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优雅的汉语

(2006-06-19 20:58:53)

用“优雅”来形容汉语,实在是最恰当不过的。

眼下翻看的书,属于“优雅的汉语”系列,这套书共三册,分别由王蒙(古代散文)、舒婷(古代诗词)、贾平凹(现当代散文)选编。手中的这册恰好就是贾平凹选编的《影响了我的三十二篇美文》,最喜欢宗白华的《中国艺术意境之诞生》。

著有《流云小诗》《美学散步》的宗先生在文章中枚举了大量优美的诗作,来阐述中国艺术的意境。谈到中西精神的差别,宗先生说希腊神话中的水仙之神顾影自怜,憔悴而死;中国的幽兰孤芳自赏“却有春风微笑相伴,亦呼亦吸……悠然自足”,这便是母语创造的艺术境界。除此以外,宗先生还以一首小诗加以说明:飙风天际来/绿压群峰瞑/云罅漏夕晖/光写一川冷/悠悠白鹭飞/淡淡孤霞迥/系缆月华生/万泉浴清影。

诗歌表达的是心灵的喜悦和空灵的意境,这和现代人急功近利的行为迥然不同。诚如这套书的主编所说:“粗鄙的心灵是配不上优雅的汉语的,但优雅的汉语却能拯救那些粗鄙的心灵。”

都德的《最后一课》讲述了法国沦陷后人民被迫学习德语的情况。现今的中国,学英语发了疯,无论你是学中医还是学古代汉语的,英语不过关一票否决,而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汉语却被人们疏远、忽视、甚至鄙薄。这是比之邯郸学步更潜藏危机的行动。学习汉语是关乎每个国人生存质量的大事。抛弃了母语、抛弃了心灵最本质的需求,汉语的优雅已然支离破碎,更似一个渐行渐远的梦。一个对母语缺少自尊和自豪的民族究竟能走多远呢?对汉语怀有深情的人尤其感到无法言说和挥之不去的失落。

优雅的汉语何去何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贝迷之死
后一篇:美狄亚的选择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