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南河,望江楼。我的大学就在河边)
很巧地拨到中央四,正在播的纪录片《再说长江》刚好放到讲述成都,讲述府南河和都江堰的一集。说实话,现在每当在什么电视节目里看到有关成都的影象,都会微激动,很认真很认真地看下去……
我要怎么样去形容成都的好?气候好,吃得好,玩得好,山美水美人更美?一个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这只不过是外在的成都,这只不过是别人眼里的成都,或许,它并不是我的成都。我并不想去“推销”成都,我并不以看到从成都归来那些游人满足的表情为荣,我也不觉得一个外地人在成都待上一个礼拜然后啧啧赞叹就证明他了解了成都的好。一座城市的好,是要你融入其中去呼吸到的,那是要用时间去堆砌,用耐心去体会的。
或许现在很难想像,其实,我曾经很厌恶成都的。那是在我高中的时候,我发誓要考到外地去,我说,我讨厌成都总是雾沉沉的阴天;我讨厌成都人只说成都话;我讨厌成都人井底之蛙般的总是妄自尊大;我讨厌那种闲散悠然的生活态度……
这种态度在上大学之后不知不觉的转变了。我开始觉得阴天的温润滋养了成都女孩水嫩的肌肤;成都话的魅力正似绵里藏针;生活是用来享受的,小富即安也并非什么不好的态度;老天给了成都如此沃野,我们为什么不能安然地去闲散呢……
况且,这个城市也不只是浅薄享乐的温床,她丰韵的内涵,美丽的历史,是可以一丝一丝用心去体会的。在青石桥那片老民居尚未拆除的时候,我曾经在一个傍晚,在小巷里绕来绕去地走,那门槛边蹲着的懒猫,那穿街走巷的吆喝,在喧哗的城市中能让你感觉到一种宁静和沉淀。在青城山上的道观里,喝着毛梨酒,看着窗外的一对白头翁,听爷爷讲张天师得道的故事。或者再远一点,躺在藏区草原上清澈的河水边,阳光透过盖在脸上的帽子,送来高原的气息……
好像又说远了……
只是说成都,说这座城市。我曾经以为,我会在她的怀抱里终老一生。可能有的时候,我会突然奇怪自己为什么会离开她到了另一个城市。并且,当生活一天天继续,你会发现迈出的一步收不回来,只能不停往前走。至于为什么收不回来,我也说不清楚。
但我也会想,如果没有离开,没有这样的距离,我还会不会这么深刻地体会到成都的好?每当我回家,每一眼看到的,每一分体会到的,都用了百分百的心,去体会,去理解,去吸收,我又会不会从成都的表看到成都的里,那么地,更加地,爱她呢?顺顺当当三五年后,我会不会像十多岁时,觉得她烦呢?
就像是现在,我也不能用文字,用语言去描述我的那个成都,描述她的好,尽管我心里有好多的图画,好多的感觉。
想起大学毕业时,大家曾一起约定过,在外面拼够了,累够了,老了的时候在成都买上房子,然后一起养老,打麻将。呵呵,要都有家有口了,哪儿能够再过这样的生活呀!
不过说实话,我要是有孩子了,真的希望她能生在成都,长在成都,说成都话。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