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随感&杂谈 |
春节刚刚过去,相信每一个人在这七天长假中,都比平时收发了多几倍的短信。我在除夕之夜也发了一大堆短信,对于很多平时没时间经常保持联系的朋友,在新春佳节之际送上一条短信,让我们有一个很好的理由与时机传递一份关爱。包括发给我们杂志各地的编委、通讯员,感谢大家一年来对R&TI的大力支持。
据有关部门统计,今年中国移动及联通在春节七天中的短信达到120亿条,按一毛钱计算也有12亿元的收入。在2005年春节,短信数量为110亿条,2004年为98亿条,2003年为80亿条。这样一个持续增长的数量意味着短信市场的成熟与扩大,更关键的是它已经成为人们的一种消费习惯,甚至是生活方式。
央视也在春节短信市场中分得一杯羹,春晚征集赠台大熊猫的乳名据说短信投票超过一亿条,其收费价格为一元一条。如此计算,上亿元收入已装入相关企业的腰包。而央视至少获得其中50%收入分成,也就是5000万元左右,大大超过了超级女声短信投票获得的两三千万元。然而,央视赚到了钞票,却引来不少非议。不少媒体称“赠台大熊猫成了央视春晚赚钱道具”、“央视短信十倍价格强买强卖”。
我不想在此指摘央视此举,利用春节黄金周,利用技术手段,将眼球兑换成现金,这其实是产业化发展应有的思路。我往年回辽宁老家过年,到锦州后要“拼车”打的,司机比平时要多收20元,并给予了恰到好处的安慰:“过年不就是霍霍钱吗?!”春节期间,铁路、民航、海南等旅游热点的酒店都会大赚一笔,这是市场经济。只不过“敛财”的同时要为老百姓考虑一下,这钱“霍霍”得值不值?是不是心甘情愿?
除夕前一天,参加了北京歌华、北广传媒数字电视公司及上海文广互动电视公司的新闻发布会,宣布文广的付费频道正式在北京数字电视中落地,张大钟笑称这算是给京城百姓的一份新春礼物。春节期间,大连数字电视用户可以免费收看到中数的8套付费频道;杭州方面,华数互动电视春节推出“快乐全家”全新栏目,而且其营业厅在春节期间继续营业,如在春节期间升级为互动电视用户,还可以额外获赠100元的点播服务费;武汉方面,春节前后采取特别优惠措施,对有线电视、数字电视的欠费用户,暂时不关断信号,并对机顶盒故障采取首问负责制;天津《时代家居》数字频道推出“超级狗狗大拜年”春节特别节目;央视《第一剧场》在春节期间推出了一系列的首播剧及大片,并开展了新春促销抽奖活动……
——我们欣喜地看到一些数字电视、付费频道运营商们在春节期间忙活起来了。
不要眼红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的12亿收入,广电人要自己去开发数字电视市场,让老百姓心甘情愿、物有所值地买你的帐。
春节是市场营销的黄金档,要让电视从模拟走向数字、从免费走向付费,我们需要抓住这样的黄金档进行消费观念的普及。这样的黄金档还有多少?今年的德国世界杯、2008年北京奥运会,之后呢?
(本文发表于《广播电视信息》2006年第二期R&TI行业观察,受新浪邀请开设了BLOG,今天还接到电话说已经做了链接。不好意思让它空着,先传上一篇月初在我们杂志发的小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