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路上的车终于没那么多了,街上的行人也越来越少,办公室的空座位让空间显得大了不少,一切都显现出过年的气氛。这就是北京,往往过年的时候没有平日里热闹,满大街孤零零的红灯笼和吉祥的横幅不能让人感觉到红火,反而在寒风中摇动,有些凄凉,还好今天的股市一路飘红,估计让很多人的心里多了些喜气,即使是暂时的心理安慰。
记得小时候挺盼望过年的,那时候家里不富裕,过年就意味着新衣服和很多平时吃不到的鸡鸭鱼肉。当然还有压岁钱,那时候的压岁钱就是爷爷和姥爷各给的十块钱,这样每年我都有二十元的收入,这笔小小的收入有我支配,通常会攒在柜子里,到了下一年的春节还有剩余。除了长辈给的这些,当然叔叔舅舅也会给压岁钱,可是因为各家都有孩子,所以爸妈也要给他们的孩子压岁钱,所以往往我都把收到的这部分钱给妈妈,让她还礼,这样等于收支平衡,过了一下手,虽然到最后没有所得,但也很感自豪,觉得是自己挣的钱。
那时候和父母住在厂子的家属院里,每年三十的中午,厂子食堂都会搞聚餐,每个员工都会发些花花绿绿的餐票,一个餐票可以去食堂免费换一个菜,有荤有素。我妈平时人缘好,所以这个时候总能多找到很多餐票,可以凑成慢慢一桌好吃的,当时心里觉得妈妈真能干。
而三十晚上就照例要会奶奶家过年。奶奶就住在永定路里面,在永定路小学的对面,小学旁边有两个买各种小玩意儿的小摊。初一吃完早饭,妈妈就会带我下去逛,这个小摊里的东西都可好看了,有各种贴画,玩具,漂亮的气球,八音盒,汽车模型等等,在一个孩子的眼里那就是世界的美丽。每次妈妈都会让我选一件新年礼物,我总是挑一件相对便宜的,总想着等以后自己有了钱,一定要把所有的娃娃,贴画都买了。虽然那时候家里很拮据,但妈妈真的很好,从来都会让我觉得生活很是美好。
所以小时候过年心情还是不错的,在我十五岁以前,每年除夕我都可以熬夜守岁到大年初一早上,然后吃一大早的饺子,可是后来,年龄长了,觉也多了,再也没熬夜到凌晨了,最近今年更是没到十二点就睡了,年还是那个年,是心气少了,欲望多了,兴奋点提高了。
不过还好,过年起码意味着可以有个长假,让身体和心情都放松一下。作为北京人,从来没去过庙会也许让很多人不屑,但是不喜欢那种吵吵闹闹的浮华,更愿意自己清净地看几本书,想想事情。过去的一年还是挺有意义的,想清楚了很多生活上的事情,可以让自己从此以后活得不拧巴,更加认清了自己,让自己可以和自己更好的相处,一些人走了,无所谓可惜,一些人来了,希望有所惊喜。年可以一样的过,人还是要成长的。据说零八年是摩羯座很旺的一年,我期待着,那些漂亮的机会之门后面的惊喜。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