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看我真不是个与人为善的人

(2006-12-20 12:27:01)

    我首先自我检讨一下,我真的绝对是那种自己不怎么样,却狂爱挑别人刺儿的人。除了盲目的喜欢之外,要让我心悦诚服地说好,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因此,我真不是个与人为善的人。

 

    比如看完张艺谋的满城的黄金甲,我也想随着大流,跟着大家高高兴兴地说了好,然后面带欢笑各回各家来着。哎,可是,我还是说不出口。

 

    我不能绝对地说这部电影好,但是我也不能完全地说它不好。我说了,看用什么来做参照。比如,要是跟让我睡着的《十面埋伏》比;要是跟让我狂笑的《夜宴》比;要是跟让我无奈的《无极》比,好吧,它还算好。但是,这些参照是不是也太……

 

    毕竟,这部电影投资三个亿,光是首映礼就号称花了六千万。这么多钱不管是烧了也好,踩了也好,总要让人觉得值。

 

    说这个好像跟我们没什么干系。但是,我们花钱进了影院,花了比其他电影更多的钱,总也要让人服才行吧。

 

    在以往两部所谓大片当中所出现的问题,张艺谋不能不说有所改进。

 

    首先,自己要是编不好故事,就干脆借别人的吧。 曹禺先生的《雷雨》,多么经典的悲剧故事啊!谁再敢说这个故事立不住脚?!我都不依!可是,这也正好是在故事情节上的悲剧所在。全中国人没有几个不知道《雷雨》的吧,所以也就没有几个猜不出黄金甲的故事梗概。人物关系没有了一点神秘感,没有了那种丝丝入扣,扣人心弦,抽丝剥茧的紧张感,就又在故事上垮掉了。

 

    其次,张艺谋对于色彩的偏好绝对是这辈子也改不了了。当然,也不用改,这就是他强烈的个人风格。可是,中国画也讲究个留白,张导的电影却从不留白,任何时候,色彩都是满满当当,甚至要溢出来,在视觉上,我真的不觉得是一种多大的享受,我会很累。就像影片高潮部分两军对峙的那场戏,如蝗虫一般的黄金甲士兵冲进皇城的时候,我就没有觉得震撼,而只是一种怪怪的感觉。或许有人说,这就是他的标签,那好吧,只是我不喜欢而已。

 

    还有,张导拍戏一贯追求画面的完美和细节的考究,这没有错。可是,有时候对每一个细节的过分考究就会分散影片的重点,拖掉影片的故事。我还是坚持,好的电影内容为本,形式永远为内容服务。

 

    看完电影在我忍不住发表议论的时候,哥们儿打断我说:“别说啦,挺好的,国产电影拍成这样很不错了。”我说的毕竟只是个人对影片的看法,一百个人有一百个看法,毫无对错,可是我不赞成“国产电影拍成这样”的说法。国产电影哪儿比外国电影差啊?在我“最喜欢的电影”这一栏中,永远填的都是《霸王别姬》。可能我承认在影片特技上中国导演还比不上许多外国导演,但是在其他方面,一点儿也不比别人差。中国导演其实更具有一种人文的精神。我最近看的《好奇害死猫》就不错啊,连主旋律片《云水谣》也出乎我意料觉得很不错。内容和形式兼备的《无间道》被好莱坞大导演翻拍完全拍不出任何花儿来。就拿张艺谋自己来说吧,之所以还去电影院看他的电影就是因为没有对他完全失望。在大骂了《英雄》和《十面埋伏》之后,突然出现的《千里走单骑》让我觉得惊喜和感动。在偶尔回过头去看《秋菊打官司》、《大红灯笼高高挂》时,觉得真是不愧大导演的称号。再看《有话好好说》,觉得拍摄手法和理念都是一部满前卫的电影啊。可是,他一拍什么大片,就好像找不着北了,膨胀了。

 

    不过我还是要承认,张艺谋和张伟平这对搭档,聪明得脑袋上都不长毛了。懂得在什么时候用什么样的人来不断标高自己的票房。周杰伦被加重戏份,演绎了一个讨好的角色,就算他梳起头发,弄干净脸时让人惊觉他真难看,可是谁也挡不住他洪水猛兽般的人气。看那场场爆满的影院,相信巩姐和发哥也没有他那样的号召力。

 

    刘烨演得有些过,周杰伦和李曼是片中少不了可也基本出不了彩的角色(怎么和我在话剧中的角色一样),巩俐、周润发、陈谨、倪大宏都不错,老演员,好演员,还是懂得拿捏。

 

    说到这儿又想起了我们的话剧。在上一遍串完之后,导演说过这样的话:“你们现在的戏,如果让大家不花钱,请大家来看个鲜,那是没问题了。谁都会叫个好,说你们不容易,可是,如果进了剧院,人家花钱来看了,就不能不允许人家挑刺儿。观众不是可以糊弄的,每一个小缺点他们都看得非常清楚,他们不会因为你们不是专业演员就原谅你们,因为他们是花钱来看戏的。”

 

    的确,这可不是慈善事业,送与专业的张导共勉。

 

    或许我真是太刻薄了,也是因为对张导期待太高嘛,呵呵。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要成熟!
后一篇:讨厌过节!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