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孩子越优秀离我们越远,为什么我们还要让他们努力?

(2017-04-04 18:12:34)
标签:

沟通技巧

家庭教育

教育

育儿

亲子关系

分类: 转载分享

孩子越优秀离我们越远,为什么我们还要让他们努力?(无数家长的心声)

本文系三好网原创文章

作者 | Dawn

编辑 | 小好

Dawn:三好网特约作者

  人生越努力就会走得越远,路也会越宽,但父母却会距离我们越远。

  01

  http://img.mp.itc.cn/upload/20170401/0b89d637b99b4421a5e5fd6c63d270c3_th.jpeg

  同事李姐的孩子学习成绩一直不错,最后留在了北京工作,也有了北京的户口,娶了当地媳妇。李姐丈夫去世得早,把一生积蓄给孩子在北京付了一套小居室的首付。

  剩下的月供,孩子跟媳妇共同承担。现在汽车已然成了一个家庭的标配,但李姐的儿子每天上班还是挤公交、地铁。对于这些终其一生在北京可能都买不起房子的人来说,他们已经很幸福了。

  随着孩子的出生,他们一家人需要省下每一笔不必要的开销,来减轻这个家庭的负担。可以说,他们这一生未来的几十年,就为北京的几十平米房子在奔波忙碌。

  养育一个孩子最终的使命可能就是为他买个房子,娶个媳妇,顺便照看隔辈人的孙儿,这可能就是李姐甚至李姐儿子的一生。

  02

  同事张姐的儿子,就是口中那种别人家的孩子。

  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成绩一直名列前茅,高考时如愿以偿进入清华,本科毕业保送到美国名校读研究生,更获得全额奖学金。一直到博士毕业,没怎么花过父母的钱,而且经常往家里寄钱,虽然钱并不多,但是张姐脸上欣喜的笑容,让我们看到了她的幸福。

  后来,儿子毕业后留美在华尔街工作跟一个当地华侨女孩儿结婚。活脱脱一个标准的成功青年吧。有子如此,张姐很知足了吧?

  但是马上退休的张姐谈起儿子眼圈泛红。因为他们跟儿子孙子就要两国分居,儿子让他们去美国生活,但是语言不通生活不适应;留在北京,但是唯一的孩子却远在万里,现在逢年过节,张姐老两口的背影更显孤单。

  正因为孩子这么优秀,才使得孩子越走越远。想想退休后的数十年时光,没有儿女承欢膝下的痛楚,我们即使尚未做父母也能够感同身受。

  03

  http://img.mp.itc.cn/upload/20170401/8e4455d93121429599556e460beb010a_th.jpeg

  我们单位领导的儿子就是典型的自己家熊儿子。

  家境好,长得帅,嘴巴甜,还懂事,但就是学习成绩不好,上学时不求上进贪玩,随便混的大学,毕业之后托关系进了国企,压力不大,挣钱不多。

  半年前刚结婚,娶了一个外地姑娘,肤白貌美大长腿。父母花全款给他在五环花全款买了一个三室一厅的新房。还给女方找了一个不错的工作,小两口日子过得津津有味,前两天还怀孕了,高兴的领导合不拢嘴。

  更重要的是,领导跟儿子家距离很近,在一个小区前后楼,周末两辈人经常在一起吃饭,生活过得很是滋润。

  也许他的儿子在前半生并没有给他带来荣誉,甚至操心很多。却在他人生的垂暮之年给了他最幸福的晚年

  04

  同事刘姐有一个女儿,本地姑娘。

  生长在北京,家境虽然不如领导但也是吃喝不愁,小姑娘生的漂亮更不娇惯。从小在北京接受最优质的教育资源,琴棋书画样样都能够露一手,学习成绩更是开挂的节奏。每每提起他们家的漂亮女儿,刘姐都会一脸洋洋得意。

  但现在刘姐提起女儿都会一脸心疼,只有一个原因:女儿在四川支教,并且已经三年了。刘姐想要退休后跟爱人一起到四川陪伴女儿支教的想法被女儿严词拒绝。

  支教地区环境恶劣,遇到雨水天气甚至有泥石流,饮食住宿没有一处是能够跟在北京相提并论的。刘姐跟爱人总是忧心忡忡,但是女儿志向如此,他们也不好阻拦。

  这个一出生就带着光环的女儿让做母亲的前半生无忧无虑甚至欣慰开心,却在退休之后为女儿操碎了心。

  现在最幸福的就是领导了吧。

  05

  http://img.mp.itc.cn/upload/20170401/a404e935e3f947bd804e01831d6f9f08_th.jpeg

  我们虽然有感叹,但没有一个家长会跟孩子说,以后不要再好好学习。

  相反,多数家长还是会催促孩子好好学习,写作业,送辅导班,这样努力的节奏一刻也不敢有任何的松懈。

  其实,我们都明白:孩子越优秀越是在给别人培养,只会让他们离我们越远,这个道理我们都懂。

  有人说:成功的孩子最后都远在他乡,守在掌心的孩子最后都很平凡。

  我们也知道,人到中年并不只是为了自己而活,更多的使命就是培养孩子。不是出国留学就是人生的成功;不是在大城市能落脚就是实现价值。

  毫无疑问的是我们爱孩子,我们肯定想跟孩子永远地在一起,但希望孩子过得更好更成功的心愿肯定更加迫切。

  让我们换个角度看这几个孩子最后的人生问题,张姐的儿子可以留美,可以接父母到美国生活,也可以回到中国工作,他有很多选择;但是领导的儿子只有一个选择:依靠父母得来的工作,依靠父母得来的房子,甚至是依靠父母得来的人生。

  这就是差距。

  其实道理很简单,就像小时候奶奶常说的一个例子:如果给你一个机会让你吃馒头,你是选择吃别人嚼过的馒头呢?还是选择吃自己去嚼的馒头?

  06

  “孩子,我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绩,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

  其实,这就是教育和学习的意义。

  人生是个单程票,任何父母都希望孩子能够拥有更广阔的天空,都希望孩子能够拥有飞得更高、更远的能力。

  当孩子羽翼丰满之时,那就是父母忍痛割爱让孩子独立成长的时刻。所以,孩子们,一定要体会到父母的苦心,更应该知道,爸妈放手时的不舍与痛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