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3岁看老”这句话究竟有没有依据?

(2017-06-15 19:24:08)
标签:

家庭教育

沟通技巧

教育

亲子关系

育儿

分类: 转载分享
//d4.sina.com.cn/pfpghc2/201706/13/6b29b0f7658746fbba113b042f0aa8fb.jpg

“3岁看老”这句话究竟有没有依据?

2017年06月12日 06:51 南京晨报

  俗话说,3岁看老,意思是透过一个三岁的行为举止便可以感受到这孩子将来会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更深刻的说,一个人现在的行为习惯影响着他的一生。那么,这句话到底有没有依据呢?

  一、揭秘:3岁看老对不对?让科学来说话

  “3岁看老”究竟对不对?3岁以前是否真的对孩子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呢?且看3大科学证据!

  证据一:

  研究显示,3岁是大脑发育的重要时期

  科学研究显示,3岁之前是一个人大脑发育的重要时期。一个人出生时脑重量只有370克,第一年年末时,婴儿脑重就已经接近成人脑重的60%;第二年年末时,约为出生时的3倍,约占成人脑重的75%;到3岁时,婴儿脑重已接近成人脑重的范围,以后发育速度就变慢了。所以孩子在出生后2~3年内,无论在生理和心理方面,良好的育儿刺激对大脑的功能和结构都有重要的影响。

  证据二:

  实验表明:3岁是孩子性格形成与能力培养的关键期 据1980年英国伦敦精神病研究所教授卡斯比同伦敦国王学院的精神病学家们给1000名3岁幼儿做的实验观察表明,这些3岁幼童的言行准确预示了他们成年后的性格,为“3岁看老”的说法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卡斯比教授指出,一个人对3岁之前所经历的事情会像海绵一样吸收。这意味着孩子性格形成和能力培养的关键期就在3岁之前,这个阶段的孩子跟随什么样的人,接受什么样的教育,就将会形成相应的性格。和其朝夕相处的成人所说的每一句话,所做的每一个动作都可能会深深地烙在他们的心灵深处。

  证据三:

  事实证明:3岁学习事半功倍

  一个真实的事例:印度“狼孩”卡玛拉被人发现时已有7岁多,身上毫无正常儿童的特征,没有语言能力,不能直立行走,更不会与人交流。重返人间后经过长达6年的专业人员的护理,也只学会走路,到17岁时才学会十几个单词,智商只有4岁孩子的水平。这个事实证明,3岁是孩子学习的关键期,把握了关键期,在关键期对孩子及时教育,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而错过了这个时期,学习起来将是事倍功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