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再访淘大花园

(2007-06-24 19:26:39)
标签:

香港回归十年

 再访淘大花园

   

    走出香港九龙湾地铁站,就能见到B出口处“淘大花园”的醒目标识。按照标识指示的方向,穿过通道,走过天桥,就到了“淘大花园”。
    在“淘大花园”10多栋住宅楼的底座,是三层的淘大商场。中午时分,商场内外熙熙攘攘,很是热闹。还有很多的小食店,到了中午该吃饭的时候了,一间专营牛肉的食店更是热闹之极,很多学生穿着校服在排队买票。还有一间电影院,当天放的正是眼下最红的电影《加勒比海盗3》,完全版本,没有删剪。一切都是那么平和,看不到一丁点“萧杀”。
    也许有的人已经不记得这里曾经发生过什么,历史总是很容易就被遗忘,但是,就在我们想进入E座时,一名保安非常警觉地来和我们说话,他看见我们中间有摄影记者拿着器材,更是非常礼貌而又严肃地对我们说:“这里不允许拍照,也不准录音。”还说,如果我们要采访,请直接去淘大花园管理处。他的敏感,让我的记忆突然回到了2003年。
    就在SARS爆发的2003年,在全港因“非典”死亡的296名病人名单中,“淘大花园”的居民就占了42人。那段时期,在这所位于九龙观塘区的牛头角的私人住宅里,先后有超过300个居民受到影响。一时间,淘大花园成为海内外关注的焦点。
    “淘大花园”第一期是在1981年建成的,最后一期在1987年推出。这里的房屋面积有大有小,楼高超过30层,每层共8个单元。整个小区一共有19栋居民楼,从A一直排到S,数万市民日夜起居于此。其中,受疫情打击最大的是E座。2003年3月31日,港府首次发出“隔离令”,要求E座所有的居民留在家里进行隔离。次日晚上,港府采取进一步措施,把E座居民全部迁至远离繁华市区的隔离中心,隔离观察10天。面对非常时期的非常措施,E座居民虽然心情惨然,却也都从容出发。10天后,当他们重返家园的时候,楼下有居民主动发起黄丝带活动,欢迎他们归来。
    2003年的5月底6月初,我陪三联周刊的记者巫昂去淘大花园采访,因为是第一次去,我们一路问过去,一听见我们去淘大花园,所有的人都很惊讶,他们一面为我们指路,一面用奇怪的眼光看着我们,我们说着普通话,还有一个摄影记者拿着摄影器材,他们大概也猜测到我们的身份。
    淘大花园非常冷清,只有稀稀落落的几间商铺开门,顾客非常少。我们转了几圈,想找一个人告诉我们E 座怎么走,都没有。后来,我们自己找到了E座,这里的保安非常敏感,我们还没有走到门口,就被保安拦下来。
    我们直接说明来意,他们让我们去管理处,去了管理处,告知负责人不在,不方便接受采访。总之,那次的拜访很凄凉,采访也不了了之。
    如今,“淘大”已经“康复”,意外的收获是名气变大了。为了凝聚人心,淘大的业主委员会近些年来一直组织旅游、联欢,以及各式各样的公益活动,尽量把大家组织到一起。居民也都表示,不开心的事情已经过去了,我们要用开心的胸怀来迎接我们的明天。和SARS的时候相比,“淘大花园”的居民更懂得团结、互助的意义了。
(感谢实习生曾妍收集了资料和数据)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