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3·15消费者权益有线电视it |
【文/曾会明】
动手写这篇Blog的时候,3·15刚刚过去。
下午去超市进行每周的例行采购,鲜奶包装袋上打的都是3月14日。以前总是挑当天日期的,后来听说其实当天出厂根本不可能,要求按实际日期打签。这是个很好的细节管理,让人踏实,以前甚至买到过明天、后天才生产出来的东东。
看到搜狐的一个3·15专题《液晶电视黑幕曝光》:
日本某品牌在该国的顶级产品与在中国内地销售的顶级产品性能相差甚远,并且在中国销售的产品在日本官网是看不到的。这是因为外资液晶在本国销售的是一类产品,二类产品销往欧美,三类产品才销往中国。
由于外国人更关注产品的功能,而中国人考虑更多的是价格和外观,因此外资厂商抓住了中国消费者的心理,因此外资液晶电视都有一两个较低端的系列产品,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售价低,外观设计出色,但其性能与其旗舰机型相差甚远,且使用屏幕也大多为台湾液晶面板,甚至有的产品功耗很高。低端产品主要是为了抢占市场份额,扩大自己的品牌,带动旗舰商品销售。
俗话说,一分钱一分货,对于上述产品,也不算是假货,其价格基本上是其性能的反映,售后服务做到让你说不出什么也是可以的。所以要说“黑”也还不算太黑,真正黑的是一些日产汽车也是有上述的一类、二类、三类产品的销往地区规则,但在中国市场上的价格却丝毫不低甚至更高。
按理说,消费者、用户是所谓的上帝,但在我国的现阶段,除了经常出入五星级酒店、高尔夫球场的人士能够享受上帝般的感觉,绝大多数老百姓相对于企业、厂商、服务提供商而言,依旧是弱势群体。近年来,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对3·15的宣传报道为推动消费者权利与利益的保护做了大量有益的工作,消费者的自我维权意识也日益加强,这是非常好的变化。由于我国正在经历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的阶段,相应的监管法规与实施机制尚不完善,不少产品的质量、售后服务等方面存在问题,因此许多报道都以具体产品的打假、价格、服务作为重点,这些曝光也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好评。
但是,从上述液晶电视这个事情上来看,消费者要真正保护自己的权益,仅仅把关注点放在打假、价格与服务上是不够的,还要做到信息的透明与对称,甚至消费者自身也要考虑一下自身的问题。
真正规范合理的市场机制,每个消费者个体的权益,应该放在一个合理的市场环境、产业秩序之中,即买卖双方以及产业链的每个环节,都能有合理的利益而不是仅仅强调某一个环节的利益,否则就会失衡。当然,一定要控制每个环节的合理利润,杜绝某个环节的暴利。
作为消费者,则不能一味地把关注点放在价格上,更应该关注的是其价格的合理性方面。
比如,有些仿名牌的服装,其质量与真品相差不大并不影响消费者的使用,同时能够满足消费者的名牌心理,但它对于整个产业环境一定是有害的,而且终将损害到消费者自身的利益。盗版DVD、网上盗版视频之类也是如此。国外在这些方面的法律管理、市场监督做得要好一些,所以才会有魅族M8在德国CeBIT展台被查封的事件。信息的透明与对称是关键,消费者维护自己的利益要更加理性地分析自己的不满究竟是价格、服务还是其他。
中国消费者协会前几天发布了公用服务业的评议,重点提及了银行、供电、供暖、有线电视、电信五大行业。其中提到的“移动电话各种套餐种类繁多,资费构成不清晰、看不懂。”就属于信息不对称,我以前每月平均的手机费大约240元左右,去年12月申请了188套餐,之后的每月话费都上升到300多甚至接近400,2月份回家过年以及大量短信可以作为例外排除,但正常的其他月份话费也还是变高了而不是我希望的能稍微节省。上网仔细对照了申请套餐前后的通话量也还是没闹明白,过两天决定去取消套餐。
自己一直在从事与有线电视相关领域的事情,有线电视的初装费、收费方式以及数字化之后的提价等问题也受到了很多消费者的投诉。在这个事情上,某些地区的有线电视运营商肯定存在一些问题,广电总局网站在3·15这天提出“2008年广电总局将制定有线电视服务质量监督管理办法,切实维护好人民群众的基本收视权益。”
希望能够引起有线运营商的充分重视并切实解决不合理的做法。尽管不少地区的有线电视网络还是事业体制,大多转制为企业的网络公司在市场服务的能力与水平方面短期内快速提高难度很大,但这些绝不应该成为借口,一定要转向以用户为中心的运营理念。
但在这里需要向广大有线电视消费者提醒的是,针对有线电视的维权应该重点放在服务上而非价格方面。从我们深入的调查研究来看,我国的有线电视基本收视维护费几乎是全世界最低的,就像上面说的液晶电视一样,低成本决定了低价格、低性能,低价格也会反过来影响到服务水平。电信的资费成本中包含了广告宣传费、财产保险费、教育费、科研经费等,而作为政府定价、依据成本定价的有线电视基本收视费,很多地区都没有列支上述电信资费所包含的成本项目,个别有的其额度比例也非常之低。过一段有空时我会把一些调查数据列给大家做一参考。
这个话题此前我有所提及,为此也挨了不少的骂。任何的涨价都会引发大量的不满,但理性一些的做法应该关注的是价格的合理性而不仅仅是价格的本身。作为消费者,信息的透明是维权的前提,否则买不到当天日期的牛奶你可能会抱怨而不是感到踏实呢。作为有线运营商,应该欢迎广大用户的意见与建议,以此作为自己改进服务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