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城芙蓉花,锦官自昔称繁华。
《二十四城记》,记录了一群人的故事,也记录了这个城市变迁的故事。420厂搬走了,建起了华润二十四城。每天从万年场过,看着新楼一天天拔地而起,却在这新与久的交替中淡忘了许多伤感的故事。
电影的编剧是贾樟柯和翟永明。我不懂诗,没有读过这位成都著名女诗人的诗,我只是去过“白夜”,从玉林的小酒馆,到窄巷子的大俗吧。我光是这么看,觉得她是一个很世俗的诗人,不过,也是一个养得起自己的诗人。
成都的东郊其实有很多420这样的厂,只是420最大,也曾经最辉煌。在这些厂里,都有从幼儿园到高中的子弟校、电影院、澡堂、商店、菜市场……总之,就是一个小城市。曾经,一到下班的时间,从这些厂门里,乌泱泱出来骑着自行车的工人们。在那个年代,工人是很吃香的,工作稳定,福利待遇好,社会地位也不低,家家都想自己的孩子去当工人。
突然有一天,他们有的人就要没有工作了,所以后来,东郊多了很多蹬趴耳朵的,卖黄角兰的,烤烧烤的,开出租车的……
他们艰难的生活着,有时回忆起年轻和洒脱,看着这城市越来越多的高楼,越来越闪烁的霓虹灯,有一点迷失地怀念着昏黄路灯下喝啤酒的日子。
这个电影,它就是讲述着我身边的一个个故事。这些故事甚至不够出现在商报上,出现在成视新闻里。他们就是在生活里跋涉的一群小人物。他们买不起二十四城,家里有着你觉得快成古董的家具,需要算计着买肉,他们不可能进电影院看这电影……
什么都在拆掉,拆了重建,我那中学的小楼,今年也要拆掉了……
城市的高楼越多,我们站在城市里,能看到的阳光也就越少了……
很谢谢贾樟柯关注并记录这一切。
大片强档的电影院里,这部电影挤出的一小点空间,无法吸引什么走进电影院的人。我不也没进电影院吗,虽然我一直说支持他。
要知道我们在电影里需要的有时不止是华丽的梦想。他真的是个好导演,真希望他有能力坚持。
成都,仅你消逝的一面,已经让我荣耀一生。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