀
(2009-11-15 04:23:16)
标签:
房价害人生存上海悲哀 |
分类: 散文爱情 |
上海人的悲哀
久居上海的老市民也许都还记着这样一句俗语:“宁要市内一张床,不要郊外一套房”。而今看着市区及周边不断上涨的房价,想必这样一句话把很多上海人害惨了。
89年在上海上大学的时候,由于吃不习惯大米,星期天到99路终点站武东路的一个街道上买菜时,发现在国营商店正在排队的妇女及老太太中有人趁售货员不注意,各人篮里都多少都拿些还未付钱的蔬菜,你拿我也拿,售货员火了,一个个都从他们篮子里收回来,嘴里还不断骂着,让我这个不懂上海话的外地人一头雾水,看到这些,本来对上海人充满崇拜、羡慕的我,感到无限的悲哀,这在我们乡下所不齿的事情,竟然发生在我学校的周围,他们一句“阿拉是上海人”的自豪再听起来便荡然无存。
在江弯五角场,我看到一个妇女为半斤鸡爪短斤少两在吵了半天,在夜市的跳蚤市场,我看到一市民为买衣服的新旧在争执,他们一方面在骂卖给他们的商贩“港督”、“乡下人”,一方面在为自己是上海人在自豪、愉悦着。
这就是聪明的上海人,他们对上海的依恋就象夫妻之间的情感一样,尽管之间有很多磕碰,对外依旧显示着和美,仿佛上海就是自己的,维护上海人的形象就象维护自己的眼睛,就象北京人热爱北京一样,其实这就是上海人的悲哀。上海是世界人的上海,不是我个人的,政府宣传让你热爱它、崇拜它,但你很容易被它的表象所吸引,象吸食鸦片一样对它过分的依恋,个人的前途如果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你很容易被它所抛弃,那将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
在北京工作多年,我发现很多人患这种城市相思病,他们宁愿在城市当一个乞丐,也不愿意冲出城市这个牢笼,这一点我觉得城市人应该向乡下人学习,四处打工的乡下人,他们的生存能力是非常强的,哪里能挣钱,他们就到哪里,我的一位老乡,他说除了西藏和青海没有去过外,全国其他中小城市他们都去过。而长期在都市生活的上海市民人,即使生活不那么如意,他们依旧很难冲出这个围城,这种城市相思病很多上海人在患着。
其实外滩再美丽,那是众人都可去的场所,南京路再豪华,那是大家共同购物的地方,自豪的上海人不自觉地发现,他们歧视的“外地人”、“乡下人”,在侵扰自己生活的同时,也在不断侵占自己的空间,原来在自己家门前租赁卖东西的“乡下妹”怎么突然在我们身边买房子了,到现在还没等到分房的自己仍然一家三代“鸽居”在鸽笼里,前几年一平方米三四千的房价,现在正翻着倍的向上涨,早知道这样在郊区买两套房,一房自己居住,一房出租那比干工作还舒服的事情,为什么自己没想到呀?“宁要市内一张床,不要郊外一套房”聪明的上海人的的确确被这句话给害惨了,这是上海人的悲哀。
他们一方面承载着历史留下的很难改变弯曲的里弄,喝着散发着漂白粉气味的黄浦江水,闻着高桥化工厂散发出刺鼻的气味,听着各种现代交通发出的文明噪音,打破头地想在市区争夺一席之地上海人,生活实在说并不象想象的那样美。
他们可能不知,在自己在埋怨菜价不断上涨的同时,乡下的外地人在吃着自己种下的无污染的新鲜蔬菜,喝着来自地下冰凉的泉水;在自己“鸽居”的饿巢穴没有改变的时候,乡下人已经住上让自己梦都不敢做的勘比别墅的私家楼房;在自己为买车再多掏几万元买车牌的患得患失之时,他们瞧不起的外地人在自己的家乡早已经是“骏马奔驰”了;在自己一边走一边吃去挤现代交通工具的同时,远在外地的三亚人一边在海边打着麻将,一边在享受着海风的沐浴。
“汤辰一品”在垂诞富人腰包的同时,也在向穷人炫耀着财富与梦想,上海人没有必要为之骄傲自豪,就象他们为上海有外滩、南京路而感到自豪一样,上海是上海人的,也是世界的,我们既不要妄自菲薄,也不要盲目排外,观念是要过好自己的生活,那里我能生活的更好,我就要到那里,聪明的乡下人已经侵占了你的空间,你也可以到他们乡下去占有他们的资源,根据研究发现,从国外进口的木材中,有很多外来植物与昆虫进入我国,由于没有天敌,他们大量繁殖,给我国森林与植被带来很大范围伤害,上海黄浦江的水葫芦事件就是案例,动植物尚能如此,何况人呢?
所谓“人挪活,树挪死”,我想聪明的上海人想必都知道,不过有了上面俗语害了很多人,这句话你更要格外小心哟!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