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杜梅朵朵
杜梅朵朵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67,553
  • 关注人气:78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杜梅:不能让孩子产生积极行动的书,不是理想的读物

(2019-05-11 20:52:22)
分类: 杜梅的书
深圳儿童文学创作群像 | 杜梅:
不能让孩子产生积极行动的书,不是理想的读物

晶报 2019-05-10


最近十年来,深圳儿童文学生态渐成气候,深圳儿童文学作家相继涌现,呈现出集团军的态势,深圳儿童文学作品遍地开花,在全国范围内备受瞩目。

陈诗哥、袁博、袁晓峰、周其星、杜梅、郝周、郑枫、苏曼华、张黎明、严爱慈、饶远、吴依薇、老墨家族、刘克勤、关小敏、安小橙、麦芽、刘海龙、几何、王聪、古净、西西、张爱琴、余枫等大批深圳儿童文学创作者的作品在全国儿童文学大刊频频露面,屡屡斩获儿童文学大奖,成为国内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深圳儿童文学作家的创作不仅有鲜明的特点,还有其独到的文学主张。如陈诗哥在文体上打通童话、诗歌和散文的界限,在精神内核上试图打通文学、哲学、人类学、信仰之间的隔阂。他的《童话之书》是关于童话的思想精华集,故事跨越古今,纵横中外,想象力大胆,思想深邃。袁博则称自己的动物小说为自然史动物小说,每部动物小说的主题一脉相承——由动物小说的形式为大自然书写一部历史。

同时,深圳的儿童文学阅读推广也走在国内前列,拥有全国数量最多的民间儿童阅读团体,如三叶草故事家族、爱阅公益基金会、深圳彩虹花公益小书房等致力于推动优质的儿童阅读,影响了全国数十万家庭。从2014年起,深圳启动深圳十大童书评选,每年从新出版的全球童书中选出10本优质童书进行推广,在国内有显著影响力。爱阅公益基金会则携手国际儿童阅读联盟,设立IBBY-iRead爱阅人物奖,授予全球范围内在世的促进儿童阅读领域推广和发展的个人,每两年一届。

经过多年培育,如今深圳儿童文学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融创作、批评、推广于一体,焕发出蓬勃的生机。

这些深圳儿童文学创作者起点高,有学养;有思考,不跟风,他们的作品既表达人性之爱,又关注社会问题,形成个性鲜明的艺术风格。站在新十年的节点,晶报记者采访了一批深圳儿童文学作家领军人,他们是如何投身于儿童创作道路的?对深圳儿童文学的未来有何期许与展望?听,他们在向读者的灵魂作耳语。

本期,记者采访的是儿童文学作家杜梅。她用善解人意的笔写出了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的喜悦、兴奋、孤独与质疑。

 

杜梅,儿童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家庭教育学者;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儿童阅读提升计划专家组成员。

主要作品有小说《男孩阿不》《女孩范贝西》《青苔街往事》《爱我的人请起立》《铁是铁
钢是钢》《风吹过的夏天》,童话《噼里啪啦班的兔子》,绘本:种子去旅行系列等。2014年和2016年,《女孩范贝西》《男孩阿不》《青苔街往事》分别入选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向全国青少年推荐百种优秀图书2017年,《男孩阿不》荣获广东省有为文学奖第一届平湖杯儿童文学奖优秀奖。2018年,《噼里啪啦班的兔子》荣获首届广东省好童书。


晶报:您是如何走上儿童文学研究或创作之路的?

杜梅:我很早开始写作。最初写散文随笔和小说。后来从文化记者转做教育记者,关注点自然而然就转移了。但从记者变成作家直接原因是,好友从北京来深圳出差,送了一套自己的书给我。她是儿童文学作家,写了许多书。看了她的书,我心想,这样的故事我也有许多啊。于是,就写了两个故事,后来都出版了。

好友后来又介绍了人民文学出版社的资深编辑王瑞琴老师给我认识。王老师是哈利·波特系列的责任编辑,业务能力特别强,人也很正直。她比较欣赏我的文字,经常夸我。她说:杜梅,你写得真不错。你不要急,也不要在乎什么奖不奖的,只管慢慢写。在她鼓励下,我慢慢地开始把写作当正事儿来做。应该说,王老师是我的伯乐吧。在认识她之前,我也写过两本书,没有什么反响。但是,我在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三本书,全都入选了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向全国青少年推荐百种优秀图书


晶报:相较于一般类型的文学作品,创作给少年儿童阅读的文学作品,写作上有没有特别需要注意的地方或者技巧?

