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职场,越来越像娱乐圈,而且似乎比娱乐圈更为吸引大众的目光。毕竟明星们只是生了个好皮囊,不像我们职场的精英们,智慧与美貌并存,若再有点娱乐精神,那新闻的价值就不言而喻了。
去年EMC的Rebecca,这几日伊莱克斯门事件中的主角Jessica,真正让我们看到了职场上越来越泛娱乐化的特性。如果说Rebecca事件还是限于职场中上司与下属的矛盾,中国文化与外国文化的对撞,那么这次的伊莱克斯事件,无疑纯粹属于个人私生活问题,本来这种事在当下的中国并非罕见,可看点就在于这件事情发生在一个大公司年轻貌美的女白领和外企高层间。
这两起事件最初都是在外企整个圈子内被相互传播,进而被媒体发现了新闻看点而大肆炒作的。估计大家的工作压力都太大了,所以同事朋友间经常会群发一些有意思的mail来消遣一下,可往往内容都是从网上看到的笑话和搞笑图片等,而像这种就发生在身边的真实事件并不多,所以一旦抓到机会,大家心情的激动可想而知,于是mail被一转再转。这种心态很像与明星有着那么点联系的远方亲戚,别管是否经常见面,但起码有了谈资,也算认识了名人,这个时代,好名和恶名没人在乎,人们在乎的就是名气。
大众的娱乐心态也是可以理解的。知名外企,世界五百强企业中工作的白领阶级,在普通人眼里多少还是有些光环的。他们会普遍认为这些人素质高,够专业,生活品味好,眼见着他们也很不专业的和老板PK,很庸俗的和老外搞丑闻,心里一下子释然了许多,觉得这些人除了多读了几年书,其他的也没什么可羡慕的。所以,大众们也是很喜欢这样的娱乐事件的。
很多年前,波兹曼就曾忧心绝望地告诫美国社会说:“如果一个民族分心于繁杂琐事,如果文化生活被重新定义为娱乐的周而复始,如果严肃的公众对话变成了幼稚的婴儿语言,总之人民蜕化为被动的受众,而一切公共事务形同杂耍,那么这个民族就会发现自己危在旦夕,文化灭亡的命运就在劫难逃。”这句话,对于当今的中国社会同样适用,甚至更为贴切,当PK,露点等词汇已经不限于娱乐圈的范畴,当大众对每个社会事件都不做深刻的反省和认知,只是报以娱乐的心态窥望和传播时,我们整个社会将走向何方?
需要说明的是,这两起事件绝对不能作为外企文化的代表,只是个案罢了,在工作中,我们遇到的是更多专业有素养的同事和老板。但在整个事件的娱乐化背后,值得我们深思的就是,为什么外企越来越本土化的今天,会出现这些令人不安的变化?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我们该怪橘子不好,还是怪培育橘子的环境不好呢?虽然我不知道类似的Jessica在我身边还有多少,但是每天下班从工体路过,我就可以看到无数年轻女孩和年老的外国人相拥走过的场景。我仍然不敢妄言他们之间没有真爱,可是即使这样,每每看到他们,我都会不自觉地把头低下,为整个民族而低头。也许我太狭隘,太保守,但是始终认为要想获得他人的尊重,要从自尊开始,而自尊始于自爱。我们都想拥有更好的生活,可这些绝不应该以失去尊严为代价。即使娱乐,我们也要娱乐的有尊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