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的最后一天,来到了有纳西民族“紫禁城”之称的木府。
木府是丽江木氏土司衙门的俗称,木氏土司家族历经元、明、清三个朝代,据说鼎盛时期木府占地一百多亩,有近百座建筑。尽管它只是一座土司的宅院,但它的奢华与恢宏,并不亚于任何一座王公贵胄的官邸。据《丽江府志》记载,从前的木府殿堂巍峨、布局严谨,仅中轴线就有369米长,中轴线上分别有议事厅、万卷楼、护法殿等大殿,两侧房屋罗列,楼台亭阁,数不胜数;花园回廊,风格别致。其总体建筑风格为“仿紫禁城而建”。当然,我们现在看到的木府都是后来重建的。
历来喜欢参观这样的建筑和古宅,因为中国古代建筑中往往暗含了很多文化寓意,而房子的布局和陈列更是处处体现房主人的地位和文化修养。所以,要了解一个地方的民族和人文特点,去看看有代表性的建筑是很好的途径。这次在木府,讲解员给我们讲了很多有意思的典故。
【姓氏“木”】
朱元璋建立明王朝后于公元1381年派出30万大军征讨云南,滇西大理段氏地方政权被明军一举击破,远在滇西北丽江纳西族土司阿甲阿得审时度势,于公元1382年“率从归顺”,举人臣之礼,此举大获朱元璋赏识,就将“朱”字去掉了两个笔画,钦赐纳西土司为“木”姓,寓意土司为大明朝的骨干脊梁。从此纳西传统的父子连名制得以改从汉姓名字。
当地木氏土司为了保持其统治集团姓氏高贵,在社会各阶层推行“官姓木,民姓和”之制度。
当时的土司对儒家文化很是推崇,大力推行汉文化在当地的普及,从其建筑风格中也可以窥见一斑。 由于姓“木”,所以丽江古城与平遥等古城不同,没有四方的围墙,因为土司认为,木周围有城墙,就变成了“困”字。木府中到处可见流水穿行的低势回廊,也是取了木逢水则繁盛的寓意。
中原建筑多“座北朝南”,而木府则是朝向太阳和东方建造。东方属木,太阳和木为纳西东巴教中的崇拜物,亦为皇帝所赐纳西族之姓。因此,欲得“木”之气而盛的想法使木府的建筑采取了座西朝东的方向。
讲解员还告诉我们,古城内闻名的四方街,就是取名自木老爷的官印上,威震四方,权震四方的含义,之前,我还一直以为是因为广场上四四方方,取名四方街呢
【纳西族妇女】
木府内还有很多体现纳西族尊重妇女,以及纳西妇女勤劳勇敢贤惠的建筑和陈列。比如下面这两张照片,左边是古代很少见的屋檐——凤在上,龙在下,这在男尊女卑的时代,充分体现了纳西族对妇女的认可。右边就是纳西族妇女的传统服饰,图案仿佛天上的新月,也叫做披星戴月,预示纳西妇女勤劳的美德,有整日做工的寓意。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