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没有时间观念,因为父母没教会孩子安排时间

标签:
沟通技巧家庭教育教育亲子关系育儿 |
分类: 转载分享 |
孩子没有时间观念,因为父母没教会孩子安排时间
亲子微时光
小孩子没有时间观念,有的表现为明明时间很充足,却总是着急地催促父母快一点,有的则表现在总是磨磨蹭蹭爱拖延。
这是因为孩子的眼里只有“现在”,他们感受不到时间流逝,也并不觉得时间珍贵。父母们可以通过这三个方法,树立孩子的时间观念。
1
教孩子认识时钟、感受时间
有很多爸妈共同的烦恼就是孩子不论是穿衣服还是刷牙洗澡,都能玩起来,更不用说写作业了,不管大人怎么催就是不改。
这样的孩子要不是因为真的没有时间观念,认为时间总是很充裕,就是因为父母包办太多而产生了依赖性。
研究证明在每个房间里都放一个时钟,有助于孩子认识时间的观念,爸妈还可以给孩子买一个卡通的闹钟,让他自己设定每天早晨起床的时间,也免得孩子把起床气撒在父母身上。想当初我们上学时,都是靠生物钟,每天到点自动醒来,根本不需要大人喊。
当孩子还不足够认识并记住钟表的时候,家长可以利用沙漏或计时器来让孩子在既定时间内完成任务。比如给孩子一个两分钟的沙漏,让孩子在沙漏漏完前把牙刷好,或是孩子吃下一口饭,家长数到多少秒后便要把饭吞干净。这都能帮助孩子直观地感受时间。
家长们还可以和孩子玩计时的游戏,比如穿鞋用了几分钟,有没有比上次快;洗澡用了多长时间,谁洗澡是最快的等等;这样可以让孩子体会到每件事要花费多少时间的概念,也能让孩子习惯有意识去思考留给自己完成任务的时间究竟充不充裕。
https://inews.gtimg.com/newsapp_bt/0/5745872268/1000
2
让孩子做时间预算、安排时间
有些六七岁的孩子,他们知道时间的概念但是欠缺时间管理能力,家长不如让孩子把一天中要做的事情列出来,并对其进行分类:
哪些是必须要做的事,如刷牙、吃饭、洗澡睡觉等;哪些是孩子想做的事,如看电视、玩手机、和小朋友出去玩等。
同时让孩子对这些事情所花费的时间进行一个预算,而一天下来所有的事情所花费的时间肯定不会和预算一模一样,这时家长就可以让孩子说出哪些是因为别人而浪费的和因为自己浪费的,并让孩子自己给出对策。
启发孩子去思考,而不是教他该如何做,把列计划和时间预算变成一种游戏,制表或是制图本身也是游戏的过程,孩子会更乐于接受。
当然,这样的每日计划一定要持之以恒才能有效果,孩子体会到有效管理时间的好处,也越容易实现自我管理。
https://inews.gtimg.com/newsapp_bt/0/5745872269/1000
3
让孩子明白时间的价值
人到中年,更能感觉到时间的弥足珍贵,只觉得“时间都去哪了”,而孩子通常不会有这样的意识。
仅仅告诉孩子“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很难让孩子真的学会珍惜时间,他们只有亲身体会到有价值的东西错过了无法重来,才会慢慢明白有效利用时间的珍贵之处。
而这个价值,正是孩子认为有价值的事情,先鼓励孩子去做他喜欢的事。举个不恰当的例子,是不是很多家长都会对爱玩手机的孩子说:“你把作业按时做完了,才能玩一会手机。”这时有的孩子会耍赖,家长立场一定要坚定,有的孩子会乖乖完成作业,然后享受玩手机的时间。
很多家长不认为玩手机对孩子有价值,但在孩子眼里可能是很感兴趣的事,如果实在改不了,家长完全可以利用这份兴趣促进孩子做其他事情的效率,当然,更好的方法是父母多陪孩子找到健康的兴趣爱好。
孩子只有对一件事有所期待,他才会发自内心的去提高效率。
https://inews.gtimg.com/newsapp_bt/0/5745872270/1000
“事事被父母安排妥当的孩子,就像算盘上的珠子,拨一下、动一下。”
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和管理时间的能力,要从小开始,若是等上学后才开始着急,想要改变就会更困难。
家长们在引导孩子树立时间观念时有了耐心,也就不会在放手让孩子自主时感到焦虑,因为你们的付出一定会有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