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推荐十部深度刻画儿童心理的好电影!

(2017-11-27 13:28:18)
标签:

沟通技巧

家庭教育

教育

亲子关系

育儿

分类: 书籍推荐

推荐十部深度刻画儿童心理的好电影!

天邦菁英优培

天邦菁英优培导语:今天给大家推荐十部国外优秀儿童心理电影。每部电影都反映了不同成长背景下孩子的心理,或温暖或感动,或幽默或悲情。孩子的心是最纯洁、最柔软、也是最敏感的,他们都有丰富的内心世界和不为世界所知的想法,每个孩子都是落入凡间的天使,关爱他们的同时,更要了解他们。

看到这篇文章的家长,建议有时间看看这10部电影,探索孩子内心世界。

(一)

《穿条纹睡衣的男孩》

孩子们之间跨越种族,国仇家恨的友谊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71117/88a57ac9ef1748b5b4d24fdf789571a5.png

《穿着条纹睡衣的男孩》是一部另类的二战题材电影,荣获第23届西班牙戈雅奖。透过孩子的视角来看世界无疑是独特的。而从片中8岁儿童天真无邪的眼中,我们更能看到战争的残酷和制度改变人的丑恶。(二)

《灵异第六感》

永远逃不开的情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71117/88d81ca357a147e787d9775ba3726626.png

荣获奥斯卡8项提名,全美观众票选1999年最喜爱影片。

《第六感》是一部经典的惊悚悬疑电影,也是一部典型的结局式影片。如果把这部电影奉为同类片里的鼻祖时,一点都不言过。影片讲述了心理医生马尔科和一个名叫柯尔的小男孩的故事。柯尔有着不同常人的超能力,可是与他相依为命的妈妈却从来没有放弃过他...

(三)

《追风筝的人》

抛开罪恶,找回纯真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71117/89b3f73510cb4cabbf41cb1a67adbad6.png

提名金球奖最佳电影外语片奖,一部阿富汗战乱的侧面史。故事对焦在上世纪70年代生活在阿富汗的两个孩子--12岁的埃米尔,以及他家的仆人哈桑,两个人是感情很深的好朋友。影片表达了在苦难的深处,坚持不放弃信念;在美好的顶端,也不忘却身处苦难的亲人,这是应有的品德,也是传承民族血脉的源泉。

(四)

《想飞的钢琴少年》

世界跟不上他的聪颖,唯有装傻才能逃避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71117/72f3b065b6264958abd2edd818fc48fe.png

曾经获得过芝加哥国际影展观众票选奖、罗马电影节“城市爱丽丝”单元观众票选奖等多个奖项,并代表瑞士参加当年的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角逐。

本片在优美琴声中描绘一个天才神童渴望平凡人生的感人故事,充满被音乐激励及治愈的力量。同时它也是生命对自己的渴望,而这一切,都是来自于童年时期最纯净、最富生命力,最完整独立的美好回忆。

(五)

《永远活下去》

人们无法战胜死亡,却能够超越死亡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71117/b5d31f8e00104db492fa8ddd0541fded.png

年仅十二岁的山姆是白血球患者,在第三次发病后,就开始没有去上学,也没有再进医院。山姆有个以轮椅代脚的同学菲利,他们的家长为他们请来了一位家教老师,每天为这两个孩子进行这年纪该有的学习和游戏活动。

老师在课堂上鼓励他们列出愿望清单,并且支持他们努力实践自己的梦想。不论是要挑战世界纪录、还是要追求女孩、独自旅行搭船等等,因此两人便不畏病痛,勇敢追梦至生命结束的最后一刻…

(六)

《小淘气尼古拉》

让孩子永远淘气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71117/021bbbf2ac604a0ea7b9dc92d7377806.png

《小尼古拉》是由法国国宝级作家勒内·戈西尼撰文、漫画家让-雅克·桑贝配画的系列漫画故事。在这部由短片故事集改编的影片中,清晰但不浓重的突出了一个孩子式的心理历险。孩子们的想法,简单直接不计后果,如过度阐释反而变了味。在导演迪哈德的镜头下,孩子就是孩子,就要是不着调的童言无忌,法国传统喜剧的台词,观众们也跟着一起回到儿时。

(七)

《菲比梦游奇境》

每个孩子心中都有自己的童话世界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71117/94eb7481045e4a9cb5307166129e1867.png

儿童在似懂非懂的社会中,会因生活上的诸多因素,形成一种类似强迫症的心理症状。每个孩子都有自己“世界”,他们在这个世界中构造自己的“童话”。有些事在大人开来也许是荒诞的事情,在孩子眼力可能会是一件很认真的事儿,需要多理解孩子。

(八)

《梅的天使》

孩子之间的友谊和纯爱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71117/0a52da8abd0b45aebbed77c021f6b380.png

影片获得欧陆国际儿童电影节观众最佳明星男孩奖和艾美奖的提名。汤姆是一个生活在英国乡村的孩子,在他很小的时候,他的父母就离婚了。

影片讲述了主人公汤姆和梅两个孩子之间单纯的情感,这种模模糊糊的情感是建立在信仰、友爱、快乐以及对于未来的美好向往之上的。故事新奇,画面华丽魔幻、色彩清新明快。

(九)

《地球上的星星》

每个孩子都是特别的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71117/dde1026dd40449798a364e937a4d236e.png

影片获宝莱坞第53届Filmfare Awards电影奖最佳导演、最佳影片。这是一部励志电影,患有先天性阅读困难症的九岁男孩艾沙聪明可爱,但也调皮捣蛋,学习是他最大的敌人,每次考试成绩垫底。他是老师眼中的问题男孩,父亲也对他很失望,因此他感觉自己被家庭抛弃。一个不守常规的美术代课老师拯救了他,他找出了艾沙症结所在同时也发现了他独具的天赋--异乎寻常的绘画才能。

(十)

《放牛班的春天》

孩子是落入凡间的天使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71117/8b9233b6ba5c4c5c99d3bd0abef1471b.png

提名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奖。故事讲述一位秃头的马修老师被调往一个病态的学校,他相信学生的纯真,他以温和的作风感化他们,用音乐的魅力让他们发现自己的才华和潜在能力。孩子们并不是病态,病态的是社会,是社会的不理解,是社会和教育的不理解造成他们心里上的病态。

这个世界也许每一个人都有问题,但只要统筹调度得好,就能演奏出和谐的乐章。《放牛班的春天》就是这样一部伟大的电影,它具有神的气魄和力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