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it有线电视 |
接着昨天的介绍,今天把1999年陈晓宁先生为《走向信息网络社会——美国有线电视50年》写的序言介绍给大家。
======================================================================
序
《美国有线电视50年》一书是介绍美国有线电视发展的一部史书,从美国有线电视事业的兴起,技术和业务的发展,最后走上产业整合的角度,引用大量的具体实例,生动地描述了美国有线电视50年的历史。书中事例详实,针对性强,可读性强,对中国的有线电视工作者来讲,不失为一部有用的好书。
美国的有线电视经历了从高度分散,逐步向系统化和法治化过渡的过程。我国的有线电视网络目前正在向产业化、多功能化、数字化和全国联网的方向发展。学习一些美国的有线电视发展史,对做好我们当前的工作很重要。
美国有线电视从诞生之日起,最先面临的也是历史地位问题。比如和无线电视的关系问题,和电信机构的矛盾问题,有线电视的业务范围问题等等,矛盾冲突很多。从历史的角度讲,任何一个新生事物都有为自己的历史地位而奋斗的艰难过程,它的成长都不会是一帆风顺的。因此近几年,中国有线电视事业发展中所经历的许许多多的磨难也就不足为怪了。
我国的有线电视在很多方面与美国的有线电视有相似之处。比如都是从基层自发地产生的,都是从转播无线电视台的节目开始,进而发展成具有有线电视特点的节目体系等等。看来这也是有线电视发展的一般规律。应该说,我国的有线电视目前还处在这种一般性的规律之中,这更需要我们借鉴别人的经验,办好自己的事。
我国的有线电视也有很多与美国有线电视不同的地方。比如美国的有线电视从一开始就是走产业发展的道路,而我国的有线电视走了20多年的公益型的道路,中国的老百姓享受到了相当充分的信息权益。即使中国的有线电视网络要进行产业化改造,我认为也不应该完全改变它的公益性质。再比如,美国的有线电视有其独特的法律地位,美国联邦通信法中有专门的一章是规范有线电视的,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的管理机构中,也有一个专门的有线电视局,与电信局和广播电视局平行。而我国的有线电视在经历了20多年的发展之后,还在为经营管理权的归属问题争论不休,还没有适当的法律地位,这很不利于有线电视事业的发展。再比如,美国有60多家全国性有线电视运营商,它们虽然也是互相竞争,但是它们却自发地组织了全国有线电视运营商共同的有线电视研究所,每个运营商每月从它的每一位用户收入中提取二美分给研究所,用于研究它们共同关心的技术标准和体制问题,而我国目前还缺少这种统一体制的内部需求作动力。
在未来的信息社会中,有线电视由于频带宽的特点已经成为信息产业界公认的信息高速公路的主要网络资源。今年发生的AT&T收购TCI,比尔"盖茨宣布为中国的有线电视推出维娜斯计划,都是这一认识的最新说明。中国股市进入5月份之后,出现了一个“网络板块”,说明这一认识已经在我国的金融界开始形成,其势不可阻挡。网络板块受到重视的主要原因,是随着因特网的出现世界将进入网络媒体时代。围绕着网络媒体这一概念将形成巨大的网络经济,因此有线电视网络成为国际资本的投资热点是一个必然的现象。
网络媒体是从一般的通信概念中产生,但是却作为媒体概念而发展。既然是媒体就要按媒体的规律进行管理。所以连美国这些国家也在制定法律,以便对网络媒体进行严格管理。而在电信行业,法律规定经营者是不许检查用户内容的。可见网络媒体是更靠近媒体业的新生事物。广播电视作为现代媒体的主力,不仅要关心网络媒体的发展,而且要积极介入它的发展,以获取新的历史空间。
不过,我认为因特网虽然是新媒体的尖兵,但不是新媒体的主体。因为文化因素以及网络结构导致的速度慢和费用高等因素,是因特网这种网络媒体对社会高度普及的重要障碍。而高速率入户,低文化背景,分布与集中相统一的数据库资源,以及视频服务、音频服务与数据服务紧密结合的业务特点,才是未来的网络媒体的主要特征。而这一切都有待于有线电视网络的综合改造和开发利用。所以说有线电视网络为社会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机遇。我国作为世界第一大有线电视用户国,应该珍惜这一机遇,把握这一机遇,让有线电视在国家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为此我们更应该学习和借鉴外国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以提高自己把握历史机遇的能力。这就是为什么推荐这本书给中国的有线电视经营管理工作者和技术工作者的理由。
===================================
我很清楚地记着这篇序言落款的日期,因为正是“诺查丹马斯世界末日大预言”的日子。8年多的时间过去了,陈晓宁先生当年的序言在今天看来依然有着很高的价值,回过头来看,把陈主任称为我国有线电视行业走向数字化、产业化的启蒙者毫不过分,他对整个行业的认识与观点深深地影响了这个行业,而这些年来,陈主任也为中国有线电视网络的互联互通、为数字化和产业化做了极大的推动。
不可否认的是,序言中对因特网判断或者说预测与如今的现实有些出入,至少在目前互联网比有线电视站在了新媒体的更前沿。当然,文中也指出,“而这一切都有待于有线电视网络的综合改造和开发利用。所以说有线电视网络为社会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机遇。我国作为世界第一大有线电视用户国,应该珍惜这一机遇,把握这一机遇,让有线电视在国家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为此我们更应该学习和借鉴外国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以提高自己把握历史机遇的能力。”目前的局面,也存在有线业界在这8年中没有更充分“把握这一机遇”。“让有线电视在国家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这其实正是如今数字电视整体转换模式所主打的一张牌。
明天我会把陈晓宁先生为这次再版所写的《再版序言》奉献给大家。
这也算是给这本书做广告宣传吧,但这个广告做得心里格外的踏实,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