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菡同学是个南昌姑娘,广电班著名美女,封个班花是不为过的。
叶菡同学可算是“琼瑶型”美女,娇小玲珑,肤白如雪,长发乌黑,大眼水汪汪,小嘴红艳艳。在大三那年夏天,叶菡曾经搬来我们寝室住过一段时间,那个时候,她,桂桂和我,每天晚上洗得香喷喷了之后,出现在学校周围酒吧、音像店、烧烤摊等各种场所,那段时光,几乎是大学生活中玩得最开心的日子。
叶菡是一个神经大条的姑娘,没什么心思,有时候会觉得她傻傻的。她本来年纪就小,好像也没什么可烦心的,像个娇小姐,似乎宠她是应该的,不过我和桂桂都不宠她,有时还故意逗逗她。毕业之后,她去了澳大利亚,偶尔会在网上碰到她,聊两句,一直没见过面了。
昨天,已经学成归国的叶菡来北京找工作,毕业四年后,我们第一次见面。
除了长发变短了点,从外表上来说,几乎没什么变化。我们聊了一下午,口干舌燥。
说实话,我曾经怀疑,像她这样一个娇小姐,去到那么远的地方,怎么一个人去适应,去坚持呢?看来,我们真是不能低估人的潜能。她不仅适应了,坚持了,完成了,并且还过得很好。这两年多来,一直自己打工养活自己,有时挣得多,有时挣得少,但从没有捉襟见肘过。最后,还把妈妈接去参加了自己的毕业典礼。在打工的时候,叶菡弄伤了腰,但她并没有停下来,现在作下了病根,这也算是在国外的生活给她现在留下的伤痛。
我发现,她真是更成熟了,比以前那个傻姑娘更多了头脑和想法。比如她对自己几年生活的体验,对自己现在的认识,把自己所处的位置,所面临的具体情况都摆得很正,对于很多留学归来的人来说,这较比难得。
很多在大学时并不要好的同学,毕了业,见了面,聊的话可能比大学四年都多,彼此的感情也突然比四年都丰厚。比如老沫,比如小丹,比如叶菡。这不仅是因为在每天忙碌烦乱的日子里,我们怀念学校里的天真和共同度过的校园时光,更是因为,走出学校这几年,我们都漂泊在外,吃过苦头,有过彷徨,比起其他人来,更多了对生活的历练,对孤独的体会,有着对家的思念和必须的坚强。所有的一切,就像是在逆水的河滩,拉着绳子,一步一步艰难前行而来的。
记得曾和叶菡说到过,离家在外的日子,有时候会突然孤独得难以承受,会放上很轻的音乐,留下一盏很暗的灯,静静地,随便地,流着眼泪。她告诉我说,她曾经整整哭了一个月,我能理解,我们都是这样,曾经承受和习惯过孤独的人,不管是不是还是爱哭,内心都有一份难以言说的坚强。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