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孩子受委屈,你的第一句话竟能决定孩子一生!

(2018-06-09 11:47:00)
标签:

沟通技巧

家庭教育

教育

亲子教育

育儿

分类: 转载分享

孩子受委屈,你的第一句话竟能决定孩子一生!

育儿团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606/3f7a494f1c0c439c8fc2bb0281ab928f.jpeg

作者:王倩、张馨冉

本文由:知子花家庭教育(zhizihuajy)

几天前的晚上,表姐气愤地给我打来电话,诉说她儿子在学校被欺负的事。

表姐的儿子上小学,那天放学回到家,脸上有一道浅浅的伤痕。她赶紧问怎么回事,儿子轻描淡写地说,没事,走在路上被树梢划了一下。表姐说,其实她看得出,那应该是人为的,可儿子不愿说,她也没办法。

她又疼又气:小小年纪,就特别能忍,你说这孩子是不是傻啊?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606/83e2ee8570f84d5eb976520edef991c9.jpeg

当孩子受委屈的时候,父母一定要抓住时机,教会他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学会想办法克服困难。

在普吉岛的某亲子度假村,一天下午,孩子们上完网球课后,因为工作人员的疏忽,一个澳洲小孩被遗漏在了网球场未带回住宿区。

当年轻的工作人员发现人数有误后,惊慌失措地返回场地将孩子带回。

孩子因为在无人的场地一个人待了很长时间,又害怕又无助,脸上挂满泪水。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606/d5927d1b35e84dc7abbfd0892330a2fd.gif

这时,母亲出现了。试想,如果你是这个孩子的母亲,在知道孩子的遭遇后,看到自己孩子这幅可怜兮兮地模样时,你会怎么做?

很心疼,很愤怒,怒骂工作人员?还是向上级投诉这位粗心的员工,要道歉,要赔偿?

让人意外的是,这位妈妈蹲下来安慰她4岁的小孩说:“已经没事了,那位姐姐因为找不到你而非常的紧张难过,她不是故意的,现在你去亲亲那位姐姐的脸颊,安慰她一下。”

听到妈妈的话后,那位4岁的小孩,垫起脚跟,亲了亲蹲在她身旁一脸歉意的工作人员的脸颊,并且轻轻的告诉她:“不要害怕,已经没事了!”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606/29ae5d3123094ce29f94a50dafb76b2a.jpeg

这个很可能成为“车祸现场”的冲突事件,就这样被这位母亲温和机智的化解了。

对于她的做法,你怎么看呢?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孩子的自我认知有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孩子通过和周围人的交往,尤其是和成年人的交往中逐渐明晰自己的生命角色,了解自身角色的生命内涵,初步体验社会的秩序与规范。

每个人都会经历一个这样的社会化过程,但人与人又的确会有能力、素养与品质等方面的差距,问题就在于他们所接受的教育的不同。

更加具体地说,就是他们从周围的人群中所感知的信息不同,这些不同最终熏染出了不同的孩子。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606/2e21b6f7ee064630899015b728a39827.jpeg

那么作为爸妈,我们该如何熏染呢?

1、言传身教

我们的态度影响孩子的为人处事,我们可以给孩子一些规矩,在规则制定过程中,鼓励孩子发表自己的意见,尊重他们的想法,最后通过协商达成一定的共识。

让孩子遵守自己参与制定的规则,他会产生一种责任感、义务感和成就感。

2.不侵犯他人、不伤害自己

不侵犯他人,包括他人的身体和他人的物品。比如,委屈了允许哭,愤怒了允许叫,但不能伤害别人和自己。

明确交往中的界限,强调界限感,既可以保护孩子的自尊也可以提高他的情绪控制力。

3.不过度介入

面对事情,父母要做的不是替孩子怎样,而是启发孩子思考问题出在哪里,并鼓励孩子自己解决问题。

其实有时候,问题解决的关键并不在于技巧,而在于我们是否具备一个教育者的角色意识,我们重在让孩子学会自我成长。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606/8415f47e8abe430d9010a6a44cdde9c1.jpeg

当然了,在做到这些的前提是,面对孩子的问题,我们首先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保持冷静。

就像我表姐一样,每个父母遇到“孩子”就会被触动情绪的按钮,一方面是因为归因方式、原生家庭等等,另一方面就是因为:这是自己的心头肉啊!

