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喝一碗迷魂汤——我读珍妮特•温特森
(2013-02-21 08:51:07)
标签:
爱情赌博脚蹼囚禁维拉内拉 |
珍妮特•温特森写小说《激情》的时候,才只有27岁,但她已经是一个很会讲故事的人了。
多是些破碎的故事,每当无法自圆其说时,温特森就故作神秘地以一个句子蒙混过关。她说:“我在给你讲故事,相信我。”只一个句子,就将你从故事中拉回现实,像渔人轻松拎起湿淋淋的几乎溺毙的你。你错愕地带着一身的水珠,看清自己的落水不过是一个梦境。
人类中有极少的一部分人,天生就擅长侍弄。侍弄花草的成了园丁,侍弄人的成了帝王,侍弄文字的便成了作家。温特森就很会侍弄文字,她经常炫耀这种侍弄文字的技巧,并且对此相当自信。英国一家报纸有份调查问卷,问:谁是在世最伟大的英语作家?温特森答:珍妮特•温特森。她说:“与其相信上帝和圣母玛利亚,不如相信我。”《纽约书评》于是评价:“她非凡的自信,在危险中绽放。”
对于《激情》这部书,她这么解题:“在冻结与熔化之间,在爱和绝望之间,在恐惧和性爱之间,是激情的所在。”可不,能引发激情的那个人,那件事,你总得占一件吧。但这里的“激情”,却并不那么好界定,总之是指一种中间状态,像水介于冰和蒸汽之间,但又全然分不清是湖中之水,还是海洋之水。甚至,连同温特森本人,白天男人,夜晚女人,在两种性别间穿梭,也构成了一种中间介质。
这种中间状态,就充满了各种可能性。小说中拿破仑对吃鸡的激情,士兵对拿破仑崇拜的激情,赌徒对生命赌注的激情,还有对婚姻恋爱的激情等等。它们之间关系如此错综复杂,甚至不能用多棱镜作比,倒更像是你手中突然飞来一只万花筒,稍一变换角度,眼前立刻出现完全奇幻的景象。与其说是彼此折射、相互交汇,倒不如说是一系列不可知的因素,构成了意料之外的图像。
人有可能拒绝激情而取平淡的生活吗?温特森这样回答你:“拒绝激情,就像你可能会明智地拒绝一只豹子进入屋里,不管它第一眼看上去有多温顺。没有豹子会满足它已得到的东西。每一次绝望的会面都让你更绝望地期盼下一次。食物永远不够它吃,庭院对你的爱而言永远不够大。因此,你拒绝了。但你发现,屋子已经被豹的幽灵缠绕不放。”
作为读者的你,很容易被温特森的语言陷阱迷惑住,她抱着一只小豹请求你收留。她一开口说话,你似乎就无法拒绝。你看,这皮毛是如此柔软,难道你不想亲手抚摸一下吗?瞧瞧吧,它还那么小,眼神是如此温顺,楚楚动人,难道你不愿意收养它几天么,这是多么浪漫的一段冒险的传奇哪!难道你不想体验,一种完全不同以往的生活吗?你不得不承认,在未伤人前,这是一只多么柔软、温顺和可人的小兽。
主人公维拉内拉,就是温特森自己的化身。温特森可不愿意当什么长着翅膀的天使,天使太苍白了,温特森甘愿当个长着脚蹼,可以在水上自由行走的渔夫。这双脚蹼,使得温特森有了文字上飞行的隐形翅膀。这具有强大动力的异禀,使维拉内拉瞬间成了可以肆意挥霍激情的女人。你明白的,这是一只无从驯服的小兽。
另一叙事者法国人亨利,曾是拿破仑的拥戴者和仆从,他犯下了一桩激情的罪行,杀死了维拉内拉的丈夫。另有一桩激情杀人事件,发生在故事的前半程,两者遥相呼应。两个赌徒,生活百无聊赖,惟有生死之赌才是一种全新的体验,才能焕发生命的激情。两人商定,以生命为赌注,胜利的一方可以任意处置失败者。最终,失败的一方被肢解处死,从手开始。
你一定记得那一双手,挂在赌场的墙壁上:“指甲齐整,非常白,放在一个玻璃盒子里,镶嵌在绿色的呢绒中。”这画面让人不寒而栗。而你也不会忘记,维拉内拉和丈夫也有一个赌注,如果维拉内拉赢了,就能重获自由;如果输了,将任由丈夫处置。
温特森当然没法对自己的化身维拉内拉痛下杀手,于是特意在这场赌注中加了一句:“当然他不能折磨或杀死我。”对比两个赌注,你会发现,对人对己,温特森的态度差别在云泥之间。同时,维拉内拉又被视作孩童,一个四处惹事的孩子,哪怕捅了天大的篓子,也是不必负责的。当然,主人公是不能死的,所以就被丈夫卖掉了,成了军妓。这才得以和亨利相遇。
亨利的命运将如何?维拉内拉自有办法,帮助亨利越狱,然后各奔东西。亨利当然不愿让心爱的女人离去,用什么办法,才能阻止这个长着脚蹼的女人飘然而去呢?只能是用囚禁自己的方式。亨利拒绝越狱,退回信件,不见孩子。
对亨利来说,失去即获得,囚禁即自由:“自由并不是拥有权力,家财万贯、闻名遐迩或是无拘无束,而是能够去爱。哪怕仅仅只有一瞬间,忘我地去深爱一个人,那就是自由。”监狱里,有的是时间去慢慢地爱。牢狱里的亨利,看到维拉内拉乘着船来了,她燃放的烟花伸手可触,他用日记记录下这个温情的爱的画面。新年过后,亨利打算种一片红玫瑰的森林,在岩石之上。你不信?温特森回答:“我在给你讲故事,相信我。”
这不是一个激情故事,这是一个爱情故事。温特森《写在身体上》一书中开篇即问:“为什么要用失去衡量爱情?”温特森并不作答,笔锋一转:“爱情需要表达。它不会静止不动、保持沉默、保持完好和适度、被看见而不被听见,不会的。它将在一致好评声和高昂的调子中爆发出来,足以粉碎玻璃,溅出液体。”这里,温特森不只是在说爱情的力量,也在炫耀着自己侍弄文字的力量。
《激情》这部优秀小说,当然存在着年轻作者容易出现的软肋。温特森对自我的过分关注就是一例,她经常忍不住跳出来讲话,最直接的证据就是反复出现的那句:“我在给你讲故事,相信我。”与黑桃皇后相爱,以同性之爱挑战异性之爱,也是温特森自身经历的缩影。
一双手,是警示,人生输不起;一双脚蹼,接地气,是踏实的飞翔。也许,这才是文字的力量,也是爱的力量。越过激情的樊篱,是人类拼尽全力追寻爱情的一场赌注。得,我幸;失,我命。正如《激情》里所言:“也许我们的人生就像扇子一样展开在我们四周,我们只能知道一个人生,但却阴差阳错地感受了其他的人生。”
聪明人从不把自己陷于灭顶之地,温特森擅长把别人灌迷糊而自己格外清醒。她信誓旦旦地告诉你:“你也许能在另一个地方安身立命,你也许幸福快乐,但最终行使权力的还是那个曾经夺走你的心的那个人。”温特森只说,前面的岩石边一片玫瑰花儿美得诱人,倘使你满手流血浑身是伤,她一定看着你笑,说:请喝一碗迷魂汤。
同题相关阅读:浏沄《激情越过激情的樊篱》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8b6cb4010101b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