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生活是一个大迷宫

(2006-05-07 10:24:06)

    今天看到一篇别人写的东东,题目是:《五一节,在家享受蜜糖一般的孤独》。很想抽她。

 

    用“蜜糖”来形容“孤独”,几种情况:

 

    第一,阿Q式的自慰情结。有的人分明过得不好,但是却不想让自己显得太凄凉,给别人一个伪装的笑容倒是其次,重要的是要给自己心理暗示,让自己相信自己的生活正处于一种独特的个性空间当中,非平凡的正轨可以比拟,或许以这种故作坚强的洒脱还能引来周围人艳羡的眼光。

 

    第二,以幸福的姿态俯视周围不幸福的面孔。有的人已然过上了自己想像中的幸福生活,看着周围还在挣扎的人,真是不由得想要显摆一下。比如开着小车问人家还在苦苦存钱付房子首付的人什么时候也整匹小马一起去兜风;比如挽着男朋友问人家一直独处闺中的人啥时候结婚……

 

    第三,她根本不知何谓“孤独”。习惯了忙碌,习惯了陪伴,习惯了两个人的甜腻依赖,习惯了一群人的热闹欢笑,哪怕是一个晚上的独处,就会和“孤独”联系起来。说不定还会自己点上蜡烛,洗个泡泡浴,喝杯小红酒,放上Norah Jones,觉得今夜的寂寞真是让我如此美丽啊!其实,这不过是突如其来的顾影自怜而已。

 

    有的时候我觉得自己挺刻薄的,看着一个题目就这样的去揣测别人的所谓心理,其实我到是有点居心叵测,心理阴暗,叫嚣着那够不着的葡萄酸吧。

 

    看完了全文,发现这个人不折不扣属于第三种,那好吧,我就不抽她了,不知者无罪。只是她所谓的孤独并不是孤独,而不过是偶尔小小的自由,牵扯着无数牵挂和眷恋的小小心理出走罢了。所以她才会觉得如“蜜糖”一样吧,人对在正常轨道中偷来的小小自由,都会觉得像蜜糖一样甜,这和孤独无关。

 

    没有真正寂寞过的人不知道什么叫孤独;没有离开过家的人不知道“家”的真正含义;没有去尝试忘记过的人不知道什么叫刻骨铭心;没有失去过的人永远不知道手边的东西有多么珍贵……

 

    我说过,我可以习惯孤独,但我绝做不到享受孤独。如果要没有孤独过的人来试着孤独一下,不知道她还会不会用到“享受”这个词,当然,“蜜糖”我就连说都不用说。

 

    而同时,我也不知道,如果我也过上了非Single的生活,无论什么都开始忙碌开始经营起来,我会不会也对偶尔偷来的自由冠上“香浓的寂寞”这样的称号。

 

    又开始想像别人的生活了,或者说是自己想像中的生活,不仅是想像,恐怕还是“想要奔向”。

 

    在中国近现代的作家当中,我的偶像是钱钟书先生,我甚至习惯了在每次说到他的时候,名字后面都很自然地加上“先生”二字。他博学,他儒雅,他笔锋犀利为人却温和,他坚持原则处事低调,而且他数学也很差,当年考清华大学的时候数学只考了19分。

 

    钱先生的一句话,无论在什么年纪,只要你第一次看到的时候必定先是觉得豁然开朗,之后思考一辈子,却永远想不明白;想以此为鉴,却永远重蹈覆辙。——

 

    “围在城里的人想逃出来,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对婚姻也罢,职业也罢,人生的愿望大都如此。”

 

    我们一直在往前冲,去抓住想要的东西,也在一直往后退,去躲避不想要的东西,一前一进,有时候就成了矛盾。

 

    你现在最想要的东西,得到之后,发现可能其实味同鸡肋;你现在最想过的生活,过上之后,说不定会带来新的负累。对现实不满了,你就会开始回忆过去,因为离你又远了,那时候原本以为是磨砺的感觉,说不定又成了美丽的回忆,你甚至可能想,如果那个时候继续那种生活……

 

    围城的道理每个人都明白,可为什么我们还是永远不安于现状,不断地冲进去冲出来,冲进去冲出来呢?

 

    生活其实不止是那一圈城墙围起来的城,它更像是一座迷宫。在迷墙里转着,觉得转出这个困局,外面就是那传说中的梦幻岛,完美动人。殊不知,转出一道墙,又转进了下一道,而且可能更复杂。

 

    不管怎么说,还是要继续转着,我们想简单生活的愿望在现实中并不容易实现。生活这个大迷宫,不管它有没有规则,或者最终真的有没有出口,反正我们都是要继续走的,不满带来的动力,有的时候颇为强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