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阅读很重要但是孩子畏难,家长如何帮?

(2017-06-21 16:22:56)
标签:

沟通技巧

家庭教育

教育

亲子关系

育儿

分类: 转载分享

阅读很重要但是孩子畏难,家长如何帮?

2017-06-20 13:57

学习过程中的那几个zone

http://img.mp.itc.cn/upload/20170620/bcf3f294bb4643a284f8717c2b02570e_th.jpg

Comfort zone(舒适区)大概是这几年流行心理学里热度很高的几个词之一。不同的心理学家对它的描述略有区别,但是基本上都是说这是一种心理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一个人会有亲切的熟悉感,能够不费力地控制环境,体验到较低的紧张和焦虑感。事实上这样的“区”一共有三个,有一些资料描述为comfort zone,stretch zone/learning zone,panic zone。但是更为常见的是comfort zone,optimal performance zone,danger zone。

不说这么多学术词汇,最重要的是心理学家发现在comfort zone的心理状态下,人会保持较为正常的举止表现,然而在这种状态下通常不会有成长和进步,学习效果也不能够达到理想水平。刚好应了一句俗语,“人无压力轻飘飘”,心理学家发现人是需要体验适度的紧张和焦虑情绪的时候,才能发生学习(行为改变),才能有更好的表现,也就意味着才会有成长。

对于孩子来说,学习中遇到一些困难甚至挫折都是好事,畏难情绪其实是人之常情,但是此时才是能够帮助孩子突破自己舒适区的好时机。当然,科学的鼓励是孩子最需要的,用温柔而坚定的表达方式和语气。

对了2个≠错了3个,

您的鼓励是最好的引导

http://img.mp.itc.cn/upload/20170620/695f6f6eb4864608a9eabf09ec7245c6_th.jpg

一共5道题,认为是对了2个还是错了3个,对孩子而言是完全不一样的感受,尤其是刚刚有了自我意识、朦朦胧胧知道“丢面子”这件事的孩子。这就好比一个杯子里有半杯水,每个人的陈述不一样。有的人说“啊,还有半杯水呢!”有的人说“啊,只有半杯水了!”教育孩子的过程中,第二种是万万不能说的。畏难、畏错都是人的本能,但并不是不能克服。孩子的畏难、畏错情绪,就是在日复一日的“只有半杯水”的教导中形成了。

“啊,这是美国小朋友做的题目,你这次做对了2个呢!下次我们争取对3个好不好?”另外一位家长说“啊,一共5个题,你怎么错了3个啊?”您觉得应该说哪一种呢?鼓励不是简单的夸赞,像“你真棒”这样没有指向和强化作用的话对孩子的教育是有害无益的。鼓励是一种positive reinforcement(正强化),目的是要一个人的行为能够重复发生,产生积极的效果。

Stage 3有Quiz啦,

孩子是不是“瞎蒙”的?

http://img.mp.itc.cn/upload/20170620/2c8d442f8ce94904b0f31661b648942e_th.jpg

一个人有一次两次好运气,可以说是装撞上的狗屎运;如果一个人一直看起来运气都很好,那怎么可能只是运气呢?同样的道理,一个孩子如果每次看起来阅读好像不是每个词都“认识”,但是做题的正确率始终挺高,这就肯定不是“瞎蒙”。

有一个专门的表述用来形容这种猜测,叫做“educated guess”,指的是由于学习产生的有根据、有理由的猜测。虽然孩子六七岁的时候受限于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尚未发展的逻辑思维能力,不能够精确详细地描述出选择某个答案的理由,但是并不意味着没有经过自己的判断和思考。通常状况下孩子即使进行猜测,也极少有随便瞎选的状况出现。

在教育过程中,家长朋友们需要反复告诫自己,始终相信孩子的天赋、孩子的努力,不断告诉孩子“I have faith in you.”——我对你有(如信仰般坚定的)信心。别忘了,我们也是从一个小小的人儿逐渐长大,才在好几十年的受教育过程中变成今天的模样的。

Decodable reading

比其它文本长

http://img.mp.itc.cn/upload/20170620/1adc735932364964a4273a53b6e6486b_th.jpg

Stage 3的小朋友在进行阅读的时候,细心的爸爸妈妈发现通常这个级别的阅读文本大约40个词。然而,同一个级别,有的小书怎么这么长呢?比如,Dan the Tan Man居然有94个词呢!这是因为在Stage 3的分级读物中,有一部分读物属于decodable reading(解码阅读,或者叫做拼读书),这种书是用来专门为了训练孩子的Phonics(即拼读知识和技能)。

以Dan the Tan Man为例,全书重点是“an”和“ad”这两个字母组合的发音。在阅读的时候,关注的重点并不是文本的意思(这一篇文章的后面也没有quiz),而是感受字母组合的韵律,进行流畅朗读。

跟读得高分不容易,

听多少遍都不嫌多

http://img.mp.itc.cn/upload/20170620/c8752be1f0044285a01a52d6af3f7059_th.jpg

很多小朋友跟读起来都觉得得个高分很不容易,可不是嘛!Wendy老师在英国念书、生活了五年,说得一口好听的英语(嗯,有一点自卖自夸),刚开始跟读的时候机器也只给我70分哦,有的时候居然是60多分。这是为什么呢?

一来,机器的语音打分系统毕竟不是人,需要周遭环境尽可能安静,且对着麦克风大声朗读、吐字清晰才可以。二来,机器打分其实是评价一个人读出来的声音有多大程度上与数据库中该单词和语句的相似程度。

一般的机器打分都是从三个维度进行的,即流利度、准确度和完整度。也就是说,一句话念得要流畅,有断裂的感觉分数就会低。准确度是每个词要吐字清晰,发音准确可以得分高。完整度的意思是,不能少读几个词,甚至于文本写的是it is,如果有小朋友读的是it’s,也会影响得分。Wendy老师自己也是经过了几次适应之后,才读出高分的。

所以,反复练习很重要。俗话说,十聋九哑。意思是人的口语能力是由听力决定的。所以Wendy老师建议小朋友们,尤其是Stage 1-6的小朋友,听5-6遍之后再去尝试,且录音之前要尽可能自己嘟囔几遍作为练习,然后再进行录音。

另外,等quiz做完之后,还是家长陪伴小朋友没事儿就听,进行语音积累,听多少遍都不嫌多。

本文作者:励步英语Wendy老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