蜗居里的艰难爱情
(2009-12-17 10:32:03)
标签:
娱乐 |
前两天有人问我,看蜗居了吗?我很认真地回答,看了,而且很认真。也许有人会说,一部电视剧而已,用得着认真吗?我想说的是,我认真的不是这部电视剧本身,而是这部剧所反映的血淋淋的现实。
原谅我用血淋淋这样的字眼,但是,我看完之后,就是这么想的。虽然,这部电视剧和血腥根本沾不上边,但是,它用温和的笔触撕开了和谐的面容,我们看到的,是真实的骨与肉。
看过一些评论,说这部电视剧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因为它正中了中国亿万房奴心里的靶心。几乎所有的房奴都经历过海萍心里经受过的煎熬——这房子到底要不要买?买吧,倾尽所有(搞不好还要啃老)付了首付,一下子沦为赤贫,不敢吃好的,不敢穿好的,不敢娱乐,更不敢生病,更不能死——因为,死亡,在你买了房之后,已经有了更具体更复杂的含义,你死了,房贷就只能靠另一伴一个人承担了。那就不买。可是行吗?尤其是对于做妈妈的,哪个当妈的,不希望和自己的孩子生活在宽敞舒适的房子里,给她提供别的小朋友也能拥有的物质生活,不需要比别人好,但也比别人差。
房子是当下许多年青人心中的痛处。可谓又爱又恨又痛又痒。想买可是买不起。不买但又不行。不买房,老婆去哪儿找?所谓不栽梧桐,怎么引得来凤凰?爱情,在这样现实的环境下,显得有些奢侈。因为爱情,是一朵玫瑰,需要土壤,需要养料,需要阳光和雨露。这些,都是生存的基本需求。在狭小的鸽子房里,爱情,是很难成活的。也许有人会反驳我,难道身居陋室,就不能拥有爱情吗?不是不能,是很难。电视剧里的郭海藻和小贝之间,海萍和苏淳之间有爱情吗?有!但我们看到的是,这份爱,在很艰难地存活。如同石缝中求生存的小草,完全依靠它自身的生命力。面对一次又一次来自现实的冲击,有的能活下去,像海萍和苏淳的爱情,有的,就死亡了,像海藻和小贝的爱情。
一套房子,悄悄地啃啮着我们的心。面对与时俱进与日俱增的房价,我们捂着自己羞涩的荷包望楼兴叹。去年的时候,这些可怜的存款还够买间厨房,现在,连半间卫生间都买不来了。媒体报纸周围的好心人都在鼓励你,该出手时就出手,房价只会越来越高,你手中的钱,只会越来越不值钱。是不是像愚公那样,把自己的后半生,都砸到这套房子里?一砖一瓦地,连同岁月一起,垒起我们的梦想之屋,在我们耄耄之年,我们可以心安理得的躺在自己的屋子里,说,对于过去的岁月,我没有虚度。是这样吗?究意,我们在成就谁的梦想?
电视里的郭海藻最终离开了小贝投进了宋思明的怀抱。不能否认,海藻和宋之间是有感情的。但那是后来的事。宋的成功,在于他给海藻提供了一间温度湿度都适宜的玻璃花房,在这样的环境下,只要有一个机会,播下种子,开出花来,那是自然而然的事。而这个机会,可能是刹那间的感动,也可能是一份感激,或者,是在她失意的时候,你给她的那个拥抱。这样的机会,想要在海藻这样一个普通的,在现实生活里挣扎的女孩身上找到,实在是太容易了,俯首皆是。电视剧的结尾,是悲剧的,是符合大众心愿或者说是符合主流价值观的。简单的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而现实里,还有众多的郭海藻们,依然生活在她们的玻璃房子里,努力种植着玫瑰,看着它寂寞的开放。还有众多的郭海萍们在艰难地一分一厘地攒着一块磁砖的钱,她们早已经忘记了,还有爱情这一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