杜梅:个人认为,一个合格的儿童文学作家,首先要有符合人类良知的品德。因为,真善美是人类普遍而永恒的价值观。其次,好的文学作品要能引发孩子思考。最后,想象力、趣味和知识性也很重要。儿童文学作家应有唤醒孩子内心种子的能力。


晶报:您认为什么才是理想的中小学生语文课外读物

杜梅:理想的中小学生语文课外读物,读罢能带给孩子心灵震撼,让他感受到温暖和美好、促使他积极思考,比如引发他质疑和反思,或者产生自己也想去追寻梦想的行动。总之,那些看完,不能让孩子产生任何积极行动的书,肯定都不是理想的读物。


晶报:能谈谈创作童书时保持旺盛创作力的秘诀吗?

杜梅:我的写作谈不上旺盛。因为记者本身每天也要写稿。所以,我的童书创作实际上是业余爱好。我对写作的深刻认识只有两个字:坚持。状态好,就多写几行,假如倦怠,就少写一些。但不能老不写。一旦长时间不写,创作激情会消失。坚持的秘诀是喜欢。儿童文学作家不仅要有一颗童心,还要对孩子和孩子的世界真正感兴趣。如果你烦小孩,那就赶紧别写童书。

晶报:在您自己的作品里面,有哪一本是最满意的吗?

杜梅:童话《噼里啪啦班的兔子》。这本书让我伤感许久。我觉得,小孩子面对力量强大的大人时,那种绝望,大人是无法理解的。噼里啪啦班的兔子们原本是有嘴巴的。但因为大人不想听他们说话,他们的嘴巴就消失了。之后,老师们又因为孩子们没有嘴巴,无法沟通,拒绝做他们的老师。直到第26个老师的到来,希望也降临到噼里啪啦班.......

杜梅作品《噼里啪啦班的兔子》

晶报:在您看来,深圳儿童文学创作的大环境如何?

杜梅:跟岭南葱郁的自然环境一样,深圳是一个特别开放和有朝气的地方。走在大街上,看着眼前一张张自信的脸庞,我时常会恍惚,觉得那一个个挺拔的身影,其实是一棵棵果树,不知道什么时候就结出了许多令人惊叫的果实来。这是我的认识:年轻人多的地方,梦想就多,惊喜也多。深圳是一个奇迹不断的城市。我认识的几位深圳儿童文学作家都很低调努力,他们一定会创造出令人瞩目的成绩。作家是一个孤独的职业,过于张扬,爱热闹,很难沉下去,不沉下去就写不出深刻的作品。

晶报:最近有什么写作计划?

杜梅:我对手机瘾对孩子的影响比较关注,想写一个这样的故事:对那些我们看起来无能为力的事,能不能做点什么,哪怕只是思考。

小说目前已经进入修改阶段。

 名家点评

耿立(散文家,诗人):评杜梅《噼里啪啦班的兔子》

我非常喜欢杜梅《噼里啪啦班的兔子》构思童话故事的这种传奇色彩和叙事的角度。她是以球球老师的影子作为一个叙述者来安排故事。影子也是作品的一个形象,他是见证者,也是发现者,更是一个反思的智者。

杜梅的故事的代入感,借助的是传奇性。她的传奇性,是在诗意、唯美的描写基础上的。她设置了故事的氛围,在这氛围中,传奇的故事开始了。这些故事如果抛开童话的色彩,其实都是发生在现实生活中的。那些小兔子身上,我看到的是我的孩子的童年和小学的时光。我感觉,杜梅像施了魔法,使我的孩子也成了噼里啪啦班的一员。现在社会上,很多孩子患了自闭症,那不正是一个一个失去嘴巴,失去心灵嘴巴的小兔子么?

刘颋(《文艺报》评论部主任):任何一部儿童文学作品都可能影响孩子的成长

杜梅的《青苔街往事》是关于青春的成长伤痕的文学。生命个体如何走出他的伤痕,如何走向他的未来,是这样的作品最大的价值和意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