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小心看到了北京台红楼选秀,黛玉组的比赛,起了一身鸡皮疙瘩。
我知道我这么说话很刻薄,因为我也是一个曾经站在过舞台上的人,知道那有多么不容易。可能不能怪那些女孩儿吧,只能怪我们如今这个疯狂选秀疯狂炒作的娱乐时代。
六岁第一次看电视剧《红楼梦》;七岁第一遍读《红楼梦》连环画;初中时,完整读《红楼梦》数次。最迷恋的时候,能背出小说中许多诗词及对白,尝试写过小续篇。在那个“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年岁,常常觉得自己的性格和林黛玉有那么多相通之处……
如今,家里依然挂着一幅爷爷为我写的《葬花吟》。
对于陈晓旭的辞世并没有像朋友们那样表现得惊异和惋惜,因为在我心里,她就是林黛玉。那一部电视剧,是《红楼梦》原著小说在荧幕上最完美的呈现,无可取替。
我不过觉得重拍《红楼梦》是一个笑话,说严重一点是个闹剧。尽管这样一部电视剧依然会投入大量人力物力,也不可不说可能他们非常认真仔细。但是,吃肯德基听周杰伦长大的孩子,哪儿有那样的古典的气质呢?这样一个物质的年代,所有的人又哪儿有那样沉静的心灵呢?
这已经是一个浮躁的年代,可能包括你包括我,我们无法否认。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