我们总想要无条件信任自己的孩子,全方位接收孩子的反馈,他说他被欺负了,我们就心疼;他说他被误会了,我们就着急;他说他被批评,我们就愤怒。面对孩子的委屈,我们总会失去理智。

所以,我们必须学会一些处理情绪的方法。

1.给情绪设定“红绿灯”

当情绪要爆发的时候,可以深吸一口气,选择积极暂停,暂时离开现场让自己稍稍冷静一下。然后学习“我信息”的表达。“我看到...我感到.....我希望...”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606/85fd16a4cbea4c25ae857707b545e854.gif

比如:“睡觉时间到了,我看到地板上到处是玩具,你还没有洗漱,我感到很着急,按时睡觉对你的健康很重要,我希望你能做好自己的事情准时上床睡觉。”这样就把自己的观点和事实区分开了,避免了对孩子乱下评论,又表达了自己的情绪。

2.训练自己掌握“情绪解剖术”

我到底遇到了什么事?这件事里的哪些细节引发了哪种情绪?有什么具体问题需要被解决吗?如果把这件事放到一个星期或者一个月以后看,还重要吗?如果我现在去做一件别的事,会对这件事的解决有帮助吗?如果对别人转述现在的情况,我可以在五分钟里说清楚吗?

然后,试着把这件事对一个你信任并且敬佩的人转述一次,90%的情况下,它会变成一个笑话。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606/864fce2d47654ae3976d7ca1ba5ca666.jpeg

冷静下来,有了积极的情绪才能正确的处理事情,客观的看待问题,进行资源的整合,最后帮助孩子处理他的负面情绪。

与孩子共情,接纳并帮助孩子处理负面情绪

设身处地的理解孩子,共情孩子,有时候孩子哭闹是其内心矛盾和冲突的释放,我们先要理解孩子必然是害怕的、委屈的,接纳孩子的情绪,“妈妈知道你很害怕”,甚至拍拍孩子的肩,接下来让孩子安心的表达出愤怒。

“发生这样的事情确实很愤怒,那你最难受的点是什么?”让孩子真实的表达自己的委屈、甚至是羞辱,关注孩子的感受,帮助孩子一一处理冲突中的负面情绪。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606/3dfdc0825d69481a983e762c7d377f1b.gif

引导孩子以恰当的方式表达愤怒

不要指责孩子,或者义愤填膺的批评孩子的不是,“忍”字当头和以暴制暴均不是良策。我们要允许孩子诉说出自己的愤怒,但绝不以报复的心态回击,教会孩子一种义正言辞、临危不惧的态度和威而不怒的问题应对方式。

与孩子一起讨论,寻找应对的方法

事情都很容易得到解决,但是一味地说教或者直接“挺身而出”只会让孩子感受到他的无能,我们要跟孩子一起讨论、一起寻找应对的方法,让孩子以他可以接受和做到的方式,去解决问题,获得成长。

我们是父母,更是孩子的教育者,在遇到问题时,我们不总是那个只把孩子护在身后的英雄父母,而更是正确引导孩子解决问题的教育者。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606/5b302a87bcab4347b666a9f16552d378.gif

在一定程度上学校是一个小社会,那么多孩子在一起难免会发生一些磨擦。而且,由于每个孩子都来自不同的家庭,有不同的性格和想法。

孩子们在处理同学之间的关系时,必然会出现不同的意见和行为,使某些同学占了便宜,某些同学受了委屈。这都是非常正常的,关键是父母怎样帮助孩子,对孩子进行正确的心理疏导,教孩子友好、合理的处理冲突和问题。

当我们学会处理自己的情绪,言传身教给孩子,客观的看待孩子的问题,既帮助孩子成长,家校之间也会更和谐友好的配合和沟通,很多问题便迎刃而解甚至已经被扼杀在摇篮里了。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606/7d7a9d85b1c64f28979ac908196ee66c.gif

作者:王倩+张馨冉,来源:知子花家庭教育(zhizihuajy),互联网家庭教育领域的先行引领者,20000+海量原创家庭教育案例,简单易懂的亲子沟通方式,让家长利用碎片时间实现深度学习,轻松掌握家庭教育理念,致力于培养幸福乐观,出类拔萃的孩子。转载已获授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